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倾宋-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的人本来就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作用,二来明军现在的对手还是蒙古骑兵,难保哪一天火器和明军骑兵难以战胜蒙古人,还得依靠重装甲士上阵。

    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明军讲求阵法的配合和袍泽弟兄之间的相互奥援,再加上有弓弩和火器等的优势,随时都可以在重装甲士遇险的时候让后面的人顶上去将他们接下来。

    随着杨宝和边居谊一声令下,原本紧闭的盾牌再一次分开,大队明军将士怒吼着杀出,而对前面的就是手持火铳和神臂弩的士卒。箭矢和铁弹唿啸着扑入蒙古骑兵队伍当中,不断有蒙古士卒惨叫着倒下,就算是怯薛军士卒有通天的本领,终究是有血有肉,面对这近在咫尺的弓弩和铁弹打击,也得把这条命交代在这里!

    而趁着这个机会,前面已经摇摇欲坠的重装甲士急忙向后撤退,如果明军上来的再晚一些,恐怕他们就真的守不住了,但是他们很清楚,这些已经不是第一次经这种阵仗的弟兄们,不会“再晚一些”、

    下令放箭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就连营寨那边的床子弩也跟着凑热闹,无数的箭矢冲向蒙古骑兵,即使是这些怯薛军骑兵脸色也是大变,纷纷向四下里散开,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明军这么拼命的放箭,并不是为了杀伤他们,而只是给重装甲士撤退争取时间。

    等到箭矢落地,并没有损失几个人的蒙古骑兵重新聚拢,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不对的地方,因为地上的这些箭矢根本就没有箭头!难怪刚才射出的时候一些草原上的老骑手总感觉这些箭矢轻飘飘的,没有箭头的压着,这箭要是沉了了就怪了。

    这样的箭矢对于普通人或许还有些威胁,但是对于披甲的怯薛军来说,就算是真的命中,也和挠痒痒没有什么区别。而趁着这个机会,重装甲士已经撤入阵中,原本打开的一面面盾牌同时合拢!

    明白被戏耍了一番,所有蒙古骑兵脸上都流露出愤怒神色,当即攥紧了马刀,这世上没有人能够打败怯薛军,更没有人有胆量戏弄怯薛军!

    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名名怯薛军骑兵怒吼着越过壕沟,因为这里已经没有重装甲士的阻拦,区区一道壕沟对于他们来说易如反掌。而杨宝和边居谊也是霍然挥手,明军弓弩手和火铳手全部后退,原本他们站在盾牌后面,很有可能成为蒙古骑兵最先攻击的目标,所以必须退下来。而大队的枪矛手一声不吭的顶上来,每一个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敌人,手中刀枪紧握!

    “杀!”蒙古骑兵之中爆发出一声大吼,无数的骑兵同时催动战马。

    “杀!”杨宝和边居谊同时举起手中的佩剑,一排排明军将士咆哮着直面向敌人。

    一道又一道身影飞快的跃起,在盾牌上空划过弧线,更有甚者直接让战马人立而起,马蹄狠狠的踩在盾牌上。就算盾牌后面有士卒支撑,面对这样磅礴的力道,也是纷纷惨叫着连连后退,一面面盾牌不断倒地,而腾空而起的蒙古骑兵也有很多直接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枪矛手挑下马,或者直接被刀盾手砍去了马蹄。

    战马嘶鸣着落入人群中,鲜血淋漓的战马血肉洒落一地,而那些受伤的骑兵也被扑上来的明军士卒乱刀砍死。只不过更多的蒙古骑兵也从盾牌分开的缝隙之中杀过来,而杨宝和边居谊没有丝毫的犹豫,纷纷挥动兵刃带着身边的亲卫顶上去。

    身为主帅,按理说他们两个不应该这么拼命,但是面对这样的对手,无论是杨宝还是边居谊都没有丝毫轻敌之心,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够阻挡住怯薛军同样疯狂的进攻。

    主帅带领亲卫往上冲,周围的将士们更是杀红了眼睛,刀盾手、枪矛手一批一批有如潮水迎向敌人。

    一时间这原本不起眼的壕沟侧翼阵地上,杀声震天。

    “事情有些不太妙啊。”张世杰三步并作两步冲上营寨中的望塔,禁卫军骑兵已经撤回,正绕过营寨直奔怯薛军的侧翼,而营寨中的明军也按照命令陆续开出去,在各处寨门外布防,只不过因为叶应武一直没有下达命令,所以领队的明军各级师长和旅长也不敢轻举妄动。

