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6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应武一怔,当初在兴州的时候自家爹爹是全力支持自己,再加上叶应武展露出来的才华和能力确实值得赞赏,所以叶梦鼎对于这个儿子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才抱着很大的希望。

    只不过老人却没有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叶应武不仅借着蒙宋大战的东风,一跃站到了整个官场的顶端,更是最后缔造了大明王朝。叶梦鼎在前宋为官大半生,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前宋的覆没,所以虽然是亲生儿子一手取代了这个凝聚着他心血的王朝,却也难免心有芥蒂,当初出任大宗正的时候就是不情不愿,之后更是一直住在大宗正府上,很少和叶应武见面。

    对此叶应武无奈之下也只能随着老人去了,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即使是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实际上对于叶梦鼎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一来叶梦鼎是自己这副身躯的缔造者,二来叶梦鼎的学识、为人,都值得叶应武给予他最高的敬重。

    对于叶梦鼎,文天祥他们也是很看重的,上一次蒙古鞑子在陈州闹事,文天祥他们请出陆婉言垂帘听政的同时,也不忘将叶梦鼎这个大宗正请来。

    但是归根结底,新朝的这些官员,对于叶梦鼎,还是抱有提防之心的,毕竟王爚、章鉴等人都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于新朝的拥戴,甚至就连江万里这曾经的旧朝党魁对此也是毫无异议,偏偏只有叶梦鼎,曾经明确表示过不配合不反对的态度,让人在感慨这位老爷子性格执拗的同时,也不得不对他抱着一百二十个不放心。

    可是今天叶梦鼎口口声声已经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着实让叶应武眼前一亮。难不成自家爹爹终于认清现实,改邪归正了?

    叶梦鼎刚想要说话,小阳子已经快步冲进来,凑到叶应武身边:“启禀殿下,蒙古鞑子寇边,北方急报!”

    “什么?!”叶应武和叶梦鼎同时诧异的脱口而出。

    小阳子郑重的点了点头。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这等大事禀报给他的时候必然已经得到了边境各部的确认,而且十有**双方已经大打出手了,所以不可能是谎报军情。而且叶应武的消息是通过地方州府、地方驻军、六扇门、锦衣卫等等多个渠道而来,想要欺君罔上,可没有那么容易。

    “事不宜迟,让杨老统领立即过来见某,另外让文宋瑞、苏任忠、陆君实、谢君直立刻到御书房。”叶应武霍然站起来,沉声吩咐一句,接着看向已经快步而来的江铁和吴楚材,“传令百战都各部,随时备战!”

    “诺!”三人同时朗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开。

    而叶应武脸色阴沉,一边接过惠娘递过来的外衫和佩剑,一边对杨絮使了一个眼色:“絮娘,咱们走!”

    杨絮应了一声,本来她今天为了方便行事,就是一身精干的短打,并不像之前在后宅的衣裙,索性也不用回去换衣服了。毕竟对于常年便装的六扇门来说,认得也不是衣服,杨絮本尊比她腰间的令牌管用多了。

    陈氏脸色也是微变,刚才小阳子急迫之下也并没有怎么压低声音,所以老人听得很清楚,顿时敲了敲桌子:“这蒙古鞑子怎地这么不长眼,这个时候出来闹事,这不是成心不让人肃静么。”

    不料不等陈氏说完,叶梦鼎已经缓缓站起来:“老婆子,少抱怨两句。天灾**,非是个人能决断。”

    接着叶梦鼎也拄着拐杖向外面走去。

    厅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氏有些诧异:“老头子,你这是上哪里去?”

    叶梦鼎脚步一顿,头也不回的说道:“鞑子犯边,不知其意欲何为,然此为国战,老夫又怎可坐视?”

