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历十四年最后的这一段辰光里,崔破地日子实在是乏善可陈,除了隔几日便往门下省一行外。他竟是日日都泡在了作场之中,虽则整个作场地器物出产量达到了预期的标准,但是他最为关注的“神臂弓”之制造依然未能最终成型,其他工匠们的创新之作也是少有合他心意者,员外郎大人知道此事是急不来的,遂也只能耐心等待。

    在崔破的暗中打点相帮下,孟郊顺利的通过了关试,并十分幸运地被安置于翰林苑,以他第十八名的成绩能得如此清贵之职,实在是大大的幸事。奈何他竟是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重新报备吏部,执意要到御史台,直让吏部司胡郎官恨不得直接将他给“挂”了起来,再不授官。无奈又是崔破出面周旋良久,方才遂了他的心愿。最终,大历十四年新科进士孟东野被授官为从八品监察御史,得以巡查地方道府州县。

    随着今冬第一场大雪飘飘而下,日子一日快似一日,似乎只是眨眼间事。大岁除夕之日便已到达。

    虽则朝廷定规除夕仅给假三日,但是对于已是超额完成任务的京中各作场,崔破大笔一挥,将假期延至七日,只让近十万匠人们喜出望外,从而对工部司员外郎大人地感激之情直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给诸匠人们放假的同时,崔大人自然也不会忘了自己,到门下省与韦应物等人招呼了一声后,便回到府中陪三位娇妻品茗赏雪去了,更无视菁若的劝说,竟是连大门也再不迈出一步,坚决的捍卫起自己“休假。”地权利。自然,他之所为也引来有心人上本弹劾,门下省更是在收到奏章后地一个时辰之内便将之送往政事堂,据说当首辅常衮见到这本奏章后,嘿嘿一声冷笑,便在其上题笔写下了“该员肆意妄为,藐视朝规,拟议由工部依律严惩”数字批复,奈何他一个不小心之间,出恭之时忘了交代,被前来取奏章的内宦连同其他呈上皇帝批阅的奏章一并拿走。

    据宫中侍侯皇帝起居的贴身小黄门传出消息,在李适看到这本奏章之时,竟是微微一笑,低声说了一句:“这个崔破,就不能安分些!”后,便提朱笔将常衮所书尽数抹红,随即放置于左手一侧,至此,这本弹章被皇帝压下,再无下文。

    另据常府下人传话言及,当日满脸黑煞地首辅常衮回宅第之后,更无二话的便将四位专供内宅饮食的厨子叫出,厉声呵斥一番后,全数开革出府。只可怜了常府年过六旬的老管家硬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总算又请来几位厨子添补上了这一空缺,没有耽误常老爷当日的晚膳。

    “拾樵供岁火,帖黼做春书。”

    借着身前室中满布的烛火,看着身边环绕守岁的家人,听着府外传来的三声更响,再想起去年此时的场景,刚刚年及弱冠地崔破真个是心中感慨万千,正欲扭头向身侧的菁若拽几句酸诗,却见门口处的涤诗上前说道:“公子,时辰已到,该换朝服动身了。”只这一句话,顿时让我们的崔大人诗意全然消散。

    再次于心底痛骂了一番这变态的“上班”制度后,无可奈何的崔破也只能回内室换上那一身七零八碎的朝服,意态怏怏的出府上朝而去,只是他这一身裙子模样的服饰,少不得换来第一次见此的娜佳金花一阵哈哈大笑,更添他几分郁闷。

    除夕之后是为元正,在这一岁之始的日子里,正是大朝会之期,是日,天子坐早朝接受百官拜贺,臣僚们在禁军森严的戒备中着礼服入朝,“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官员们凭借灯烛的照明赴朝,只照得朱雀大街上如似火海,因有“火城”之称。

    此次元正大朝会除由太子少师、礼仪使、刑部尚书颜真卿宣布改年号为“贞元”外,并无实际内容。在烦琐的仪式之后,便是天子亲率百官行庙祭、郊祭之礼。这一大趟的折腾下来,饶是崔破刚及弱冠也大感吃不消,不免在心下大大同情了已是年近七旬的颜清臣一番。

    在合城欢喜雀跃的气氛中,崔破于元正次日带上了大批米粮盐茶之物,由六卫陪同开始了长达两日的团拜之旅,依照柯主事承报的资料所载,员外郎大人对作场之中凡年过六旬、鳏寡孤独、因工伤残之人皆一一上门问候,只将这些从不闻官给民拜年的普通百姓唬的忙手忙脚,随即心中暖意蓬蓬丛生,以至于竟有效当年潘安之行、对员外郎大人忘尘而拜者。

