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涅加湖在拉多加湖以东,面积9700平方千米。通过运河与白海、波罗的海相连,有重要航运价值。

    拉多加湖与奥涅加湖之间湖泊河流众多,沼泽遍布,是典型的泰加林带。所谓泰加林带是指从北极苔原南界树木线开始,向南延伸1000多公里宽的北方塔形针叶林带,为水平地带性植被,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也是独具北极寒区生态环境的森林带类型。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主要的树种是云杉、冷杉、落叶松等,而且往往是单一树种的纯林。

    现在正值入冬,雪花飘零,寒风怒吼。突击队员们在两湖间的林海雪原奋战,擦干血迹,tian舐伤口,掩埋战友,去争取胜利。

    这是他们出发后的第十天,远处传来汽笛声,多日的疲惫一扫而光,队员们穿过一片片森林,撩过一条条冰河,一列腾云驾雾的火车出现在眼前。

    他们冲到巨大毛毛虫般的列车跟前,闷罐车顶上挤满了人,连火车车头上都是人,一些小孩被烫得哇哇直哭。火车不紧不慢地行驶,突击队员们跟在火车后面追赶,车上的人以为这是向后方逃跑的败兵,将手中的武器对准他们,喊叫着:你们都看到了,车上实在没地方了。

    队员们实在追不动了,格鲁勃斯向渐行渐远的列车开枪,受到密集枪声的回击。突然传来列车车轮的啸叫,铁轮与铁轨间火花四溅,列车缓缓停住。

    卡尔梅克突击队员们重新奔跑起来,看见列车停驶的原因:列车前方铁轨当中放着一个大石头,两个党卫军把一截树干放在铁轨上,更多的党卫队将列车团团包围,枪口对准列车。

    “今天几号?”卡尔梅克人问道。

    “11月30号。”米沙不假思索地,并且问一答三地说出今天的接头暗号,“伊凡的老婆跟人私奔了。”

    突击队出发前规定了与友军的联络暗号,每天的暗号不同,都装在米沙的头脑里。

    列车大口大口地喘气,密密麻麻爬在车顶上的人像被几百双无形的手提着,伸长脖子往前看着。

    几个军官从第一节车厢跳下来,撸下手腕上的手表塞在党卫军手里,央求他们放心。党卫军按受了他们的贿赂后仍然要求他们下车投降,一名红军军官见状马上变了脸,指着架在车头上的机枪威胁说,车上几百个武装人员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如果再不放行,他们就要强行冲过去。

    卡尔梅克突击队冲到他们中间,一部分党卫军把枪口对准他们,秃顶赶紧举起手中的枪:“德军,我们是德军突击队。”

    卡尔梅克人说:“伊凡的老婆跟人私奔了。”

    对方紧张起来:“谁的老婆私奔了?”说着四下张望。

    米沙提醒:“他们是党卫军,不是第四坦克集团军。”

    苏军军官试图退回到车上,米沙、格鲁勃斯和鞑靼用肢体语言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下了苏军军官的枪,然后把他们推在前面,迎着列车上的枪口。

    “赶快下车,不然我们打死你们。”党卫军凶恶地喊叫。

    卡尔梅克人向车上的人甜言蜜语:“同胞们,你们完全没有理由害怕,德国人开放了教堂,很快就要解散集体农庄,下来吧,让我们回家吧。”

    “可是你们堵塞了我们回家的路。”车上有人回答。

    “你的话算数吗?刚才我们看到这些党卫军拿枪对着你们呢。”

    坐在车头上的孩子们被烫得哇哇哭叫,鲍斯特上前抱了下来,几个大人跟随着下来了。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厉声阻止道:“谁允许你抱他下来的?我在说你呢,俄国人。”

    鲍斯特白了他一眼:“谁允许你修改我的国籍的?我在说你呢,同志。”

    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惊讶道:“德国人?你们到底是什么部队?乱七八糟的。”

    鲍斯特抚摸着孩子的头,不再理睬他。

    突击队员们劝说了半天,车上的人还在与他们讨价还价,卡尔梅克人的劝说变成了威胁,转而成了漫骂,最终按捺不住了,命令炮兵开火。

    “哐——轰。”突击队员们架设好5厘米班用迫击炮,向当兵的最多的三号车厢发射了四发小炮弹,尽管只有一发命中目标,还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从车厢、车顶上连滚带爬,哭号声、践踏声、咒骂声、央求声、从车顶掉到路基砾石上的惨叫声,还有枪声——不是交火,而是夺路。很快,巨大的毛毛虫脱掉了臃肿的一层皮。

