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魂-第9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他们是由一位海军上尉带领的一队残兵败将。

    在新咯里多尼亚岛海军卫队的指挥官上校埃马森的指挥司令部里,海军上尉报告了朗里奇山的损失。在新咯里多尼亚岛上的美国海军的等级中,埃马森的级别紧挨着海军上将,而且他是一个彻底的传统主义者。“你这个卖国者,为什么到这来?”他对上尉喊道:“你不知道什么是耻辱吗?你是个懦夫和一名逃兵。我要屈尊亲自来将你枪毙。”

    上尉站在那里,懦弱地低下他的头。埃马森拔出他的枪,挥舞起来。然而那把枪并没有响。埃马森手下的军官把剑从他的手中拿走了。指挥官埃马森开始哭泣,悲叹:“朗里奇山陷落了,朗里奇山陷落了。”

    在进攻发起日后的第四天早上8点钟,海军陆战队的军士谢长其和第28团第2营的3名士兵,开始沿朗里奇山的北面山坡向上爬。40分钟后他们到达了山顶,没有遇到任何敌人的火力,他们仔细查看了火山上的弹坑。他们发现了一批机关枪和弹药——但是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他们滑下来,匆忙返回斜坡处报告。一名陆军中校邢千叫来了中尉赵松——7连的指挥官,并命令他夺取最高峰和占领弹坑。“把这个带上”邢千说道。他递给中尉一面小型中国国旗,那面国旗本来是他打算在进攻发起日那天在朗里奇山的顶峰上升起的。

    在向上走的路上,赵松和与他同行的40个士兵,个个都背着武器和弹药,发现前进的路在某些地方是如此的险峻以致他们不得不手和膝盖并用匍匐前进。但是一直没有敌人阻挠,他们到达山顶了。

    有人在地上发现了一个6米长的铁管,那可能是这座岛的接雨系统的一部分。6名海军陆战队员抓住了旗杆并插在了山顶上。这时,战地摄影师拍下了照片。

    忽然,从洞里又出来一名敌军军官,他挥舞着一把手枪,向中国国旗跑去。海军陆战队员的步枪一阵齐射把他也打倒了。

    “疯子将军程德远”程德远将军恰好和一位中国著名的文官——大总统所信任的宋子文来到岸上。宋子文刚刚从北京赶来,要亲自看看海军在太平洋工作的情况,看到了在峰顶的小国旗。宋子文若有感触地说道:“德远,在朗里奇山升起那面旗对海军陆战队未来500年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山脚下向上看,陆军中校邢千也看到国旗升起来了。他马上意识到他所在营的财产——那面国旗——将成为历史的见证。“某些狗*养的将想要那面旗”他说道:“但是他不会得到它。那是我们的旗。”一位下士被派去搜罗另一面国旗。他在滩头阵地外的一艘登陆艇中找到了另一面国旗。那是一面严格意义上的国旗,几乎是那面已经升起的国旗的两倍大。

    指挥官将陆战5师28团留在朗里奇山,负责肃清山上的联军,而5师的另两个团则调到北部,协同4师攻击斯德奇山地区的联军。同样在5月23日,中**队的航母编队在新咯里多尼亚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澳大利亚本土进发,以压制联军可能对新咯里多尼亚岛的支援。

    4月24日,陆战3师21团在海空火力的支援下,由战车开道,终于突破了联军在二号机场南侧的防线,拔除了联军近800个碉堡。

    联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21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巩固了阵地。

    中**队很快就发现,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形,联军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联军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于是中**队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3师师部和陆战第9团、野战炮兵第12团送上岛,投入战斗。

    5月25日,3个陆战师在新咯里多尼亚岛并肩开始攻击,4师在右,3师居中,5师在左,并列向东北推进。

    6月1日,中**队经过激烈的鏖战,终于攻占了二号机场和斯德奇山村。

    新咯里多尼亚岛上的中**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4师屡屡陷入联军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连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中**队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联军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

    直到6月2日,24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左翼的5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4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联军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中**队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中**队尽数消灭,中**队死伤无数,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联军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

    联军早已掌握了中**队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联军总在坑道里躲过中**队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粉碎了中**队的攻势。中**队最后改变战术,在6月7日拂晓,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悄然接近联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6月7日,中**队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3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联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终于突破了联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联军分割为两部分。

    6月9日中**队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杰克森得知中**队突破了防线并将联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中**队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

    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中**队的防线,渗透到中**队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中**队发现了联军的行动,他们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联军越过了中**队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深入达1600米,但中**队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天亮时,联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1000人。

    6月10日,陆战3师将联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9团向东,21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4师、5师的攻击。尽管战事的发展对联军的防御已经相当不利,但联军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5师面对的是由杰克森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5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3师、4师的伤亡也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陆战4师师长向杰克森和新咯里多尼亚岛联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第29团马特上校发出劝降信,信中他首先向联军的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敬佩,接着说明了联军目前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中**队将根据《日内瓦公约》保证投降联军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6月16日,东北部的800余名联军被歼灭,中**队于当日18时宣布占领新咯里多尼亚岛,但战斗仍在继续,杰克森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有时战斗还相当激烈。

    从16日中**队宣布占领新咯里多尼亚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中**队才将残余的联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杰克森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6月25日,杰克森派人设法通知岛上的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6月26日凌晨,杰克森亲自率领约350名联军向二号机场的中**队发起了最后反击。。。。。。。。。。。。。

    天亮后,中**队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联军。激战3小时后,中**队将这股联军大部歼灭,联军仅遗留在中**队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杰克森负伤后被俘,中**队伤亡172人。中**队于当天8时宣布新咯里多尼亚岛战役结束,但清剿残余联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7月底。

    但是,中**队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