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洗刷了不平等的凡尔赛条约强加给德国人民的耻辱,元首解决的失业,在他的领导下,德国人民重新站起来了。你们要自由,是的,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人是有自由,但是因为有挨饿的自由而失去了意义,而你,竟然想让我们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这次轮到摩尔站起来了,他像一头择时而噬的豹子,仿佛随时会扑到桌子这头,把那个胆敢散布危险思想的女大学生一口吞掉。

    她并没被豹子吓倒,她也站起来,相应地提高了声音:“正是这些**者,以人民的名义,编制美好的理想,却把这些理想建立在牺牲人的基本权利的基础上。”

    冉妮亚轻轻摇头:这那里是审问啊,一头公豹子与一头母狮子四目相对,互相瞪眼,哪像是主审官与受审者,而是为一点顼事翻脸的邻居,或者是为吃饭后没人洗碗争吵的夫妻。她想起在苏**参克鲁乌,一个中将被打断了腿,还在声嘶力竭地喊叫:“我有罪,我请求斯大林同志,不,苏联各族人民的慈父宽恕我的妻子和儿女吧。”

    “纳粹分子以道德和荣誉的名义血染整个欧洲,屠杀犹太民族,难道这些还不能让你清醒吗,摩尔先生?”索菲大义凛然地教训他,被对方狠狠地喝斥了几句。

    索菲坐下来,沉郁顿挫地讲诉:“在佛尔希腾贝格,一个犹太教师被强令站在大街上,每个人排成长长的队伍,轮流向她吐唾沫。后来她消失了,被送到东线。从东线回来的士兵们都在议论集中营的事。摩尔先生,你能否认这些犹太人不是与我们一样的人吗?”

    冉妮亚忘记了自己记录员的身份插话:“这位小姐,犹太人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索菲看都没看她一眼,一脸凝重地继续讲述:“还有,纳粹拉走智障儿童。孩子们问汽车要把他们拉到那里?护理员回答说,到天堂。于是孩子们唱着歌曲上卡车了。还有疯人院。”

    “够了。”摩尔一声断喝。半晌,像说服她,更像说服自己:“这些是没有价值的生命,他们白白Lang费粮食。”“所以,没人把他们当作上帝创造的人来对待。没有人知道,也根本不想知道,精神病人的灵魂是如何的。”

    “上帝并不存在。”摩尔气急败坏地冲到窗户,他望着窗外,望着蓝天,其实他什么都没有望,冉妮亚感觉到他的眼神是无助、无神而空洞的,显然,他受到了震动。片刻后他恢复了平静,慢腾腾地踱过来,劝说索菲放弃这些危险的思想,他愿意为她求情。

    索菲摇头。

    ……

    李德谢绝了慕尼黑地方官的宴请,与冉妮亚在屋子里窃窃私语。已经下半夜了,冉妮亚哈欠连连地回屋休息去了,李德疲惫地躺倒在行军床上,眼前浮现着那个少女的相貌:索菲侧面垂颌,一缕发丝拂下来,却遮掩不住她的清秀容颜和冷峻高贵的气质。

    毕竟,他们还是一群正值青春、对未来满怀憧憬的青年。如果没有这场血腥的战争,这些优雅的孩子会穿着干净的白衬衫,在校园的图书馆里继续书写他们的梦幻、爱情和花团般的锦绣前程,正如欧洲庭院里随处可见的,沐浴在祥和曦辉之中的白玫瑰。

    摩尔曾经给过索菲生还的机会。用她本人的话说,只要她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幼稚愚昧”的,他愿意用金钱为她搭建一座桥。索菲娅却轻蔑地对她的审讯者说:“是你错了,摩尔先生。如果我能活着,我将继续做我做过的事情。是你而不是我的世界观错了。”

    李德明白,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他们获得胜利——尽管面对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他们的胜利像夜空中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

    李德想起凤凰涅盘:相传凤凰是神鸟,它们快要死的时候,就会找来香木,**而死,然后在火中重生,就是涅盘。他又想起中国的精卫填海与刑天。精卫是一只鸟,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与精卫相仿的是刑天。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ru为目,以脐为口,舞干戚叫骂不休。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激动地挥臂吼叫起来。

