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上,蒙古已经压过了宋军,而且此消彼长,蒙古每胜利一次,自己的信心就会增长一次,而宋军和蒙古作战的勇气也会削弱一分。

    十年对峙,六载围城,最终造成可怕的差距。

    所以叶应武一直努力在做的,就是让天武军有战胜对手的决心和勇气,而现在,江镐和吴楚材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心所在。

    只因为,在这面赤色大旗的指引下,我们无往不胜。

    ————————————————

    郢州水师营寨。

    范天顺坐在帅案之前,一言不发。就在他眼前的桌子上,摊着一封信件,这是刚刚送来的叶应武亲笔信。上面已经明确的提到,天武军在田家镇和蕲州两番大捷,同时叶应武也表示了对范天顺汉水初战告捷的赞赏和欣喜。

    只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接下来的内容。

    伸手揉了揉额角,范天顺忍不住苦笑一声,这个自己素未谋面的沿江制置副使、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并没有以上司的口吻说话,反而是在邀请自己。

    郢州水师的都虞候走过来看向范天顺:“可是有什么事?”

    范天顺沉吟片刻之后指了指桌子上的信:“你自己看看吧。”

    “谁写的?”都虞候下意识的抄起信件,很快就看到了落款处龙飞凤舞的三个字,“叶应武?!”

    “没错。”范天顺忍不住摇了摇头,“若是别人写的,某恐怕也不用这么犯愁了,汉水上一战,让叶知州看到了咱们郢州水师的作用,这不自然就找上门来了。”

    “对于他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都虞候看向范天顺,“你想来不是那种谨慎退缩的人,更何况这叶应武可也是沿江制置副使,话说过来也是咱们的顶头上司。”

    范天顺苦笑着说道:“这么说来,咱们没有选择?”

    都虞候一笑:“你呀,就不要矫情了,自己想要做,就做,还得把某拉到这里来溜一圈,岂不是多此一举。”

    摇了摇头,范天顺站起来,看向自己的搭档:“某还真是看不透这个叶知州、叶使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相见,某到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狂风卷地光州变(上)

    ps:非常感谢书友151225133649189的鼎力支持!另外,因为和几个基友上太湖西山岛,所以周末只能保持不断更,难以为大家带来双更福利,还请见谅。

    狂风呼啸,在毫无遮拦的原野上席卷。荒草凄凄,随着风折了腰杆。不过即使是这些荒草都已经弯下去,却依旧能够遮挡住沿着草丛飞速向前的骑兵。

    这些骑兵看上去也就只有两百人,他们所骑的蒙古矮脚马本来就是体型较小,再加上这些骑兵都是刻意伏在马鞍上,所以即使在矮了很多的荒草中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也很正常。

    都是清一色的蒙古衣甲,只不过大多数的衣甲都已经残破,甚至有的还带着血迹,更像是一支究竟厮杀的队伍。纵马奔驰在最前面的便是天武军前厢都指挥使江镐,身边则是吴楚材。

    本来还有百余名步卒,不过考虑到步行速度太慢,再加上还有十多名轻重伤兵,所以江镐一咬牙,让他们先行南下联络叶应武,只是从中挑选了几名会骑马的士卒填补百战都的空缺。虽然人数减少了百人,但是这两百骑兵行动起来更加迅速。

    而且对于江镐和吴楚材来说,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赌命,若是成功了,和这百余名跑到兴州都精疲力竭了的步卒没有太大关系,若是失败了,也没有必要再多搭进去一百条人命。

    虽然那些步卒很是不愿意,但是毕竟这是天武军,军令如山。谁都不能抗拒。无论江镐这一次这一次犯下了什么错误,叶应武又会怎么收拾他。至少此时此刻,他是天武军前厢都指挥使。是他们的上司。

    或许换做平时,定然是心中思绪万千,但是这个时候迎着滚滚的北风,江镐却是心火滚烫。自己只有两百骑兵,但是要诈开城门冲进去烧毁粮草,这两百骑兵也够了。

    带来成千上万的步骑伪装败兵,傻子都不会信的。反倒是这两百骑兵有些可能。

    “前面就是光州了。”吴楚材缓缓直起腰,二百人已经在黑夜中奔驰了不知道多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出发的时候太阳还未下山。此时却已经是月挂中天。

    不用吴楚材说,看着眼前这座灯火暗淡的城池,江镐也已经猜到了三分。光州本来就饱经战乱,城中主要都是驻扎着搬运调度粮草的民壮,寻常百姓早就看不到了,再加上屯驻粮草自然要小心火烛,所以偌大的一座城池却没有多少灯火,不是光州还能是哪里?

