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7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怪弟子不留情面了。

    苦笑一声,江万里看着正襟危坐的文天祥,目光之中更是多了几分期许,且不论他心中到底想要做什么,单单是文天祥刚才这暗藏机锋的话语,就让江万里看到了文天祥整个儿的转变。

    之前的文天祥,年少夺魁、恃才傲物,常常不把文武百官和当朝政令放在眼里,有的时候即使是江万里等人提出的策略,他都要站起来争一争,所以导致很多江万里一党的官员都不待见他。这也使得文天祥身为大宋状元,又有皇帝赐字之荣膺,却一直郁郁不得志,在宦海浮沉些许年,不进反退,最后竟然一直沦落到无官可做。

    (作者按:文天祥字宋瑞,宋瑞二字为宋理宗所赐,意为大宋祥瑞。)

    可是此时展现在将碗里面前的文天祥,愈发沉稳而内敛,坐在这里挺直腰杆,眼眸毫不畏惧的看着自己,这目光之中自有一种江万里从未见过的大气和从容,仿佛在他的眼眸中,大好河山已经包含在其中。

    这是只有大国丞相才有的气度,举手投足之间自有包罗天下之气度。

    这在之前的南宋朝廷,是从来没有见到和感受过的。

    渐渐地,江万里感觉自己看不透文天祥,也看不透叶应武,更看不透这偌大的大明。不过他还是放下茶杯,微笑着说道:“宋瑞,老夫一直泛舟四海,逍遥自在,这一次动身前来南京,并且约你前来,也是有难言之苦衷。”

    文天祥一言不发,下意识的微微抬头,看向那撑船的汉子。

    “这是老夫可托付腹心之人,宋瑞可当他不在。”江万里神情自若的抬头看着文天祥,“老夫此次前来,也是被众多前朝文武官员所请求督促,试探一下朝廷的口风。”

    “师尊是想问朝廷怎么对文官制度改革吧。”文天祥毫不犹豫的迎着江万里的目光,“朝廷现在对军队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主力战军是明王殿下的忠实拥趸,朝廷改革自然没有任何异议,不过换做对文官改革,有一些人就要考虑是不是伤害到自身的问题了。他们并没有办法从朝廷这里试探到口风,所以不得不请师尊出山,不知弟子所言可有偏差?”

    江万里看着文天祥,显然是默认了。

    微微一笑,文天祥站起身:“弟子可以明确的回答师尊,此为明王殿下一人所决断,弟子亦不知道。”

    不等江万里再多说什么,文天祥大步走到船舱口,然后转过身冲着江万里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弟子事务繁忙,恕弟子不能陪同师尊泛舟游荡此燕子矶头之美景,弟子告辞。”

    看着文天祥离开,江万里反倒是轻轻呼了一口气,靠在船舱壁上,什么都没说。而一直在后面默默撑船的大汉有些疑惑的看向他:“相公,文相公什么都没说,您又当如何回答······”

    “没有人知道,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江万里眯了眯眼,“老夫走这一遭,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至于接下来他们应该怎么走,可就关不到老夫什么事了。毕竟这一把老骨头了,如何再经得起风浪折腾,老夫现在更关心的,还是江镐这个逆子怎么就还不给老江家延续香火。”

    顿了一下,江万里淡淡说道:“走吧,这泛舟的乐趣,老夫可还远远没有享受够呢。”

    大汉点了点头,默默的撑船离开码头。

    而江万里伸手掀开窗帘,看着柔波荡漾中的燕子矶头。

    夕阳江山无限好,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已经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时代了,那就不要再多管闲事,无论是叶应武和文天祥还有那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们想要掀动怎样的烽烟浪潮,自己只要默默地在一旁袖手旁观便是。

    至少叶应武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尚没有做出一件事对不起这个国度。(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

    ps:感谢傲骨铁心等几位大神的推荐和诸位书友的支持,特此加更一章,第二更17点

    沐浴过后,叶应武披着一身干爽的衣袍,站在桌子边,手中的毛笔挥毫泼墨,写的正是苏轼苏东坡的《浪淘沙·赤壁怀古》。

    站在他身后,絮娘有些紧张的看着叶应武的背影。

    “文宋瑞和师尊在燕子矶头会面,不过只是交谈了几句就离开?”叶应武的手没有丝毫颤抖,依旧笔走如龙。他原本毛笔字就写得不错,这两年来一直用毛笔写字,自己平时又喜欢涂涂画画,所以比来的时候更上一层楼,已经算得上小有所成了。尤其是叶应武现在走到这个位置,写下的字之中自带着一股其余大书法家也根本没有办法模仿来的遒劲刚强。

