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杯子。

    德军占领山头后,搬运队连一分钟都没耽误,向包围圈里运送补给及弹药,刚才的战场摇身一变成了物流中心。就在他们紧张搬运物资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坏,暴风雪骤然而至。犀利的东风夹着冰凌如钢针搬无情地刺向搬运人员面颊,短短几个小时后,刚刚融化的冰上堆积起了半米厚的雪。德军肩扛着沉重弹药,在越来越深的雪地里艰难跋涉,更是痛苦至极。

    占领山顶的德军士兵用雪块堆起了防御阵地,还用雪块堆成爱斯基摩人式的圆顶小屋来躲避寒风的侵袭。如此的天气不但给舍雷尔的援军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席卷了包围圈里的接应部队。

    对德军来说,突如其来的暴雪才是开头,苏军的反攻才是致命的。苏军突然出动了第45滑雪旅迂回到德军后面,把舍雷尔的几百名援军也装在口袋里了。

    战局变化得比变天还快。包围圈子里的丹尼尔期待了一个冬天,圈子外的阿尼姆与舍雷尔策划了一周、准备了半个月的解围行动,被苏军在三个小时内被拆解了。换言之,他们精心策划的救援行动成了自投罗网。

    第39装甲军为霍姆尔守军解围的行动又一次失败了。哈尔德一气之下,准备让阿尼姆担任一个新编军的副军长,但他与布施通了电话后,把他外放到利比亚突尼斯边境当快速反应部队的首任司令去了。这支新成立的部队只有6000人,连个简编师都算不上。也就是说,他被连降二职了。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远远监视维希法国西北非属地的动向。由于那里风平Lang静,部队无事可干。士兵们以在弹药箱里养鱼打发日子,阿尼姆养鱼的话有损于二级上将的身份,他很快迷上了养海龟,并把一张喂养海龟的照片登在报纸上——实际上是向元首示威。

    霍尔姆镇内的守军对第39装甲军解围失败感到失望。唯一的收获是来了一位比丹尼尔年轻的将军。

    俗话说,一个蜂巢里不能有两个蜂王。这一老一少二位将军很快吵得面红耳赤。大家听到老将军训斥新将军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将军当面反讥老将军是“老糊涂。”这还算客气的,背后直接骂他“老不死的。”这位老绅士一气之下打了退休申请,把这个烂摊子丢给阿尼姆。

    把老将军排挤出局后,阿尼姆一边品尝大权独揽的快乐,一边夜以继日地重新部署部队,修建工事,修复车辆,并通过河流获得微弱的补给。

    包围圈里的德军士兵们承受着**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他们白天陷入梦游状态,夜里则成了梦魇:因为红军随时随地都能发动攻击。一些士兵在黑暗中稀里糊涂闯入苏军阵地,还有不少士兵被四处游荡的西伯利亚滑雪部队俘虏。

    进入四月,德军还是受到五倍于他们的敌人包围。虽然德军意志坚强,虽然拿破仑说过:在战争中精神与物质是三比一的关系,虽然敬爱的元首说过:德意志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但精神不能让肚肠充实起来,高谈阔论不能当饭吃。德军士兵们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感觉和行动都变得迟钝起来。西伯利亚狙击手开始发挥作用,用精准的子弹将这些粗心的德军一个个的干掉,令到已经因疾病和营养不良而减员的舍雷尔战斗群再度雪上加霜。

    五月来到了人间,林木都欣欣向荣。但在包围圈内,舍雷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连续不断的战斗伤亡和疾病,使霍尔姆的德军下降到800人。还有500人的爱莎尼亚人。舍雷尔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辛辛苦苦得来的小山头,将剩下的人员撤退到一个更小的防御圈内。

    苏军每天例行的步兵突击还在继续,密集的人Lang在拼命防守的德军面前无意于绝佳的活靶子。但是现在德军主动缩小了防御面积之后,越来越多的肉搏战在镇内的房屋废墟间上演。