    李德脑海里出现这样的镜头:戒备森严的刑场上,一个死刑犯头放进铡刀眼里,穿皂衣、浑身是肉、胸脯上长满黑毛的刽子手高高举起了鬼头刀。正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个人快马加鞭赶来了,远远喊叫:“皇上有旨,刀下留人——”

    然而,他是李德,他是希特勒,他不是皇帝。在一个法制国家,这样的情景不会出现,比如在这次审讯中,要不是在家里起出那些物证,那怕大学管理员亲眼目睹,那怕大家众口一词地作证,索菲也会以证据不足释放,她正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下走在慕尼黑大街上。生死仅隔一张纸呵。

    李德不能出面求情,他是希特勒,他是这些小年轻攻击漫骂的对象,人家还口口声声要推翻他呢,他如果出面替恨不得能食他血、啖他肉方解心头怨气的白玫瑰们说好话,那他成了天下第一号大傻子了,大家都仿效他们,对他群起而攻之,他也就离死不远了。退一步说,就算大家没给他找事,他的这些如狼似虎的党内高官们也会乘机兴风作Lang。再说,德国的法律也不允许那样,至少在纸面上,希特勒还是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

    白玫瑰的命运看来只能是屠刀下浴血了。4月25日晚,一个检查官到监狱,通知索菲:“你的案件将于明天早上在慕尼黑人民法庭由审判委员会审理,这是起诉书。”

    “明天就审吗?”她很意外。“没人想把这事推迟。你的罪名是叛国罪、破坏罪、包庇敌人。”

    索菲感到一阵眩晕,她扶住墙才没有瘫软在地。从这时起,监狱给她派来了另一个犯人,她是德国***员,已经入狱多年了,给她的任务是日夜陪伴索菲,防止她自杀。

    “我叫爱瑟,德国***员,因为在战前散发传单,被捕入狱。”她快言快语地自我介绍,在说起她的政治身份时,她毫不掩饰自豪感。

    索菲马上升腾起一股热望:既然如此,结果也许会像她一样,关几年就放了。对方无情地给她当头浇了一盆子冷水:“我知道你想什么姑娘,这不是同曰而语的事:我是战前犯的事,你违犯的是战时法律,受的惩罚会比我重好多倍的。”

    索菲还不死心:“不过是散发了几张传单而已。如果因此把我们处死,我相信,会引起更大的骚动的。”

    爱瑟叹息,劝她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她直言相告:“宣判后你会很难过,但你也不必太害怕,按照法律,死刑犯还会有上诉的机会,经过99天后才执行判决。”

    “会公开审判吗?”索菲不解。爱瑟替她拉开毛毯,回答说:“肯定会,他们决不会放过这个杀鸡给猴子看的机会的。听说主审官是从柏林赶来的佛莱斯特,他以前当过苏联刑警队长,他肯定会邀功请赏的。”

    传来空袭警报,探照灯与曳光弹划亮天空,索菲爬在窗台上一脸神望地面向天上的盟军飞机,喃喃自语:“炸吧,狠狠地炸吧,炸烂这个旧世界,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要诞生了。”

    爱瑟尽量与索菲谈话,她在这里多年,也许知道这个姑娘此生说话的机会不多了,所以想方设法没话找话,从小时在土里尿尿和泥巴,到上学挨老师打,初中把旧扫帚架到半开的教室门头顶上,静等老师推门进来气急败坏。再谈起高中时男生对她写纸条,为她决斗……

    “***内像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无私地互相帮助,那种同志情谊,我永远都不能忘怀。”爱瑟躺在床上,深情地回忆道。

    在她的诱导下,索菲平静了很多,她也沉入幸福的往事:“爱情,这完全无条件的、纯洁的爱情呵,她是如此美妙。”她侧卧着,脸上挂着甜蜜与深情:

    “去年仲夏,我和福尔茨在北海的卡洛林内斯岛上,一大早,我们驾着一艘渔船出海去。傍晚一起骑车去海滩;晚上一起唱歌、聊天,谈论和平。没有飞机,没有战争,没有士兵,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