    “准备吧,百夫长。”江镐冲着吴楚材一笑。当先纵马向前。

    ——————————————————————————

    唐兀人木花里(作者按:本书中所有蒙古名字以及其他各个族群名字都会参考历史记载,并非作者虚构,所以以后如果见到各种奇怪的名字,还请大家见谅并尊重历史)站在光州城墙上。所谓“唐兀人”。实际上就是西夏党项人,蒙古自成吉思汗临死之前征服西夏后,投降归顺蒙古的党项人于是被称为唐兀人。虽然地位比不上蒙古本部,但是要比北方汉人的地位高上不少。

    而且因为唐兀人作战勇猛。所以蒙古各将领对于这些党项骑兵悍卒还是颇为依赖的,比如木花里就是阿术看中的一员唐兀人大将。否则也不会将南面光州这样的重镇交给他防守。

    虽然是冬天,此时木花里的额角上已经满是汗珠,身后虽然光州灯火低暗,但是稍稍有经验的人就能够看出,城中来往忙碌的密密麻麻的都是壮丁,那些一条一条有如流动河流的则是粮车。木花里此时已经丝毫没有了当初坐镇后方的悠闲,因为他很清楚,在那支难以捉摸的天武军面前,自己麾下四五千儿郎根本不可能挡住他们,然后保住这城中粮草。

    今天白天无论是田家镇还是蕲州,向着两个方向前进的蒙古步骑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再没有音讯传来,甚至派去的粮车马队也都没有返回。一开始木花里以为是前面推进的太快,所以不以为意,甚至心中暗暗高兴,但是一直到中午,南面依然是一个人影都没有,木花里方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一边紧急向阿术汇报,一边派出哨骑向南,只不过这些哨骑也和那些蒙古步骑一样,泥牛入海再无音讯。就当木花里心惊胆战的时候,阿术的命令传来,光州的粮草速速向北转移,同时派一支蒙古骑兵万人队南下接应,同时木花里要竭尽全力扼守光州,接应南面败兵。

    但是木花里很清楚,想要在黑夜中联系上那支蒙古万人队,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从自己守城的士卒中抽调兵力护卫粮草车队北上,毕竟这些粮草可供十万人食用两个月,若是落入天武军的手中或者被一把火烧掉,都是蒙古难以承受的损失。

    尤其是现在冬季,青黄不接,对于这些囤积的粮草更是看重。

    重担在肩,木花里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就在此时,马蹄声阵阵,从南面而来,木花里微微皱眉,原本就难以平静的心脏,跳的更快了。他并不清楚这一路来的到底是何方神圣,若是南面的步骑败兵那就谢天谢地了,因为阿术本来就让他尽量接应南面败兵,现在若是这些败兵自己跑回来,那不啻于给自己减轻了负担。

    但是这只是如果,还有一种可能是狡猾的南蛮子伪装了蒙古败兵前来诈开城池,以期能够焚毁粮草。不过木花里扪心自问这个可能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他追随着阿术纵横南北,和宋军交手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了,这些胆小的南蛮子能够将前来进攻的蒙古步骑击退就已经很庆幸了。还没有见过谁会主动来进攻蒙古控制的城池。即使是有如彗星一般崛起的天武军,也没有这样的“前科”。

    不管如何。木花里县吩咐手下人准备好干粮伙食,若真的是南面来的败兵。那必然饥肠辘辘。这些蒙古骑兵老爷可不是什么好伺候的货色,虽然木花里向来在那些北面汉人面前气势凌人,但是这些真正自己头上的主子来了的时候,饶是他颇得阿术信任,也要气馁三分。

    光州城上城下都没有打出多少火把,只有城墙下的城穴中有照明用的火把能够照亮一小片的地方,但就这么两个火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