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你们听说了没有,就在今天早晨,官兵和海寇又在东边儿海滩上打了一仗,据说这一次海寇的攻势更猛了,官兵死伤了不少,最后还是叶青天他老人家亲临战阵,这才稳住了阵脚。也不知道这援兵什么时候能到,否则这些汉子们非得拼光了不可。”消息灵通的摊主小声说着,难以掩饰脸上的敬佩和担忧。

    坐在他旁边的大汉叹了一口气:“叶青天这是拼死拼活的保护咱们,到时候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抄起家伙,别说帮叶青天,这本来就是帮咱们自己······”

    “你们不知道吧,叶青天的二衙内,最近在临安府风头正盛呢,据说朝中的贾丞相都让他莫名其妙的摆了一下子,吃了大亏呢。”一名商人虽然神色憔悴,但是眼睛中的兴奋却是难以掩饰的,“要是这位足智多谋而且胆略过人的叶衙内能够过来相助,这战事估计会好转起来呢。”

    “唉,就算来了,他一个人也无法扭转现在的败局,毕竟双方人马的数量摆在这里呢。照我看啊,朝廷这是不管我们了,毕竟给这些海寇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深入腹地,自然也伤不到那些朝堂上的官人们。”挑着扁担的瘦削汉子感慨着,对于仿佛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廷充满了失望。

    叶应武脸色阴沉了许多,没有说话,牵着马默默地向着庆元府府衙走去。史书上一句短短的“肃清海寇,罪止首恶”,背后却是无数的黎民性命。

    “前方战事不顺?”文天祥已经隐约猜到了什么,低声问道。

    毕竟知道这场战事终究是叶梦鼎大获全胜,只不过是书上只是记载了结果,对于其中过程到底有什么波折,叶应武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我辈自当回狂澜于既倒,难不成纵横临安的叶衙内也有害怕的时候?”文天祥笑着打趣道,“要知道叶衙内当日鞭打吕家恶少,那是何等的扬眉吐气,何等的张扬无畏。

    叶应武抬头看了一眼这位最终也没有实现回狂澜于既倒的伟大梦想的一代英杰,心中烦闷不减反增,闷闷的回答:“我不是怕了,而是在想,这么多人战死疆场,后世又有几人能够铭记?我等的牺牲,难道只是为了维护这个早就腐朽不堪的王朝?”

    文天祥有些诧异,也有些迟疑,终究叹了一口气,没有反对,似乎他内心中也很是赞同这个选择,但还是轻声叮嘱:“远烈,此话不可向外人说起,否则会有杀身之祸啊。我等还是速速拜会镇之公,以期能够相助一臂之力吧。”

    叶应武没有搭理他,而是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不,我们要维护的,不只是赵家的王朝,还是华夏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才是我等所求。”

    文天祥的眼眸中瞬间绽放出两道精光,刚才叶应武随口吟来的两句诗已经触动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在他的内心中,叶应武也从一个值得重视的小师弟瞬间上升为了志同道合的益友。

    “没想到远烈不但足智多谋,而且随口便能吟诵锦绣文章,真是大才大义,大才大义,鄙人不及,鄙人不及啊!”文天祥连连感慨。

    叶应武倒是鄙夷的瞥了他一眼,这哥儿们记性也太差了吧,这明明是他十三年后做的诗,怎么这就忘了?

    几句交谈之间,已经走到了府衙门外。

    叶家的老管家叶杰已经早早的等在外面,看到远处来的风尘仆仆的两人,眼眶顿时有些湿润,双手颤颤巍巍的伸了出来,一边不顾叶应武下意识的挣扎抚摸着他的双肩,一边感慨的说道:“这才几年不见,我们小武长大了,变黑了,成熟了。”

    叶应及在临安分别时已经给叶应武讲过家中的种种事务,也交代过人际关系。叶杰自幼便跟着叶梦鼎走南闯北,一起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叶梦鼎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看待,就连叶应及和叶应武这两个儿子都是叶杰看大的,叶家上下也从来没有把这个为叶家奉献了一生的老管家当做下人来指使。

    为了能够在叶梦鼎奔波在外时照顾好当时尚且嗷嗷待哺的叶家的两位衙内,叶杰甚至一直没有娶妻,这也是真正感动叶梦鼎和所有叶家人的地方,所以叶梦鼎对于叶杰可以说是推心置腹。

    虽然很难忍受被一个陌生的同性这样抚摸,不过看到老人眼眸中单纯的欣慰和喜悦,叶应武终究还是什么都没做,因为这是一种浓浓的、令人难以割舍的亲情。

    突然间,他意识到,当自己占据了属于另一个叶应武的躯体时,继承的不再单单有一个人的过去和未来,还有来自己所处的家族的亲情和关怀。无论是前世今生,叶应武对于亲人,都是可以两肋插刀的。

    “杰叔,爹爹他还好吗?”