    叶应武此时也没有空闲下令了,他亲自率领百战都同样直奔怯薛军所在的战场,显然叶应武自己也意识到,整一场大战,蒙古人在前面实际上不过都是虚招,真正要命的还是这一支斜地里杀出的怯薛军。

    就算是怯薛军的将领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在这等紧要关头一眼看破明军的破绽和薄弱的地方,直接杀奔壕沟侧翼,想要一举将明军断为两截,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样的打法是蒙古鞑子早就已经规划好的,既然规划好了,那就更能说明这一支怯薛军队伍承担着怎样的使命。

    只要怯薛军能够达到目的,那么明军大乱,河滩上和下游乱石滩头上还在苦苦挣扎的蒙古军队就可以迅速翻盘,而如果怯薛军战败,那么蒙古军的这一次渡河强攻会彻头彻尾的失败不说,原本就数量捉襟见肘、好不容易倾尽所有拼凑的这一支大军也会消耗过半,到时候蒙古人可就真的是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和大明面对面较量的本事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忽必烈毫不犹豫的派出了怯薛军来执行这个任务,并且不惜让河滩和下游乱石滩强攻的蒙古军队付出惨重代价,所为的自然就是能够尽最大可能吸引明军的注意、分散明军同样不雄厚的力量,而事实证明忽必烈这一招还是起到效果了,至少现在大明不得不出动营寨中的守军和怯薛军正面相撞,而甚至就连叶应武也亲自出动,事态之严峻可见一斑。

    得知叶应武亲自率军前去支援,张世杰并没有想要阻拦,自家小舅子的性格,别人不懂,张世杰却很清楚,且不说叶应武小时候就是一头实打实的倔驴,决定了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后来张世杰跟着叶应武南征北战,自然对他的了解更深入了几分。

    叶应武绝对不是凶狠好斗之人,既然他决定亲自上阵,那就必然有道理。但是大军军中几乎所有的将领,包括杨宝和边居谊这两个神卫军的统帅都已经亲自上了一线,终归要有人居后调度指挥大局的,叶应武要求禁卫军骑兵撤退,却只字不提对于张世杰的安排,但是张世杰很清楚叶应武需要自己做什么。

    前线不缺鼓动士气的将领了,因为对于明军来说,要想鼓动士气,谁都没有叶应武亲自上阵来得好,现在缺少的正是有一个人在后面坐镇,而这个人除了张世杰显然也没有别的人选,所以在振臂大唿之后,张世杰没有跟着禁卫军骑兵前去,而是带着几名亲卫迅速冲入营寨之中,爬上这望塔,整个沁水岸边的战况,已经尽收眼底!

    而张世杰也不由得轻轻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的战局,果然不太妙,也难怪陛下直接亲自上阵。

    蒙古鞑子的怯薛军虽然不过是刚刚越过壕沟,和神卫军狠狠碰撞在一起,但是看着眼前的架势,张世杰顿时明白,神卫军就算是有杨宝和边居谊坐镇,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因为蒙古鞑子来的,可不只有现在神卫军正在面对的这一两千怯薛军,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大队的人马正在集结,而那一队队快速上岸的骑兵当中,镶嵌金边的黑色旗帜迎风飘扬,怯薛军的身份不言而喻。

    甚至透过千里眼,张世杰还隐约能够看清楚军中那一面将旗的规制,不由得皱眉,因为那分明是蒙古王爷的将旗,按照情报所说,跟随忽必烈一路南下的只有那木罕和奥都赤两个儿子,而奥都赤久在草原,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战事,第一次参战对付八剌就吃了小亏,头上甚至还绿了,所以忽必烈此时派遣他来坐镇的可能性很小,来的十有**是那木罕。

    这那木罕也算是明军的“老朋友”了,无论是当初的关中之战,还是后来的河西之战,可以说那木罕给明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多次和那木罕直接或者间接交手的神策军,曾经几次三番在上奏奏折中提到那木罕,认为此人不可小觑,而后来那木罕驱赶八剌之战,更是证明这个正逐渐接过真金太子位置的蒙古北安王爷,确实有些真本事。

    而忽必烈在这刚刚开打就派遣那木罕渡河指挥作战,对于怯薛军这一次进攻的重视更是不言而喻,甚至张世杰数了数,过河的怯薛军足足有五六千人,这对于人数也就只有七八千的怯薛军来说,绝对算得上倾巢出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