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破晓,几辆半履带装甲车行驶在意大利巴尔波元帅修筑的公路,从托布鲁克往东沿维亚巴尔比亚到达另一个大城镇巴迪亚。公路左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大海,右侧则是高高的悬崖。

    坦克、汽车和大炮的残骸随处可见,有辆M3中型坦克骑在德国3号坦克上,还有辆德国4号坦克把英国十字军坦克摁地沙地里耍流氓。一辆意大利35型豆坦克被英国坦克一头撞进沙子里,半截身子不见了。

    在一块小台地上,被鲜血浸泡成黑色的沙漠里围绕着成群结队的秃鹫,几只黑压压的食腐肉者正在举办饕餮盛宴,依稀可见白森森的骨架和散落周围的几顶德式钢盔。冉妮亚杏眼圆睁,拽过车载机枪扫过去一梭子,几只秃鹫哀叫着扑腾了几下不动了,其余的直冲云霄,有一只紧擦着车顶飞过,一阵骚臭扑面而来。

    过了巴迪亚,要爬十英里的坡路,直到与特里卡普诺接界为止,这是一条跨越这片高原的骆驼古道。意大利人曾在这里修建过一座石头要塞雷道塔卡普诺,用以守卫两英里外与埃及接壤的边界。原先修筑这座要塞的目的是为防止反叛的撒纽西士兵逃出利比亚,它一直伸进沙漠,肉眼也能看到。

    在利比亚与埃及边境线上,元首与隆美尔下车,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施蒙特拿起相机,记录下他们富有诗意的镜头。

    元首站在地中海岸边一片高高的旷野上,面对埃及,俯瞰着即将记录下他的战史的自然风光。在他的左边,一壁陡峭的悬崖背对大海的边缘,事实上,象这样的海岸,所有的道路都可以通向埃及边境,在他的右边,陆地隆起一百米高的台阶,直到高于海拔五百米的最高点才与大约二十英里的内陆相接。这些台阶,或者说陡峭的斜面,将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斜跨过这片上升的平原,是平缓的如肋骨状起伏的波Lang形地面,就象沙子的波涛一样,一直伸延到三英里外,高达十五英尺。隆美尔指着前方向元首介绍说,他可以在这些波Lang之间向前推进,把坦克隐藏在它们背后。此外,还有一些干涸的峡谷和河床,那里可以掩护部队秘密接敌。

    一进入埃及,道路就开始变成一条陡峭曲折的通往塞卢姆的悬崖坡道。深蓝色的地中海衬托出它那布局松散的码头轮廓,几艘烧得发黑的小炮艇歪歪扭扭地躺在码头周围,车队驶近时升腾起一群海鸟。海滨公路的左边,跳入眼帘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白沙和海洋,右边是再次突起的悬崖,陡峭而不规则,高达六百余英尺。这就是通往开罗的路。

    为首的车在塞卢姆路口停下,隆美尔请元首下车,李德思忖片刻,手往前一挥,车队继续挺进。过了塞卢姆7公里后,另一条道路岔向右边,把悬崖分割成夹发针形弯道——德国人把它们称为S形曲线,这就是哈勒法亚隘口,由冯?赫尔弗上校指挥的第22师摩步团攻占,而安德里上校的装甲侦察团已经爬过悬崖进入沙漠高原,夺取深入埃及的通道。

    元首今天亲临这一防区巡视。装甲车离开了公路,进入埃及境内的利比亚高原,在砾石和驼刺灌木丛中慢慢爬行。车上的人像站在海洋的波峰Lang谷上面,不管他们抓得多紧,仍然在车厢里被颠得东倒西歪。履带卷起的尘土把大家变成了土人,李德也一样,并没有因为他是德意志帝国元首而幸免。

    士兵们看到元首出现在前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元首向他们挥手致意时,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个猛掐自己的大腿,意识到不是梦境后才立正敬礼。隆美尔在自己的士兵中间如鱼入水一般,直接爬进他们的散兵壕与他们聊天。当这些普通的士兵被允许面对面地和自己的将军谈话,并能向他讲述几天前所经历的浴血奋战时,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浮现着一种真正的快乐。