    “这些天前方战事不顺,相公最近也是寝食难安。”提到叶梦鼎,叶杰有些担忧,“也不知道此间事情何时才能了结,但愿相公能够肃清那些该死的海寇,咱们也能安生安生不是?”

    叶梦鼎现在虽然是资政殿大学士兼庆元知府,但他原本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的官职还是当得起一声“相公”。更何况叶梦鼎被贬庆元,朝野之中不服的声音很多,所以对于叶梦鼎被称为“相公”这种略微有些僭越的行为贾似道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府衙并不大,所以很快就走到了议事堂。叶杰很识趣的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叶应武和文天祥进去,自己则退了开来,俨然不想参与叶梦鼎的决策。

    议事堂中已经肃然站着三名将领,看他们的穿戴都是品级较低的都头,这也就意味着叶梦鼎手中的可用之兵不过只有三百人(每一个都为一百人,其统领称为都头)。

    看到叶应武和文天祥联袂而来,负手在堂上来回踱步的老人眉头微微舒展:“远烈和宋瑞,你们先站在后面吧,我引见一下,这三位依次是赵都头、李都头和牛都头,三位都头,这两位前者是不才犬子叶应武,表字远烈,后者是当朝江相公的得意门生文天祥,表字宋瑞。”

    一听到是叶家衙内,三个都头自然不敢托大,急忙上前见礼。不过三人一直都在前线浴血厮杀,反倒是并不知道这位叶家二衙内在临安的赫赫威名,所以礼仪是毕恭毕敬了,但是目光中流露出来的不屑却是怎么掩盖都掩盖不住的。

    “知府,杨提辖带着二百来人勉强算是守住了平石礁,可是照着这个打法下去,很快人就会拼光了。今天早晨那些天杀的海寇更是分兵前来,一直杀到城东三十里,如果不是知府临阵督战,某家这百十来弟兄恐怕都倒在那里了。”赵都头朗声说道,身上铠甲尚且带着血迹,脸上的灰尘也没有来得及擦去。

    叶梦鼎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海寇势大,足足千人,而我们只有六百余人,再加上海岸漫长,难以把守,必须引诱海寇上岸,然后依靠地利速战速决,否则后果难料。”

    “主要是人手不够,再加上兵士平时训练不足,而且很少经历战阵,就算是和那些流寇对战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李都头一针见血,还不遮掩的指出了弊端所在。

    叶应武皱了皱眉,自己的便宜老爹虽然很有骨气,而且也算是天纵奇才,但是毕竟是文官出身,在军事上的确差了一点儿,不过这也难怪,宋朝本来就是重文轻武,对于武将的轻视导致大多数的文官根本不懂战术战略,而又偏偏身居高位,临阵经常胡乱指挥,这甚至也是宋朝对外征战败多胜少的主要原因。

    庆元府总共有十个砦的兵力,砦是南方人的说法,在北方更多的是称作“寨”,每一个砦中的兵力有多有少,多的个别的可以达到四五百人,少的只有十多个人,正常也就将近百人,算起来整个庆元府几次交锋后仍有六百余人的兵力倒也不少了。

    迫不得已,叶家二衙内挺身而出:“启禀爹爹,人手倒还不成问题。我刚才在大街上听到几个壮汉交谈,那几位小哥认为海寇破城,最后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所以都有相助的意愿,爹爹不如贴出告示,召集城中壮丁,哪怕是盔甲兵刃不足,也聊胜于无,说不定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

    “盔甲不足倒不是问题,只要能够把那些海寇诱到陆地上来,某家的将士们都可以佩戴纸甲,防护效果反而更好。某认为衙内的这个建议不失为良策。”赵都头立刻站起来坚决拥护。

    叶梦鼎对于儿子提出的这个计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