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姆莱与冉妮亚越过餐厅前的空地,走向前面那幢楼,两辆大众轿车停在他们前面,从前面一辆车上走下丽达和一个神情紧张的妇女,第二辆车上下来的是赫普纳,还有一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子,他下车后拘谨地四处张望,赫普纳推了他一把,带他走向他们刚才出来的地方。

    丽达看到冉妮亚,疲惫而兴奋地向她奔来,冉妮亚匆匆与她打了个招呼,加快脚步追赶希姆莱,身后传来丽达百思不得其解的声音:“出什么事了?我也没招你惹你。”

    冉妮亚听到希姆莱骂道:“猪,简直是猪。”见冉妮亚一脸愕然地望着他,解释道:“我骂刚才下车的那个苏联叛将呢。他的一切都来自斯大林,现在反过来咬他的主人,这不是猪是什么?”

    冉妮亚低声咕嘟:“偏执狂。”身后扑腾一声,希姆莱的警卫跌倒在雪坑里,他返身把他拉起来,还帮他拍打身上的雪。

    他们进入大楼,走向地下室,冉妮亚心跳加快,全身被紧张捆得透不过气来,希姆莱还有心思给她讲笑话:“我们德国人遵纪守法几乎到了死板的地步,海德里希曾说过:德国人民是不会开展游击战的,如果几名德国游击队员决定去炸毁火车,很可能因为买不到站台票而取消行动。”

    地下室里阴森森的,墙壁和地面上都是塑料,可能为了防备犯人自杀。一股股冷风飕飕地拂过她的全身,那位军长满面是血坐在特制的椅子上,脚裸和手腕都固定在铁椅子上,大腿上面横着一块铁板,光着的脚下踩着自已的大衣,上面的军衔标志都被摘取。

    军长困难地抬起头,看到冉妮亚,他的眼光一下子柔和起来,然而也只维持了几钞钟。也许他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冉妮亚宁愿他永远不要知道真相,不然,还没等枪毙,他可能会伤心而亡。

    冉妮亚呼吸急促,胸脯剧烈起伏着,军长误解她了,反而劝慰道:“冉妮亚,临死之前让我说出肺腑之言吧。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姑娘,曾经与你相识、相知、相交,我此生足已。只可惜天不助我,我俩无缘长相守。”

    “别说了!”他的话像一把把钢针,字字句句刺进她心上。她感觉心在流血,抑脸望天,为的是不让泪水夺眶而出。她甚至心里掠过一丝懊悔,但一想到元首,想到元首给予她的一切,心里又稍微平静了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希姆莱似乎发现了可乘之机,和颜悦色地问道:“格兰茨,你告诉我,是否为了这个女人,你对元首动杀机的,也就是说,情杀?”

    军长露出红红的牙齿,破口大骂道:“你还知道情杀?我以为你满肚子的稻草呢。我告诉你吧,要不了多久,戴高乐自由法国的旗帜在洛林上空高高飘扬。”他哼起了《马赛曲》。

    空军首席审判官说明了真相:“他已经招供了,是卡纳里斯指使他的。昨天,他被撤去帝国谍报局长职务,就对元首怀恨在心,而这个败类为了光复法国,两个一拍即合。”

    “卡纳里斯?”看得出,希姆莱的欣喜胜于惊讶。首席审判官点头:“元首早就让我们全方位监视他。目前,他正在隔壁房间。”

    希姆莱悻悻地问道:“那个冰块是怎么回事?难道堂堂帝国谍报局长就那种水平吗?用冰块代替钟表?亏他想得出。”

    首席审判官哑然失笑,转身从桌子上拿起那个“地雷”,翻过来的拧开底座,露出里面的钟表:“这是空军几个无聊的工程师作的无聊的实验,试验多长时间可以融化那块冰。狼穴里还有很多呢。”

    审讯人员突然紧张起来,那个军长耷拉着头,嘴角流出鲜红的血,一个空军审讯人员说:他把氰化钾隐藏在牙齿里了。

第07节 弗拉索夫加盟

    元首破天荒喝醉了酒,后半夜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了,而且头晕得厉害,他手摸索到床头按铃,没有声音。他低声喊叫半天,没得到回应,想必值班的军官也喝大了,睡得太死了。再说,半夜三更能有什么事?