    换句更虚无缥缈的话来说,多了几分王者之气。

    絮娘点了点头:“具体说的什么六扇门也探听不到,之后两人各自归去,没有再书信来往。本来这等小事不用放在心上,不过现在这个关头容不得有丝毫半点的疏漏。”

    “那些前朝遗老遗少们当然坐不住了。”叶应武轻笑着说道,“能够请师尊出山,也算是他们还有些斤两本事。”

    军事改革,就已经让他们嗅到危险的意思,军队完了之后自然就是文官。到时候朝廷必然会砍去大量空领钱粮的无用官职,而这些官职现在往往都是前朝的遗老遗少们担任。

    要说他们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那夫君现在······”絮娘有些迟疑。

    叶应武写完最后一个字,自己啧啧赞叹了两声,方才微笑着说道:“不用管他们。宋瑞什么都不知道,自然也不会跟师尊说什么。更何况某也相信他,就算他知道也不会说出去,他文宋瑞素来如此,公私分明。”

    顿了一下,叶应武抬头看向窗外:“更何况,这是朕的大明,朕的天下,如果连这样的一群蛀虫都收拾不了,朕又何谈坐天下!”

    絮娘应了一声,旋即看到叶应武扶着腰向外面走去,不由得扑哧笑了一声。难得自家夫君把舒儿和惠娘那两个丫头整的筋疲力尽,还能够安安稳稳的在这里写下两阕词。

    ——————————————————————

    古往今来,对于偏安南方的王朝,水师往往都是其最擅长的兵种。而这一兵种优势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顶峰,白帆铺满淮水大江的水师战船,曾经是女真和蒙古人的噩梦。虽然蒙古后来也曾经着重发展水师,只不过不等他们的水师强大起来,就在一场又一场接连不断的水战中消耗干净,最后依旧只剩下南宋的水师战船独步横行。

    大明建立以来,对于水师自然也甚是重视,虽然这期间包括很多兵部的人都有过大明陆师横行天下、北伐水师无用的言论,但是很快水师就在大明的南洋攻略当中证明了自己,在征伐南洋的几次大海战中,水师依仗着船坚炮利,虽然一开始有所困顿,但是很快就展现出天下第一的风范。

    而夷洲水师也在这一场一场海战中打成了南洋水师,将偌大的南洋聚宝盆变成了自家的游泳池,着实让两淮水师、兴州水师等内河水师眼热。

    夷洲水师之所以能够历经大战依旧强大,就在于在其身后有源源不断的战船补给,包括大量下水并且逐步成为大明来往商船主力的飞剪船和能够摆放飞雷炮、床子弩的大型海船。

    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工部,工部以大江上刘家港船厂为中心,向南向北设立了大批沿海船厂,十多家大型船厂和上百家小型船厂如雨后春笋出现,更是彻底加快了大明水师船队的建设,有人看到一个船厂同时开工十五条大海船的壮观场景,曾经惊叹的称之为“下饺子”。

    水师、海军,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直接而且鲜明的体现,无论是在历史上的那个朝代。

    大明的国力没有辜负叶应武的期待,大明的工部也没有辜负叶应武的盼望。一艘艘大海船、飞剪船甚至专门炮击用炮船的下水,使得大明的水师力量日益庞大。也正是因为大明水师的震慑力与日俱增,所以叶应武才能够将神卫军从南洋陆陆续续的撤退回来,只留宣武军镇守南洋。

    不过这些在叶应武看来终究还是小儿科,他想要的,还是一个能够具有长期远洋实力的水师,当然了,这样的水师就已经不是水师,而是名副其实的海军。

    现在刘家港船厂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从去年入冬就开始忙碌筹备的一条大宝船,终于在今天迎来了下水仪式。虽然甲板上的五座桅杆都没有安上去,甚至就连船楼上都是空荡荡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