    做完此事,已是累的全身散架的崔破顾不得半刻休憩,强撑着身子以工部司名义包下“醉仙楼”等五家知名酒肆,将数十家作场之中的近千名一等工匠尽皆请到,海吃海喝了一回,这且不算,员外郎大人更是使出浑身的缠劲,生生将自己的族伯及工部尚书卢大人这两尊大神请来,给诸位一等工匠们邀饮了三盏酒,虽则此事的结果是惹得崔相公有半年时间都没有给自己这族侄一个好脸色,但是这次宴请也成为许多工匠一生最难忘怀的时刻。正是在这样一个新春大吉的日子里,崔大人彻底的收服了这十万工匠们的心。

第六十八章

    新正元月夜,尤重看灯时

    经过近半月的喧嚣,时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在这个唐人最为热闹的日子,又恰逢新皇登基改元,是以当今天子李适一道诏书颁行,整个长安京中接连三日金吾不禁,准坊市民众通宵达旦于街市观灯,皇城也于这三日间对万民开放,而宫城则是对官员女眷开放,准其游览禁宫,以为天子与万民同乐之意。

    作为正大受皇帝陛下宠爱的证明,大唐工部司员外郎崔破也得到了一个在宫城承天门上观灯的席位,从而以六品官阶的身份与诸位王亲贵胄列席并坐。

    因为去岁曾随驸马郭暧经历了一番京中上元之夜热闹不堪的景象,是以再次面对长安举城欢庆的景色时,有了一份心理准备的他也就不至于似前时那般震惊。同样也是吸取去岁的教训,崔破早早便已动身,只花费了近一个时辰方才来到皇城与宫城交界处的承天城楼,此时的承天楼头,早被无数绚丽的锦缎装饰的华丽无匹,在一排排五色花灯的照耀之下,这匹匹织绸表面辉映滚动着五彩霞光,当真是华贵逼人。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当工部司员外郎崔破抵达城楼上时,早有许多着朱紫衣衫之人安然在坐,只将他这一身绿衣衬得极为别致,一路行礼过去,当崔大人坐定下望之时,天色渐昏的承天街上已是万头撺动,热闹不堪。

    因皇城与宫城相连,为禁宫的安全护卫计,整个隔开两城的承天街直阔达八百余步,间接形成了当世最为广大之广场,其最大容量竟可达十余万人,是以,这里也就成了天子接见万民的最佳处所,因此也就有了“横街敞御楼。万人朝天门”之说。

    眼见天色渐黑,长安各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已然燃起,恍若夜幕下的璀璨群星,将这座天下间最为华美的城市装点的清丽可人。

    也随着这星星点点灯火地燃起,京中重量级的王亲贵胄们及政事堂中各位大佬们纷纷抵达,众人又是一番忙不迭的上前见礼,孰知不等众人寒暄得几句,忽见承天楼头升起一盏硕大的明黄灯盏。上面精工刺绣的九条腾龙在灯火的催逼下直如活了一般,引风聚雷、傲视天下,端的是霸气十足。

    随着这一盏灯笼升起,城楼上的王亲显宦及城下地普通百姓皆应节拜倒于地,一时间海啸山崩般的“吾皇万岁”之声响彻寰宇,在这漫天的称颂声中,刚刚改元天下未久的大唐天子李适陛下身着一身滚龙常服正式抵达。

    在这百万人跪拜的城楼上默立了片刻,满面红光的皇帝陛下方才高声唤了一句:“平身。”随着这一道敕命,那盏硕大的盘龙灯盏三升三降之后。在一片如滚雷般的“万岁”谢恩声中。百官及百姓尽皆起身。不过数息之间,满城早已备好的灯火同步点燃,适才璀璨的群星瞬时间化为如练地银河。金吾不禁地都城长安正式迎来了它“花市灯如昼”的上元之夜。

    随着皇帝陛下举盏邀饮,承天楼头的宴席正式开动,一众显宦们于觥筹交错之间,随意欣赏起城楼之下走过地各色花灯,是夜,凡是自诩别致精妙的花灯必然会由此地经过,一求能得到天子的垂目与赏赐。

    崔破边举盏浅浅的呷着手中贡品葡萄酿,边有一搭没一搭的与身边的驸马郭暧说着闲话,这郭驸马又照例数落了一番他这侄婿不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