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当谢枋得绝对不是庸庸碌碌之人,所以叶应武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沉吟片刻之后说道:“一支劲旅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证,而天武军和安吉军合并之后,扩军是难免的······”

    下面众人悚然一惊,有意无意的坐直了身体,要知道朝廷的旨意上对于天武军是继续保持现有状态还是扩军并没有明确的指示,不过江万里一党已经和贾似道统领的庞大官宦集团针锋相对,倒还真的不怎么在乎有没有朝廷的旨意,所以众多将领们感兴趣,更多是因为想知道叶应武到底扩充多少军队。

    扩充的多了自然会触及到贾似道的神经,到时候这个只手遮天的宰执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还无法预料;而扩充的少了,天武军依然还是像黄麻之战那样,想要战胜敌人必须依靠老天爷的庇护,否则便是痴心妄想。

    见到本来说的好好的地方财政管理一下子跳到了最核心的扩军上,谢枋得自然是一脸黑线,文官之首的文天祥也忍不住苦笑一声,虽然大宋重文轻武,但是在这等兵锋相对的乱世,武将的发言权有时候甚至要胜过文官。

    叶应武的目光在众多将领身上扫过,有的人是期待,有的人是担忧,还有的人是犹豫,每一个人的表情一眼都可以看穿他们内心的想法,而另外的那三名文官却依然是刚才那样的肃然。叶应武轻轻松了一口气,和武将打交道永远都比文官轻松。

    看着叶应武缓缓伸出的两根手指,坐在一侧的苏刘义一怔,旋即开口:“只扩充两千人马,是不是太少了?在蒙古骑兵面前这些兵力不过是杯水车薪······”

    叶应武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是两万,天武军扩充到两万五千人马,每一个厢五千,总共前后左右中五厢。”

    “嘶!”即使是看上去面部表情肃然的三名文官都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凉气,黄麻之战前,天武军和安吉军加起来才一万两千多人,现在一下子扩充到两万五千人,足足扩大了两倍还多,这样的话朝廷里面那个权奸还不得疯了?

    对于军队扩充到如此,叶应武还是很有信心的,一来江南西路各级州府毕竟多数都是自己人,所以不会在钱饷上面下绊子,二来历史上文天祥几次起义都是以江南西路作为根据地,无数赣鄱儿郎揭竿而起纷纷响应,所以叶应武还并不认为整个江南西路就只有天武军原本那六千青壮了。

    现在天武军和安吉军剩下的人马都是经历过血战考验的,所以就算是军队扩充到两万多人,以老兵带新兵依然可以使得天武军的士卒很快就成为嗷嗷叫的饿狼。这个方法叶应武当初在庆元府训练百战都的时候就曾经使用过,效果还是不错的,黄麻之战当中初次面对滚滚而来的蒙古铁骑,百战都便展现出来其不可忽视的实力。

    “诸位以为如何?”叶应武看着越来越肃静的大堂,开口询问。

    两淮水师毕竟只是友军,所以从张世杰和夏松再到其他几名指挥使都很自觉的将目光投往他处,坚决不能卷入天武军内部的事务里面。而天武军和安吉军的将领经过一场大战洗礼,看到了无数手足忠魂埋骨,对于他们尤其是天武军的几名年轻将领是绝对的磨练和考验,即使是素来为人谨慎的章诚也不想反对。

    反对扩军的人就是和无数战死的袍泽弟兄们过不起,他们前仆后继的倒下,为的不就是让天武军更强大,让大宋江山更稳固吗?

    叶应武嫡系的江镐等人互相看了一眼,缓缓点头,而作为叶应武嫡系中嫡系的杨宝自然也无二话。文天祥等文官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虽然谢枋得想要劝谏反对,还是被一旁的陆秀夫拉住了衣角,谢枋得这才回过神来,急忙端坐如初。

    “扩军事宜请宋瑞兄写信速速报与隆兴府诸位相公,另外请诸位相公从速处理,甲胄兵器能有多少就多少,而且询问一下能不能将江南西路的将作坊北移至兴**。”叶应武一边思考一边吩咐,虽然将作坊归江南西路管辖,但是毕竟距离兴**和黄州前线太远。

    文天祥站起来说道:“启禀知军,毕竟将作坊乃江南西路之命脉所在,恐怕当道诸公不会将其北迁到兴**的。”