    “混蛋。”他悻悻地骂道,感到愤愤不平:以往到前线,旁边有鲍曼和副官,有时冉妮亚就睡在他身边。在上萨尔茨堡或慕尼黑,爱娃嗔怪而又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他。

    但今晚,在这东普鲁士的森林深处,他只能听风吹过干枯树梢的声音,旁边连一个人也没有。鲍曼自不用说了,他到马尔他旅行去了,但这些副官们也玩忽职守了,连冉妮亚也不知干什么去了,明天好好整顿一下。这女人,三天不骂,上房揭瓦。

    他依稀记得昨晚在大餐厅里敬酒,每个桌子都敬完了,但是几个年轻军长们一杯又一杯给他敬酒,这个冉妮亚不知道上那儿野去了,没她代酒,他最终把持不住,被施蒙特扶了回来,当时他一边踉跄着一边在楼道里喊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惹得一些服务员惊异地看着。

    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平时恨夜短,此时盼天明,一看手表,荧光显示才凌晨两点,还有几个小时的漫漫长夜,无奈瞪眼望着黑暗,思绪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驰骋……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已进入四月,他驾驶着帝国航船,在急流险滩中航行。现在,有两件最主要的事摆在面前:一是非洲,马尔他战役后,兵员和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利比亚,第十装甲师已经在班加西秘密集结。当前,非洲的主要问题是给隆美尔这匹野马戴上笼头,以免冒冒失失地打草惊蛇。第二个宏伟目标就是分化、瓦解庞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希特勒与纳粹党在东方战线上犯下了个致命错误:在军事上极力打败苏联,在政治上却帮助斯大林巩固联盟。1941年6月,当德军洪水般进入苏联时,斯大林下令苏军全线反攻,把战争引向敌国领土。等到德军深入苏联腹地时,斯大林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有好几天他玩起了失踪,甩手不干了,害得政治局委员们找了他好几天,央求再三,他才担当大任。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斯大林的设想,德军会双管齐下,以军事进攻为主,辅之于政治利诱,这是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德国的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早就教导过他们:“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另一种表现出形式。”他还直截了当地指出:“俄国只能从内部摧毁。”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从内部摧毁俄国,德皇甚至放下架子,秘密护送列宁回国,不久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割让了波罗的海和乌克兰。纳粹德军在西欧作战时,也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积极培养代理人,如挪威的吉斯林、法国的赖伐尔等。

    谁承想,德国进入苏联后,竟然把多年的政治手段丢到一边,公然叫嚣苏联是德国的生存空间,这里的人民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同化,让那些手捧鲜花、端着面包和盐的村民们寒了心。前线官兵告诉他:苏联在政治上业已破产,但被党卫军又扶起来了。

    所以,当斯大林看到希特勒竟然愚蠢到只用军队解决问题时,他高兴得跳了三蹦子。

    战争刚开始,波罗的海三国发生**,协助德军作战。好多苏联少数民族,如卡尔梅克人、哥萨克人、鞑靼人都发生了整团投奔德军的情况,高加索人,特别是车臣人公开欢迎入侵。

    在乌克兰,以斯捷潘?班杰拉为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就在利沃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是只过了几天,这个政权就被德国人摧毁,而班杰拉本人也被押送到扎克先豪津的学习班,实际上关押起来了。

    以安德烈?梅里尼克为首的另一个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毫无保留地站到德国人一方,但是在乌克兰人中没有什么威信,在德国的征服大业中帮不上忙。班杰拉的人建立了乌克兰起义军,这个军队不仅同德国人作战,而且也同苏联的游击队作战。他们一直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希望将来德国人由于失败而被迫与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签订政治和约。

    即使是俄罗斯也不是铁板一块,由于苏联的集体化运动和肃反,不少俄国人早有二心。1941年8月22日,前红军少校科诺诺夫带领着自己的第436步兵团向德国人投诚。

    许多被俘的苏军高级将领就曾准备有条件地与德军合作,与斯大林和布尔什维克作战,如基辅战役中被俘的第5集团军司令**夫、波涅杰林,还有苏联**吹大擂的英雄卢金中将。

    卢金中将在维亚济马指挥被围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