    出人意料的,陈氏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对父子一前一后的离开。身旁的绮琴小心搀扶老人坐下,刚想要解释劝慰两句,陈氏却是笑着说道:“和蒙古鞑子决战,这是老头子多年的心愿了,也是我们这些历经战乱的老骨头们最想看到的,这一战开始的时候,人刚过中年,现在已经是垂垂老矣,这么多年,总该有个分出胜负的时候。”

    沉默了片刻,陈氏轻声说道:“让他们爷俩,放手去吧。”

    ——————————————

    登州。

    登州是山东延伸向大海的重要前突部分,也是北方王朝防范南方水师的桥头堡,南方水师想要骚扰幽州和辽东,就必须要拿下登州。所以自从女真控制了胶东之后,就一直加强在登州的防备,使得多年来南宋水师对于登州只能是有限的袭扰。

    等到蒙古取代金国成为北方的霸主,面对南宋在海上日益频繁的进攻,蒙古也是焦头烂额,毕竟国内初定,他们也实在拿不出来足够的资金巩固城防、坚壁清野。最后如果不是张弘范设下圈套将南宋的胶州水师一举歼灭,恐怕蒙古到现在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这个对手呢。

    只不过好景不长,南宋的胶州水师灭了,大明的胶州水师却是又很快的组建起来,只不过因为大明最近一直忙着对付南洋,胶州水师的不少海船都抽调南下,所以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然而随着南洋的安定,叶应武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最新下水的飞剪船和大宝船全部配属给胶州水师,另外还在南洋抽掉了一支分队北上,以求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胶州水师的战力。

    虽然现在是两国承平之时,但是对于胶州水师的建设,叶应武却没有丝毫的松懈,统帅胶州水师的更是从跟随叶应武起家的水师名将孙虎臣,这个原本的兴州水师都虞候,经验丰富资格老不说,而且在指挥作战和谋略上有过人之处,作为活跃在第一线甚至是敌后的胶州水师,叶应武并不要求他们能够浴血拼杀,和蒙古鞑子面对面激战,只要求胶州水师能够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将山东搅乱,甚至是趁机拿下胶州,从而为大明借助水师直驱幽州和辽东打下基础。

    叶应武的信任让孙虎臣感激之余,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胶州水师的建设当中。虽然叶应武是以陆师起家,但是毕竟水师对于偏安南方的历朝历代来说都是最大的依仗,而且叶应武对于水师的重视也不小于陆师。孙虎臣固然没有在海上打拼过,但他面对的也并不是海上的敌人,所以筹办胶州水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自从大明和蒙古和谈以来,胶州水师更有了艰巨的任务,就是保障从江南、淮南甚至泉州、岭南到登州的海路畅通,并且随时保证登州市舶司和商贾们的人身财货安全。

    远处码头上繁忙的景象尽收眼底,孙虎臣一边小心翼翼的放下千里眼,一边啧啧感慨,这玩意还真是个好东西,不过据说现在大明也一共只有三个,一个在明王殿下那里,一个在南洋水师统帅张贵处,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手上的了。

    从这千里眼的分配上,也能够看得出来殿下对自己的厚望,所以自己既然站在这里,就不能让殿下失望。

    孙虎臣轻轻摩挲着千里眼,看着在战船身边来来往往的商船。这是胶州水师这个月来的第二十五次护航了。水师战船会从大河河口等待南方来的商船船队,然后护送它们北上。这样的护航也并不是完全免费的,商贾们到了登州之后,在进出为大明划定的租界时候,依据货物的多少,向市舶司缴纳万分之一的赋税,实际上相比于商贾来往南北所获得的利润,这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要说这样的护航是免费的,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差错。

    而且能够得到自己国家水师战船的庇护,对于商贾们来说,也是与有荣焉。当然了,对于水师这也不只是来往跑腿的活计,凭借着这么多次护航,孙虎臣已经把来往的航道摸得一清二楚,并且在海图上一一作了标注,自然不可能再像之前南宋胶州水师那样被糊里糊涂的带进埋伏圈,另外通过千里眼和商船,孙虎臣也把登州的城防内外吃透。

    因为登州不比陈州,到底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州府,所以蒙古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在城中设置百般防范的内外城墙,所以不需要六扇门和锦衣卫出面,孙虎臣就能够知道城中各处的布置。

    只要南京传来战令,孙虎臣敢打保票,一天之内拿下登州。

    站在桅杆挂盘上的士卒伸手指向码头:“将军,你看,起火了!”

    “什么?”孙虎臣一怔,旋即飞快地抄起千里眼向着码头上看去。

    实际上已经不用千里眼也能够看得清楚,滚滚的黑烟升腾,将半边码头覆盖,而站在孙虎臣身后的都虞候轻轻吸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