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崇义虽拼命扩军,也不过聚的胜兵七万。忽然一夜之间面临三十万虎狼之师五路压境。他又该如何抵挡法?战后清点山南府库所得,竟是连此次兴兵之费也是不敷,更引得河北四道近日侦骑四出,往来频繁联络,以战术而言,朝廷固然是胜了;然则长远观之,战略上实在是个大大的败笔。不成想这实在是不堪言说的“大胜”今日竟被这少年击节赞赏,侍郎大人又如何能得不笑?

    那杨松愈看愈觉这叔侄二人气度举止不似凡俗,不免心下就有了些心思。眼见自己在同伴少年说的又是这等朝廷军机之事,生恐一个话语不当而因言贾祸,遂哈哈一笑的插言道:“居名刹,对名花,我等尽说这等疆场杀伐之事,岂非是煞风景、负名花之举!所谓‘天香染夜衣。国色朝酣酒!’,开元间李中书的这‘天香国色’四字考语。可谓一言道尽牡丹之美!我等还应品盏中酒、赏眼前花,方算的是不虚度了这大好春光。”

    “杨兄所言正是!却不知适才这位崔少兄所言这一本牡丹究为何名?”,那与他同行而来的安愚安化智也是个眼色伶俐人儿,如何不明白他的心思,当下出言唱和道。

    “噢!安兄这分明是想问难于我喽!”,那杨挺之哈哈一笑引得众人注意。又呷了一口盏中清酒之后。方才手指微屈道:“某适才曾言,这牡丹当以色纯深而为贵,名本如百叶仙人、小黄姣、蓬莱相公、御衣红、太平楼阁、天王紫等莫不如是!然则崔少兄所点,整体色做素白,这本是极差之本,只是……”,言至此处。这杨松想是自诩才学,偏又住口不说,卖起了关子。

    “只是什么?杨兄请讲”,他这一番说辞果然引来众人兴趣,便是崔过,也忍不住出言催问道。

    “诸位请看这花,于素白之中点染的丝丝深紫,更兼花瓣浑圆、花形适中,上有滴滴春露凝而不散,是以整本观之,酷似少女明眸,亦正缘自于此,此花得名曰:‘眼儿媚’取‘水是眼波媚’之意也。此本诚为杂花中之上品者!”。解说至此,那杨挺之也自觉得意,不免又是举盏尽一大白。

    “杨兄好才学!”,看着眼前盆盆普通之极地牡丹花,硬是被这杨挺之整出浓浓的诗情画意来,崔破始知自己后世至今所谓的观花也不过是杀猪房中挂画,附庸风雅罢了!当下微叹一声,出言赞道。

    “少兄谬赞了!”,杨挺之闻言自得一笑,续道:“言及这牡丹,我朝自立国以来佳话实多!昔开元间,兴庆宫沉香亭四本牡丹盛开,玄宗陛下不忍名花寂寞,乃乘夜照白、由贵妃步辇相从以赏。后更诏命歌圣李龟年等梨园子弟奏乐以助兴,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辞?’遂出金花笺赐翰林供奉李谪仙更作新词,好个谪仙人,醉中立赋《清平调》三章以进。由是梨园子弟抚丝竹以促歌、玄宗陛下自调玉笛为新曲,贵妃以七宝杯酌西凉州蒲桃酿笑领歌词,此即为‘云想衣裳玉想容’者!’前人风姿之高雅,诚可谓神仙中人也!今日这牡丹依旧,人事全非,可悲、可叹、可惜哉……”,一语至此,那杨挺之本是笑意晏晏的脸上也是满布凄凉伤悲之色,若是细细看去,他的眼眸深处,竟是已有丝丝水光涟漪晶莹。

    登高悲古、感花溅泪、对月伤怀,这古来文人的伤春悲秋之情节可谓是深入骨髓,而况杨松所言地又是这样一等人物!历千年以还,类君王、妃子、歌者、诗客,又何曾复有“玄宗、贵妃、歌圣、诗仙”之天纵风流,而况是这四人聚首而演出的一段佳话?看着眼前这艳艳依然、笑傲春风地牡丹花。遥想当年胜会,追思前贤风姿,众人竟似都是痴了,一时坐中竟是再无一人开言。

    “天性最公,一代必降一代之才,我等何需径自沉迷前贤,自当奋力向学!假以时日,安知今日坐中未尝有不胜于古人者也!”,毕竟那韩愈最是年少,这思古之情便淡了许多,见坐中气氛沉闷,乃率先开言道。

    “史中多载这韩愈自信过人,深以必定流芳千古而自诩,今日一见,此诚然不为虚言!”。闻听这等要超越李白的话语自这样一个年不及弱冠的粗衣少年口中说出,崔侍郎大人一个浅浅苦笑后,心下自言道。

    “少兄好豪气!”,那杨松也自适才心绪中走出后,笑着赞了一句,随即复又转向崔过道:“这长安花客多爱纯色牡丹,而以素色为轻,崔少兄适才所点,分明是别有怀抱。吾观少兄气度,必是才华过人之辈,观名花安可无诗,说不得还要请少兄以牡丹为引,为我等一展才华如何?”

