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妮亚穿着红色的大衣,在轻轻盈盈的白雪中跳跃着。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德元帅问别人:“这丫头是谁?上身穿大衣,下身穿军裤,还是陆军总部的裤子,成何体统?”

    原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屈希勒尔上将在列宁格勒陷落后,元首让他当预备集团军群司令,有职无权,成天牢骚满腹。现在一肚子的意见得到泄愤机会,便阴阳怪气道:“你真是老顽固,现在的元首可不像以前了,出征老是带着姑娘,左拥右抱的,英雄伴美人嘛。”

    他瞥把老元帅一眼:“哎,改天你也找个姑娘带来身边,你是老英雄,身边没美人怎么行?”有人插言:“最好是人老珠黄的老女人,老英雄配老女人嘛。”

    身后的莫德尔为元首打抱不平:“老领导,你应该感谢元首才对。你是圣彼得堡的征服者,谁给你这个荣誉的?”赫普纳也是元首的死忠,向屈希勒尔上将调侃道:“那天我女儿寄信,用舌头tian了一下邮票就贴上了,后来仔细一看,这可是专门为纪念征服圣彼得堡发行的,上面有将军您的头像。也就是说,我女儿tian的是将军您呀。”

    屈希勒尔上将脸一红,率先走了。龙德施泰德元帅埋怨他们,赫普纳没声好气地说:“说实在的,占领圣彼得堡的主要功劳还得归功于元首,他不光制订计划,还亲自指挥作战,歼灭俄国人的美械师,攻占拉多加湖,而屈希勒尔干了点什么?他应该满足才对。”

    龙德施泰德元帅仍有微词:“瞧你俩说的,元首给了你们好处,所以你们歌功颂德。对了,为了进攻圣彼得堡,还把我的好几个军调到北方。你们年轻人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再说,带着女人在前线乱转,什么形象嘛。”说完追赶屈希勒尔去了,风吹来他的声音:“别生气,刚才我把他俩狠狠教训了一顿。”

    赫普纳低声咕嘟:“老顽固。”莫德尔学着他的模样,教训赫普纳:“你们年轻人要学会全面的看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一团红色闪过来,冉妮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问那个老将军说她什么坏话,两人面面相觑,矢口否认。

    主席台上,元首坐在中间,两边分别是戈林和约德尔。他们身后是一面巨大的、放射着金光的老鹰卐字,两边是军旗和最高统帅部旗。台下座位分为三排,左边是海空军主官,中间是陆军各级司令和参谋长,右边是武装党卫军主官和嘉宾。

    各排的前排是三军总司令、最高统帅部成员、各兵种司令、集团军群、新近成立的总后、总装备部人员,第二排是各集团军司令,第三排是各级参谋长,第四排以后是军职。哈尔德坐在第三排第一个位置,他对这种安排很有意见,只是发泄不出来。陆军总部基本是他说了算,实权比总司令大,然而今天勃劳希契神气活现地端坐第一排,还不时故意向后面张望。

    会议在早上九点正式开始。由戈林副总司令主持。首先,他宣布大家起立,默哀一分钟,以纪念阵亡的战士们。接下来唱国歌,宣布会议议程,通过主席团成员,当宣布会议秘书长时会场一阵骚动:一位女军官款款走向前门旁边一张单独小桌,在那些老将军愤怒的目光中,她仪态万方地坐下来,打开笔记本,做出一副奋笔疾书的样子。

    戈林副总司令大喊“安静”,但是会场还在窃窃私语,直到元首大声咳嗽了一声,大家才安静下来。戈林作了冗长的开场白,肉麻地为元首歌功颂德:

    “各位将军,德意志帝国最高统帅部扩大会议正式开始。这次会议是在帝国取得一系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这些胜利的取得,主要是依靠元首的正确领导,加上在座各位的努力才取得的。”

    “回顾去年秋天,德意志帝国向莫斯科高歌猛进之时,上帝袒护俄国人,莫斯科周围变成了一片汪洋,180万德军。连同1800辆坦克,还有1500架飞机都陷于泥潭中。”

    戈林抬头离开了讲稿,充满感情地讲道: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元首排除了重重阻力,断然否决了继续向莫斯科进军的计划,在国家命运的生死关头,命令前线转入防御。前线部队刚刚钻进地下堡垒工事,一场比历年猛烈得多的寒流席卷俄罗斯大地,而此时,几百万套冬衣还躺在波兰,因为突然之间,德国的运输系统崩溃了,所有的德国火车都被冻坏。