    “好话说上一火车,还不如一发手炮炮弹管用。”米沙嘶哑着嗓子说。

    卡尔梅克人与党卫军争执起来,卡尔梅克人打算放走平民,把被俘的士兵押走,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不同意,理由是他亲眼看见一些苏军士兵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

    “好吧,把妇女、儿童和老人放行吧。”卡尔梅克人妥协了。

    “妇女儿童可以,老人不行。”二级突击队长坚持。

    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赢了判决输了官司,党卫军突击队集中力量在俘虏里找出政委和犹太人,卡尔梅克突击队乘机放跑了大部分老人。

    两支突击队押着一百多个战俘向西边的洛杰伊诺耶波列市进发,火车以蜗牛的速度爬行。

    担任警戒的狗蛋慌慌张张跑来报告:“队长,我们毛楞三光,粘帘子了,我们放走的那些老人调理人,带着大队**子打过来了。”

    “他是谁?”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瞪眼问道。

    “突击队员。”卡尔梅克人一脸紧张,但不得不回答。

    “他说什么?”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眼珠子几乎瞪出来了。

    “一支苏军新部队打过来了。你们从正面迎敌,我们绕到侧后。米沙,你带人从右边绕过去,其余跟我来。”卡尔梅克人已掏出枪向树林里跑去。

    “等等。”党卫军二级突击队长不再瞪眼,因为嘴巴张得连嗓子都露见了,“啊——我明白了。遇到真正的战斗你们就溜了,你们俄国人就这样。”

    卡尔梅克人回头瞟了他一眼,加快了脚步。

    二级突击队长冲着他们的背影,用最大的肺活量下达命令:“全体注意,抢占高地,临阵逃脱者就地枪决。”

    卡尔梅克人放慢了脚步,鞑靼往后看了一眼,说:“他们应该爬到列车底下抵抗呀,怎么都挤到光秃秃的小高地上去了?”

    卡尔梅克人困惑了一会,返回跑了一段路,双手掌围拢在嘴上喊叫了一阵又转回来了,双手一滩:“他们不听我的,我让他们把列车上的机枪搬下来都不肯,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第ⅩⅠ节 希特勒的拉链

    卡尔梅克人在养鹿场折腾之时,冉妮亚在元首海军副官普特卡默陪同下参观柏林军事学院。

    1810年,在拿破仑的影响下,终于在柏林成立了普军第一所培养高级参谋人员的军官学校,它就是德**事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之久,并写出举世闻名的《战争论》。

    1859年,该校更名为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战胜国勒令停办,1935年恢复。全院分3个系组织教学,即基本系、参谋系、军种司令部专业系,完成前一系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个系的学习,这与其它国家军队截然不同。实际上,一名德军参谋人员经过这里学习后,真正完全成为一名联合参谋,而不仅仅是兵种和军种参谋。

    冉妮亚对学院刻板的学究气很不习惯,碍于陆军总部东线外军处金策尔处长的脸面,他硬着头发坚持参观,陆军副官施蒙特来找他时,她正在参观克劳塞维茨写出《战争论》的那间青瓦红墙的房子。

    看到满头大汗的施蒙特上校,冉妮亚如获大赦。她高兴的事还在后面呢:施蒙特带来了元首的口信:即刻出发,代他视察赫普纳的第四坦克集团军。

    冉妮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你没有听错吧?让我代表元首?”

    得到证实后她高兴得拍手跳了起来,发现陪同讲解的学院的教授冷眼旁观,她才收敛了些,但一走出意义重大的房间,来到草坪上后,她干脆在上面翻了个漂亮的跟头。

    到陆军总部,原本陪同她的金策尔处长心情不佳,由于他的疏散和无能,对苏战争的谍报完全失败,他编纂的每个军官人手一册的对苏介绍被大家称为“红驴”,意思是内容与实际牛头不对驴嘴。今早一上班,哈尔德总长为地图上的一个地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