    无奈苦笑一声,叶应武不得不感慨兴**只有三个县,地盘确实是小了一点,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先试试吧,兵器甲胄是大军的根本之一,如果战时损坏的兵器甲胄来不及替换,就算有十万雄兵又有何用?兴**南端的是通山县,若是可能,安置在此处即可,毕竟北面还有大江和天武军、两淮水师,就算守不住也来得及撤退。”

    “遵命。”文天祥见到叶应武下定决心便不再反驳。

    谢枋得皱了皱眉,旋即站起来:“启禀知军,尚有一事下官未及禀报,下关在巡查途中得知通山县知县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但是还没有找到实证,更何况那通山县知县贾余丰是贾似道宠臣贾余庆的族弟,所以下官认为应该谨慎······”

    贾余丰?叶应武对于这等乱世的小小知县还真的没有印象,但是并不代表就不敢动他。贾似道竟然还有胆量在自己的地盘上安插钉子,若不是之前一直忙于训练天武军,就应该注意到贾余丰和贾余庆只有一字之差。

    既然来了,那边走着瞧吧。叶应武暗暗想到,嘴角边露出一丝冷笑,他并没有掩饰自己此刻有些狰狞的面容,本来就已经势不两立了,不需要掩盖浓浓的敌意和杀机了。

    “既然如此,明日某便亲自去一趟通山,见识见识这位贾知县到底有什么通天的本领。”叶应武冷声说道,“到时便麻烦陆通判随本官跑跑腿了,杨宝和江铁带着百战都随某前去。”

    陆秀夫固然是站起来一拱手,杨宝和江铁也腾地一声整个身子就像是弹起来一样,站得笔直:“末将遵令!”

    想了想,叶应武又旋即吩咐:“江镐、王进!”

    “末将在!”

    “率领本部人马,驻扎通山县北。”

    “章诚、马佑、郭昶!”

    “末将在!”

    “便请苏将军带领他们三个镇守永兴县,以防生变。”

    见到叶应武有如行云流水一般调动军队,张世杰和夏松对视一眼,默然不语。一场黄麻之战让叶应武更加决绝果断,既然决定了要动手便义无反顾。

    这一条命令下达,意味着天武军的主力都已经压到了南线,大江防线上两淮水师的压力无疑越来越大,不过好在现在夏天已经越来越近,再加上阿术刚刚折戟,以他谨慎的性格,绝对不会这么快就率军南下找场子。

    见到张世杰的目光中同样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夏松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站起来,缓缓点头。

第六十二章 南风渐起(下)

    南风穿过厅堂,本来袅袅直上的水汽偏移了方向。

    叶应武端起来茶杯,像模像样的轻轻抿了一口,迎着洒进书房的阳光,这个刚刚登上兴**知军高位的二十岁年轻人,目光一直看着门外的树木,若有所思。

    刚才议事堂上扩军和出兵之事同时决定,众多将领急匆匆的回去整军,而三名文官则不出意料联袂而来。

    文天祥就站在叶应武旁边的桌子上,挥毫泼墨,片刻工夫就已经将给江南西路当道诸公的书信写好,趁着墨迹未干,文天祥又细细的端详了两遍,见到叶应武冲着他摆了摆手,便不再将书信递给叶应武,一名百战都的传令兵已经在一旁等候了。

    “速速送往隆兴府安抚使衙门,不得有误。”文天祥又叮嘱了一声,那传令兵领命之后急匆匆的转身离去。

    陆秀夫和谢枋得一直沉默不语,只是将目光在看上去一点儿都不紧张的叶应武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想要看出来这位年轻气盛的使君做出扩军两万五千和南下通山的命令,是否真的已经考虑得体。

    叶应武却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包括文天祥眼角的余光在内,三名文官都在若有若无的盯着他,而是若无其事的再抿了一口茶,朗声说道:“杨宝何在?”

    站在门外的杨宝将三名文官的种种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这些将“文臣死谏”四个字作为座右铭的文官来到这里是想要干什么,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先进去。

    叶应武仿佛这才意识到身边还有三位才能出众的文官,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陆秀夫和谢枋得,方才淡淡说道:“几位仁兄都是学富五车之人,皇城司和走马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