    哈尔德、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包克等少数高官一脸阴霾,但绝大多数军官热烈鼓掌,哈尔德几人一下子暴露在众目睽睽下,极不情愿地拍起巴掌。

    戈林还在台上极力煽惑:“1941年11月27日,也就是转入防御半个月,莫斯科前沿的气温在两个小时内一下子下降了二十度,降为零下四十度。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没转入防御,让穿着单衣、缺粮少弹的士兵仍然按有些追逐名誉的老先生们的意见继续进攻,怎样的惨状在等待我们。也许东线崩溃了,甚至比129年前的拿破仑大军还惨不忍睹。”

    戈林达到了目的,后排一些不知底细的军官挥拳高喊:“绞死他们,绞死这些个老家伙。”哈尔德头上冒着汗,回头望着那几个新提拔的年轻军长。军长们的喊声引起了共鸣,会场里排山倒海一般喊叫起来,哈尔德脸都气红了,转脸望着包克,老元帅脸色惨白,握笔的手微微发抖。

    戈林任凭那些人发泄了一阵子,挥手制止,大度地说,好在事情已经过去了,此后在元首的正确领导和亲自指挥下,德军又取得了塞瓦斯托波尔、圣彼得堡和马尔他战役的胜利,为今年的夏季攻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他喋喋不休地引经据典,用数字说话……

    戈林的讲话元首自然像吃了蜂蜜一般舒服。个人崇拜像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起来香。谁都说反对个人崇拜,但离不开的还是个人崇拜。比如经过刚才这么一闹腾,哈尔德的尾巴要夹一阵子了,至少不会事事与元首作对。不过李德明白凡事有度,糖精是甜的,放多了就变苦了。好多人也是在个人崇拜下飘浮起来,结果上得越高,摔得越重。

第04节 扩大会议(中)

    雪漫天飞舞,哨兵的钢盔和肩膀上堆积起厚厚的雪,仿佛一尊尊雕像。雪吸收了一部分嘈杂,因而狼穴显得非常寂静,只有那座红墙砖房里传来元首时而激昂、时而委婉,时而天花乱坠,时而顽石点头,时而振奋人心,时而让人沮丧的讲话。

    早上的会议就在戈林的开场白和元首的动员讲话中结束。为了给会议准备好伙食,负责会议接待的空军早在三天前就开始忙碌,从哥本哈根、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调来厨师,从克里木半岛运来鱼子酱,从芬兰运来鳕鱼,从挪威运来鱼翅,从柏林运来面包,从巴黎运来葡萄酒,从慕尼黑运来啤酒,从斯摩棱斯克运来伏特加,就连餐桌上装饰的小桃树也是从柏林的那家花店里运来的,作为新近征服的成果,还从马尔他一家温室花店里运来了矢车菊,与德军将帅领章上的矢车菊相对照。

    下午分组讨论,此后的三天里都是这样:早上大会,下午小会。此后的会议内容都是研究军队建设问题等业务问题,基本上都是陆军事务,戈林不好插嘴,元首不屑插手,因而会议由最高统帅部副总司令约德尔主持。

    在此后两天的会场上,都是这样一种景观:会场上吵翻了天,有时台下众将向主席台开火,约德尔众口难辩,难以应付,却看见元首和戈林谈笑风生,谈着与会议内容风牛马不相及的俄国名画问题。

    会上争论最激烈的是部队整编问题。德国的陆军编制本来走在世界前列,各级军队“三三制”就是普鲁士的发明。面对演变成世界大战的严峻形势,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将陆军部队重新整编。一是压缩了兵员:以连为例,在激烈的战斗后,原来150人左右的连队只剩下100人,如果仍按原来的编制,新提拔的连长往往不能胜任,所以会议上确定将连保持在100人左右,压缩兵员以后就船小好调头了。

    这样一来,战前每个陆军师1。5万到1。7万人,现在压缩为1万人,每个军就是三万人。再比如,原先德军的一个连有四个排,现在多余的排被削减了。

    二是改变了混杂的番号,军、师以下按排名就可以看出部队的性质。比如以军为例:凡是带“0”的军是技术部队,如10军是骑兵军、20、30军是山地军,40军为巷战部队、50军是极地部队,这样一直排到1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