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魂-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南方也好,北方也好。大家原是一家人,想着的不过都是要把这个国家弄好。一些争论可以暂时搁置一边,埋头建设才是首要,可是到现在内阁还是难产,却未免有些让国人失望。

    刚才顾参议员说到西方国家,如果是在西方国家,内阁难产这种政治危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中国初试**,共和新立,危机才显得极为敏感而迫切。

    其实内阁迟迟不能成立,诸位参议员其实也没有错。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并非是出于私心,而是希望能够组建一个合格、健全、有力的政府内阁,如果你们苟且迁就,到时成立一个无能之政府,亡国丧邦,又如何对全体国民交代?

    所以在萧天看来,目前要考虑的,不是谁干政的问题,而是如何尽快组建内阁,给国人一个交代,让政府工作尽快能够正常开展下去,仅此而已。”

    萧天说完,微微鞠了一躬,然后缓步走了下去。

    现场沉默,接着,竟然是顾顺秉带头鼓掌,随后,掌声越来越热烈起来。

    萧天本来名望极高,此刻一番演讲,巧妙的把话题带到了内阁是否应该立即组阁之上,矛盾化解,说话合情合理,诚恳至极,竟然博得参议员们一致喝彩!

    袁世凯在边上微微点头,看来自己任命萧天为三省巡阅使,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

    但是,萧天和袁世凯一力维持秩序,稳定参议员们的情绪,想要使内阁尽快成立,但北京的军警界高级军官却在召开大会,到会人士个个义愤填膺,正义凛然的斥责参议员们毫无政治责任感,置国家于无政府状态,并声称再这么“无政府”下去,他们就要“被迫”出来维持局面。

    会后,军警代表们又炮制出一份攻击临时参议院的电文,遍发黎元洪副总统、各省都督、各军队、各党派团体及其各家报馆。他们甚至气势汹汹的威胁说道:

    “由于临时参议院阻扰新政府的成立,导致外国借款的谈判无法进行;如果再不发军饷,届时军队哗变,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自从上次北京兵变以来,军队干政已经是第二次,后来更是发展成常态,成为民国难以医治的痼疾。

    在这些军人的挑动下,各省都督、议会和报馆也纷纷指责临时参议院,声讨的电文雪花般飘来,堆起来足足有一尺多高。

    在舆论的斥骂下,临时参议员们反倒成了过街老鼠,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舆论已经站到了自己一方,袁世凯迅速提出第二份内阁人选的新名单。

    经商议后,临时参议院决定以新人选需要“资格审核”为名推迟投票,并希望袁世凯发布禁止军人干政的公告,以表示参议院并非在压力下进行国事讨论。

    对于参议员们的心思,袁世凯自然是心知肚明,当晚他就安排了一个军警界与各党派参议员的茶话会,让各方相互交流,彼此沟通,以促成明日的投票。

    不仅如此,在投票的当天上午,袁世凯又公开发布禁止军人干政的电报,算是给参议员们留足了面子。

    随后的投票过程自然就波澜不惊了,除了工商总长蒋作宾因为票数不足而未能通过外,其他五位总长均顺利过关。

    至此,组阁危机在袁世凯的运作和各方的妥协下宣告化解,陆征祥内阁在名义上得以成立。

    而在这场危机之中,除了袁世凯外,萧天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的一番演讲,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参议员们的心态。

    萧天演讲,一直在后来很长时间被人所津津乐道,尽管萧天自己认为并不擅长政治但却不知不觉被牵扯到了政治的旋涡之中!

第一百七十二章 谋取山东

    从北京归来,十九师的扩军也已经正式开始!

    此时的萧天,有上海的大量资金、工厂、银行,以及河南的实业支持,在资金上游刃有余,完全不必顾忌军费。

    此时的萧天,再清楚不过,这是自己扩张的最后时机,虽然目前只挂着一个“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的头衔,势力不过河南,但自己拥有一项最大的资本:

    银子!