    文人雅集多好于此,他这一番提议自然引来众人符合。便是那崔傲天也是大赞好主意,只是却惹得崔侍郎一阵焦急。盖因他素不甚欢喜此出思量又少,而况前人名作多有,这一时之间,那里就能炮制出什么佳句来!只是众目睽睽之下,又容不得他退让。也只能避过写实。看看那周遭的禅院开言道:

    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争相入长安。风流最是荐福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将此诗喃喃品评良久,才见那杨松开言道“此诗切题极稳,用韵亦工,更难得是如此急才便给,只观此作。乃知少兄今岁必是黄金榜中人物,佩服,佩服!”

    听他既夸切题,又夸用韵、急才,只是无半字落脚在诗之本身,崔破也知何意,微微自嘲一笑间,见对侧少年颇有跃跃欲试之态,乃心下一动,开言道:“几句歪诗实在是入不得方家之耳,不过却是借此抛砖引玉罢了,吾观这位韩少兄大是成竹在胸,便请一显才华才好?”

    那韩愈少年自负,此时更得人点将,遂也不多做逊谢,起身拱手行一周礼后,便昂然吟道:

    牡丹花开长安风,寄根还与客心同。群芳尽怯千般态,几醉能消一番红。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原喻色为空。近来明主思王道,不许新栽满六宫。

    语声朗朗将此首七律诵毕,又过的片刻功夫,只听那崔傲天率先击节开言赞道:“‘举世只将华胜实,真禅原喻色为空。近来明主思王道,不许新载满六宫。’实在好诗,小友好才华。”哈哈欢笑声中,只见他更转身向崔过调笑道:“贤侄,此番这韩小友可是大大将你比了下去,今次回府,少不得更要专心课业才是。”,一语既毕,他又是一番哈哈长笑不绝。

    少年此诗开篇点题;诗中更嵌有佛家禅语,可谓合荐福寺之境;更难得“举世只将华胜实”一句,寓意深远,大是拓宽了诗歌气象;而那最后两句的颂圣,方是惹得崔傲天欢笑连连地真正缘由所在。此诗格体兼备,颂圣、讽喻并有,实在是一首地地道道经儒家诗学浸染而出地诗作,倒是与韩愈唯儒是举的治学观点大相吻合。

    “输给有‘神童’之称的‘文宗’韩愈韩退之,这又有什么可丢人地!再说,要不是时间逼得紧,不容多想,哼哼!”,酸溜溜的在心下自我安慰了一句,那崔过苦笑着起身恭谨道:“叔父训诫的是,侄儿定当谨记于心。”

    “小儿辈胡诌得几句陋诗,贤叔侄岂可当真!”,见此情状,引领那少年而来地安愚安化智出言圆场,随即,他更转身肃容对面有喜意的少年道:“二位高才赞赏乃是有激你上进之意,尔切不可因此沾沾自喜,生了那等轻浮心思。再则,若你这诗风不改,今科试举也勿庸再去了,哼!你才习得几载诗书,行过几州道路,就敢放出‘举世皆将华胜实’这等狂妄言语!科场之上,就凭这一句,便可断你仕宦终身之望。今日之后,禁你妄言为诗,什么时候将那‘试举诗’琢磨地透了,方开此禁,可记住了!”

    这一番话只将韩愈的满腔欢喜浇了个透心凉,面露不甘之色地沉吟许久,才见他瓮声言道:“学兄训诫的是,后学定当牢记于心。”

    见到眼前这一幕,崔破心里只觉无比舒爽:“七月债,还的快!好你个小样儿的,看你还能不能,怎么样,吃瘪了吧!”,心底狂笑声中,却见身侧笑意尽敛的崔傲天冷冷道:“这位学友此言差矣!今时之朝廷励精图治,要的正是这等真性情之作,反倒是那温吞汤水般地制式诗,怕是一个也中不了,以某家之见,这位小兄弟今科必能取中。”言至此处,再将那少年细细打量了一番后,才续又道:“只是他这年纪,倒也实在是太小了些。”

    “你一介武夫,又知道什么道德文章之事。”闻听此言,安愚心下晒笑自语道,只是他既感此人气势不凡,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