    舍雷尔战斗群与第39装甲军之间的无线电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阿尼姆被调职后,新军长更加卖力地往包围圈内送人送物。通往霍尔姆的道路都被破坏,除了一条宽2公里的干地,其它地方都是沼泽和草地。他的办法是让士兵们通过沼泽和草地,分散进入霍尔姆。这个被舍雷尔形容为“一滴接一滴的增援方式”让几百个德军士兵陷入泥潭里,但万涓之水终能汇流成河。

    五月中旬,随着圣彼得堡沦陷,布施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以解霍尔姆和北面更大的一个包围圈之围。这两个包围圈牵制了大量的苏军,有力地支援了圣彼得堡战役,现在回报的时候到了。

    德军调来了第67步兵军、第459突击炮营、丹麦自由军团的一个营和立陶宛第2师从四面八方涌向霍尔姆。几个月来一直对包围圈内的德军肆虐的苏军土崩瓦解,丢下几万具尸体后向东逃跑。

    霍尔姆——这个埋葬了2。4万名德军、断送了两位德军上将前程,给幸存德军留下梦魇般记忆的小镇终于恢复了自由的空气。

    12万阵亡苏军尸体散布在小镇周围,实现了老将军的愿望:让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

第23节 该视察党卫军阵地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新唐书.魏征传》。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回答:“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

    在霍尔姆战役的汇报上,老将军与舍雷尔公说公的功劳,婆说婆的理由。只有把两人的汇报融合起来,并进入实地了解考察,才能掌握接近实际的第一手资料。

    劫后余生的1200老战士中,有一大半回后方疗养,尚留在这里的300名老战士受到元首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这其中还包括130名爱莎尼亚人。李德答应让他们尽快复员,回国参加建设。这些人是幸运儿,因为有了与德国元首的合影,他们回国后官运亨通,当然这是后话了。

    霍尔姆的战火熄灭了快三个月了,几幢新建的二层楼房在布满弹坑的平地上拔地而起,德军阵亡将士埋葬在小镇东沼泽地里的一片干台地上,由一座嘎吱作响的木桥相连。

    与老战士们分别后,李德亲手捧着一束鲜花,在随军牧师引领下走向木桥。鲍曼、陆军和海军副官、丽达与薇拉也各自捧着花跟在元首后面。夕阳西下,他们的身上镀着一层金光,长长的影子投在一排排扣着钢盔的十字架上,那原本白色的十字架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随军牧师唱起弥撒福音。李德与鲍曼站到前面,一脸凝重地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十字架。随着牧师悲戚的声音,李德的眼睛湿润、散乱了,感觉三魂六魄一起飘零。夕阳一点点陨落,升入无尽的阴暗,这些战士的魂魄也随着陨入另一个世界的太阳,到了他永远无法到达的纯真之地。

    李德忽然焦躁不安起来,总是感觉还有件未了的心事。鲍曼洞察到他的内心,便丢下两天来形影不离的薇拉,陪元首到小镇的河边散步。

    鲍曼开门见山地说:“我的元首,有句话我压抑了很长时间,今天应该说出来。我觉得你对党卫军的态度变化太快。原先你和希姆莱宠着他们,但从去年底开始,你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同志们都有看法,只不过不好说出来而已。”

    李德警觉起来,不是因为鲍曼的直抒己见,而是透过傍晚的暮色,仿佛看到鲍曼后面站着黑压压的一群人。这些人代表着帝国的党政群各个方面,不可小视。

    鲍曼说得是实情。自去年底以来,德国元首翻然悔悟,像先知先觉的圣灵一样,看到了帝国航道上的暗礁,深感帝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失误,其中最主要的是帝国占领政策上的自杀行为。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最激烈形式。政治是目标,战争不过是手段。法国科西嘉岛的那个小个子试图用军事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李德感到他以前也犯了拿破仑的错误,用军事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其结果就是问题越解决越多。这样下去会崩盘的。

    德军进入苏联后,遇到的是鲜花和笑脸,波罗的海三国自发地组织起来与德军并肩作战,乌克兰人把德军视为解放者。很多少数民族把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希望寄托在德国人身上。就是俄罗斯人也不是铁板一块,由于斯大林的肃反、农业集体化和高压政策,不少俄罗斯人把德军入侵当成改朝换代的良机,在战斗中轻易地放下了武器。

    国防军的后面跟来了党卫军。这些严格遵守帝国种族政策的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