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锨耍渲凶ㄋ净鹌髦斓挠辛桨偃耍钦饬桨偃酥兄挥形迦嘶嶙觯硗馕迨搜〕隼醋魑堑陌锸郑胍盟且哺乓黄鹱鼍兔挥姓饷醇虻チ恕!

    叶应武点了点头,实际上即使是继承了大宋的衣钵和经济实力,能够有这样的成果也已经不错了,毕竟到底还是古代,一切的科学和技术都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件事情怨不得郭守敬和陈元靓,倒是自己忘了告诉他们后世先进的生产技巧。

    伸手指向不远处那条专门为了防火而引过来的溪流,叶应武正色说道:“诸位看这溪流之水能够畅通流淌,是因为每一段的河道都能够尽职尽责的引领溪水流淌向应该流淌的方向,如果这整个火铳的铸造和溪水中每一段河道一样,不需要每一个人学会整个过程需要如何,只需要他们知道其中一个步骤应该如何,然后只去完成这一个步骤,不知道诸位以为这样可否让生产火铳之速度加快?”

    眼中都是一亮,郭守敬和陈元靓下意识的对视一眼,郭守敬手有些颤抖的拿起来那支火铳缓缓摩挲:“可也,可也!殿下当真是真龙天子、不世出的人杰,如果这样的话,能够在一天到两天之内让五十个人把整个火铳铸造的各个关节掌握纯熟,而每天就可以生产至少四十到五十支,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支!”

    叶应武笑着点了点头:“某有此想法,亦是来源于这流水,不如便称之为‘流水’之法吧。”

    冲着叶应武郑重一拱手,郭守敬和陈元靓脸上满满都是难以掩饰的激动神情,而那些工匠更是喜悦的交头接耳,显然也在讨论这种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铸造生产方式将会对他们、对整个工匠职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流水线生产之法,叶应武之前一来是没有想到过,二来生产飞雷炮的工序比较简单,通俗易懂,是不是使用流水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留下郭守敬和陈元靓去安排诸多事宜,叶应武和苏刘义离开这靶场,向着山上走去,风吹卷的衣袖,苏刘义忍不住轻声问道:“殿下,这火铳率先应该配备给何处?”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看着青山如黛,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说道:“百战都留下来五十,然后天武、神策、神卫、镇海以及所属水师各自配备五十支,怎么分配由都指挥使决定,其余剩下的全部交付给宣武军。”

    “宣武军?”苏刘义一怔,声音虽然低,但是已经带着斗志,“使君是打算先让李叔章把后路解决了。”

    一边在蜿蜒的登山道路上大步走着,叶应武一边轻声说道:“大理终究是顶在咱们软肋上的一把刀。说来也真是倒霉,某好像走到什么地方都需要防范背后有人捅刀子,之前是防备贾似道,现在又要防备大理的蒙古鞑子,竟然没有一次能够放手一搏。”

    苏刘义忍不住一笑:“大理的蒙古鞑子是不能再留着了,不过只是进攻大理恐怕还远远不够吧,毕竟蒙古鞑子和吐蕃藏中关系甚是熟稔,另外通过成都府,蒙古鞑子依旧可以南下大理支援。”

    轻轻咳嗽一声,叶应武看向苏刘义,赞许的颔首:“任忠你倒是把整个大局看的一清二楚。咱们要是出手自然不能让李叔章和马塈老将军搭台唱戏,这样也未免太没有意思了,泸州高达和合州张珏自从投靠某之后,肯定已经摩拳擦掌等着建功立业了。”

    “可是川蜀军人数虽然不少,却是要面对蒙古鞑子在成都府和潼川府两处的威慑,这样未免有些独木难支。”苏刘义担忧的看着前面青山和那仿佛恒久都有杀声回荡的森严壁垒。

    伸出手轻轻拍了拍苏刘义肩头,叶应武微笑着说道:“谁说要让他们两面受敌?如果某调神策军牵制刘整,任忠你说这刘整还有没有胆量轻举妄动?到时候只剩下一个成都府,又有飞雷炮作为攘助,某相信凭借高、张两位川蜀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将领,是有能耐拿下成都府的。”

    “动神策军?”苏刘义喃喃说道,“可是只剩下天武军兼顾······”