    这个时候南北双方的经济已经到了一塌糊涂的境地,素来喜欢以银子开路的袁世凯,在成为****临时大总统后,所要面对的已经不再仅仅一个北洋,而是一个国家!

    北京政府在唐绍仪组阁期间,财政已罗掘俱尽,非借款无法维持。唐绍仪内阁垮台,又拖了多月,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后,变成了借债总长。起初借200万、100万,后来则借几十万,最后乃至几万甚至一万都在借,甚至一万的小数目都无法借,政府中能抵押的东西都在抵押,如自来水公司押了四万,闹出双包案,于是大打官司。

    自熊希龄担任财长与六国财团谈判破裂后,总统府内曾设立了财政委员会,主持另辟借款途径,分别电令驻外代表觅求借款路线,一时驻外人员均以找寻借款路线为工作主要对象。

    在这个时候,负责达成借款的中间人,无论外交总长或财政总长,以至经办人,都有佣金好拿,借款又救国又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一时驻外代表纷纷奔走,今天这个来电说:某大外国公司可借若干千万,明天那个来电说:某大外国洋行可借若干千万。当然,这都是空中楼阁,谈了毫无结果,于是天天有好消息,天天都是落空。周学熙实际负责财政部,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南京那的革命党状况更加差。

    财政问题中最突出的便是各省民军的裁撤与遣散问题当时驻扎在南京城内及附近地区的各路军队名目繁多且互不统属,如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等,加上各地来到南京准备北伐的军队。数量达到20万以上。

    这20万人,固然是革命的主力,但同样要吃饭、要发饷,还要发武器装备和日常补给,这每天的花费都不是小数目。

    当时孙中山之所以能够当选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众人以为他与外国政府关系良好,能获得外国承认并借得巨款而归。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孙中山只带回了“革命精神”。

    等到一切希望都成泡影后,那些满怀希望的人不免心生埋怨,“孙大炮”之名也就不胫而走。

    南北议和成功,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南方的军队在事实上已经无用武之地,他们的数量是如此的庞大,已经超过了各省财政所能承受的范围;而这些军队的兵员素质又大多参差不齐,很多人根本就是为了吃饭而来,谈不上什么革命精神和政治素质。

    4月11日,驻南京的赣军和一部分桂军便因为欠饷而发生兵变,乱兵们在南京太平桥、白门桥一带大肆抢劫,影响极坏。事实上,这次哗变的原因非常简单:

    你不发钱,我就抢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萧天的部队却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军官士兵按月发饷,从不拖欠,同时日常待遇极好,武器精良,士气高昂,而这也正是萧天所部逐渐被称为“北洋第一精锐”的原因。

    萧天下令,秘密招纳民军中那些有战斗经验的士兵,全部编入预备队中,择优录用,补充到正规军中,按照十九师标准发放薪饷。

    同时,萧天开始行使自己做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的职责,将势力范围秘密向外辐射。

    此时袁世凯准备任命周自齐接替山东都督,萧天秘密上书,言及山东重地,自己身为三省巡阅使,若再加一周自齐,只怕不好应对。若自己能够控制山东,则可将山东、河南连成一片,必然能为北京政府缓解部分经济压力。

    袁世凯任命萧天为三省巡阅使,目的本来就是把直隶重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此时得到萧天密电,很快撤回原先任命,改任周自齐为中国银行总裁。

    萧天迅速让蒋杰、蒋介石带兵进入山东。而在二蒋入鲁之前,又特意给了两人三口上了封条的箱子,只言必须到了山东局势危急的时候才可以打开。

    此时在山东都督任上为前满清山东巡抚张广建,驻扎在山东的军队为前北洋第五镇,现国民政府陆军第五师。师长靳云鹏。

    此外,尚有满清遗留下的五路巡防营,这五路巡防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二千人。

    第五师和十九师一样,同是北洋嫡系,萧天此前又命人给靳云鹏送去了一张十万两的银票,靳云鹏只是负责驻军,不管地方事物,因为断然不会给萧天设卡,给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