    当然,真正引起士兵们轰动的即不是元首也非他们的隆美尔,而是两位美女。尽管全身被土笼罩,但在士兵们眼里,冉妮亚是天女下凡,丽达是维纳斯再世,其轰动效应,不亚于美国的美国女明星香吻劳军。她俩也不负众望,力争与每个士兵握手,胆大点的士兵冲上来一个香吻,她们也笑纳了。一些士兵兴奋而又怔忡地望着被她们握过的手,还偷偷地放到鼻子底下闻着。但愿他们今晚做个好梦——桃花梦。

    地面是一些坚硬的岩石,无法挖掘,掩体只能用岩石垒成,一块粗帆布伸向掩体外,以便在灼热的太阳下可以有一块遮荫的地方。这也就是士兵们为什么都穿得很少的缘故——通常只穿一点短衣裤。小伙子们被晒得跟黑人一般。就这样,元首从一个阵地走到另一个阵地,看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观察兵等。在元首离开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士兵们还感觉到元首在他们中间。

第10节 东进,东进!

    元首穿着短衣短裤双腿叉开站立,汗水让短裤紧贴在屁股上,前面裆部鼓鼓囊囊的一大砣,仿佛里面揣了块生铁一般。开始他不习惯,但看到大家都是如此尊容,便也坦然了,领袖的形象固然重要,但钻进蒸笼般的感觉更难耐。

    他不经意间瞥了冉妮亚和丽达一眼,真后悔把她俩带到这里,除了满眼不该看的东西外,勾起了勇敢士兵们的生理**,相信今晚会发生集体手。yin的,实在是好心办了坏事。

    炽热的太阳烤得他脸上火辣辣的,只过了一小会,脸上晒起了水泡,他相信如果在这里呆上三天,也会变成脸上冒油的中非黑人。

    他紧握着蔡斯望远镜凝视着远方。非洲军团的老冤家英国第7装甲师的炮兵正在操练,一发155毫米榴弹炮弹呼啸而来,他们把他当作练习靶子的独立树或者电线杆了。假如他们知道试弹的是第三帝国元首的话,拼了老命也会把所有炮弹都打光的。

    元首迅疾卧倒,与此同时,冉妮亚与丽达分别从两边扑来,像日本相扑运动员一样压在他身上。不知是谁的肚子像座柔软的小山按压在他头上,他不由地张嘴呻吟,啃了满嘴的沙子。

    冉妮亚把他拉起来,除嘴里外,细沙还钻进头发和领子里,站起后,无孔不入的细沙从前胸流淌到肚子,一直到那片黑丛林,被那里截留了一部分后顺着两条裤管流到地上。他没话找话道:幸亏这些英国绅士操美国炮还不熟练,不然他不仅仅是吃沙子这么简单了。

    午餐是沙丁鱼罐头加饼干。罐头还是缴获英军的。非洲前线食物单调,淡而无味,士兵们只能靠饼干、难吃的橄榄油、罐头沙丁鱼、罐头咖啡、罐头果酱,还有用“牙膏”软管装的软ru酪和印着难以辨认的意大利政府AM字样的罐头肉,鸡蛋、火腿和牛奶自然不会有,更不用说新鲜水果和蔬菜了。

    每次打完胜仗,士兵们就要骂一次娘,因为英国人的伙食比非洲军团的好的多,大量的美国罐头不说,矿泉水、罐头蜜饯,还有脱水蔬菜,甚至水果,让吃惯了粗茶淡饭的德意士兵垂涎三尺,继而众志成城地大骂德国和意大利的后勤部门。

    随着气候一天热过一天,给养的缺乏对年轻士兵健康的损害明显地在日益加剧。甚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已开始掉牙,他们的齿龈一直流血不止。元首的这次视察对士兵们是幸事,从近处看,元首当场从克里特和希腊派出了两艘装满蔬菜和矿泉水的货船,还特别强调尽可能多地运来些芭芘娃娃;从长远看,他更加坚定了向尼罗河挺进的决心。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此举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

    1942年德国的五一节是这样庆祝的:从希腊、克里特岛起飞的德空军中程轰炸机猛烈轰炸埃及马特鲁港和亚历山大港。从班加西起飞的容克战斗轰炸机向英国第8集团军头顶上倾泻炸弹,德国75毫米、100毫米野战炮,128毫米、150毫米重炮,六管火箭炮以及各种口径迫击炮一古脑地咂向英军阵地,英国第7装甲师、第2南非师、第5印度师和自由法国旅以及第二线的第1装甲师及新西兰师阵地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几艘不自量力的德国、意大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