    “还有镇海军。”叶应武沉声提醒,“虽然镇海军在淮北损伤惨重,终究也还能拿出上万人,如果某再从神卫军当中抽调两厢顶上去,想必已经足够震慑河洛和陈州了。当然了,镇江府水师和两淮水师,也不能坐着看好戏,这胶州就交给张顺和夏松了。”

    即将登上最高处,苏刘义却是摇了摇头:“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真如此。”叶应武并没有犹豫,整个人下一刻已经站在了山顶处,青山座座,像是群星拱月,而在这里透过薄薄雾气,能够看见仿佛依旧在沉睡中的金陵,能够看见滔滔流淌的大江。

    “某这处处皆动,到时候就要看蒙古鞑子能不能看破了。”叶应武叉着腰,没有丝毫明王殿下的样子,和疲惫的登山者并无两样,但是征服山峦站在顶峰眺望四方的快感,还是难以遮掩的。

    苏刘义和小阳子依次爬上来,站在叶应武身后,在他们眼中,与其说看到的是锦绣山河,倒不如说是一个天下的王者在眺望他的江山。

    张开双臂,风扑面而来,叶应武哈哈大笑道:“就算是忽必烈看破又能如何,他蒙古鞑子,又能奈我何,又能奈我何!”(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二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下)

    ps:昨天章节序号错误,非常抱歉!

    “蒙古鞑子在大理总共有十九个万户府,其中蒙古屯驻士卒有两万六千余人,只不过这些人当中只有万人为骑兵,而且所用马匹多为后来补充之滇马,滇马同为矮脚马,甚至要比蒙古马矮半头,胜在攀爬山地之耐力,所以蒙古鞑子这些骑兵相比于北面的骑兵,实力大打折扣。”站在舆图前面,马塈的声音有些难以遮掩的激动,显然这些关于蒙古鞑子在大理的细节消息老将军也都烂熟于心,只不过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支持他打上去。

    而娄勇站在马塈老将军身边朗声补充道:“蒙古鞑子的屯驻士卒多数集中在大理,另外在东面善阐府(今昆明)和西面三赕(今丽江)也有屯驻,不过多数为大理当地士卒驻守,毕竟对于蒙古鞑子来说,这大理崇山峻岭、雪山伫立,并非他们一贯适应之地方,能够有这么多人屯驻已然不错。”

    李芾凝神打量舆图,舆图上的标注并不甚明了,毕竟对于广南西路守军来说,主要的任务还是防守,很少派遣哨探进入大理,所以能够绘制出这样一份尚且完整的舆图,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虽然在这之前蒙古鞑子在大理的屯驻军人数一直多于我们,但是也不得不说蒙古鞑子也不是没有做好对咱们进攻的防备,”娄勇接着说道,伸手在舆图上一指,“大理地形崎岖、行军道路艰难,而整个大理的中心所在便是大理城,一旦大军突破善阐府,那么在大理的蒙古鞑子就能先于咱们收到消息,到时候从善阐府到大理这一条道路上随时都有可能面对蒙古鞑子的袭击。除此之外······”

    李芾和杨霆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直到今天他们才意识到叶应武派给他们的任务是怎样的艰巨,山路行军对于常年在两淮平原作战的宣武军来说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这不是单纯的山路行军,需要一直提防有大理当地人带路的蒙古鞑子袭击。

    见到娄勇欲言又止,李芾忍不住轻声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似乎知道自己这个得力手下想要说什么,马老将军沉声回答:“除此之外,南疆大理有瘴气,使人往往喘息困难、头晕脑胀,甚至还有可能晕厥。千年以来真正征服南蛮大理的也就只有伏波将军和蜀汉时候的诸葛丞相。唐有安史之乱,亦是有数征南诏惨败以致民不聊生之过。故自前宋艺祖以来,对于大理一直以安抚为主,当年章相公开五溪蛮,自洞庭一路掩杀长驱广南西路,兵威之盛,一时无人阻挡,然却也未动大理分毫。”

    (作者按:伏波将军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以“马革裹尸还”著称;章相公指北宋新党左仆射、上柱国章惇)

    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李芾和杨霆下意识的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目光中隐隐约约的担忧,他们在来之前不是没有看过有关大理的资料,不过这些资料一来有限,二来也是基于大理为宋之藩国所著。书中描写更多的是大理自然风光之美丽和与中原不同的风土人情,对于这些恶劣之处,最多就是一两句提起,很难引起人的注意。

    伸手轻轻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