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爬坑王-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宵节的气氛还没有完全走掉的时候。终于到了杨凌出使的日子了。

第二八三章 交锋开始

    行出去没有多久,就来到了黄河边上,此时的黄河早已经没有了汛期时期的那种气吞万里如虎了,有的只是千里冰封,听说自己也要就这么从冰面上过河,杨凌心中当时第一个念头,这尼玛是在逗我?不过很显然的是,这是真的,古代没有那样的技术可以造出黄河大桥或者长江大桥,来往都是靠渡船,而黄河到了冬天则是完全在河面上行走了。黄河和长江是天堑,可以当防御阵线的,但是这样的防御阵线作用不是很大。

    杨凌下得车来,呼出一口浓重的白气,萧杰跟在后面,这时候有人拿了几条草绳过来,说道:“请大人和辽使换装前行,要过河了。”

    萧杰显然很懂,接过草绳来,就开始绑在自己的鞋子上,杨凌虽然是第一次在河面上行走,但是这些基础的东西还是动的,一边绑着草绳,一边说道:“听说在辽国的极北之地,人家行走冰面都是用雪橇代替的,辽使怎么不提醒我一下,早知道我就命人做一副雪橇了,也省得我们两个人走了不是?”

    “不过是穷山恶水间的简陋之物,如何说出来让杨爵爷见笑呢?”萧杰答道。

    心惊胆战地过了黄河,杨凌总算是舒了一口气,幸亏北方的冬天够冷,冰也够厚,要不然自己非得冻死在黄河里不成,这样的死法估计也是穿越众里的奇葩了。队伍继续北上,过了黄河以后,杨凌这才真切地感受到。成朝定都汴京,实在是太尼玛刺激了。从黄河以北一直到成辽两国边境,竟然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杨凌这才想起来,这么一大块地方,后世的地理书上好像是称为华北平原的,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同时杨凌也对成朝那个英明神武的太祖有了一丝诽谤,本来打下了江山之后,大臣们都劝他去洛阳或者长安定都的,可是他偏偏不,就为了区别和前朝的关系,死活非要在汴京定都。除了黄河这一道防线可以守,其余地方都好像裸女一样,完全暴露在辽国人的马蹄之下,这也导致了成朝必须养大量的军队来拱卫京城的安全。

    萧杰一路上虽然一直在和杨凌说着辽国的各种风土人情,但是也在注意杨凌的表情,尤其是在说到如此大规模的平原地区是怎么怎么适合骑兵作战的时候,更是紧紧盯着杨凌。

第二八四章 别逼我

    因为辽国一切仿效中原制度,所以这接待标准也是按照中原的来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辽国,说好听一点,叫做地大物博,难听一点就是地广人稀了,这驿站也是做得格外的大,尼玛的,光杨凌住的地方就有自己别墅那么大了。杨凌想着,如果要是来辽国炒地皮,会不会是一桩赚钱的买卖。

    住进了驿站,就是接风宴了,关于吃的方面,辽国显然就不能跟中原相比了,更何况杨凌自己本身还引领了一股新的饮食风暴。所以尽管好酒好肉的弄了满满一桌子,杨凌却是兴致缺缺,只是捡拿烤全羊,吃了几块。

    耶律折干忽然站了起来,对杨凌说道:“成使远来辛苦了,这一杯我代我大辽陛下和我家大王敬成使一杯。”

    “好说,好说,都是为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嘛!”杨凌笑眯眯地举起酒杯回敬道。

    “想必成使此来,一定是为了将那灵丹妙药献与我大辽皇帝陛下的,只是在此之前能否让我等先开开眼啊。”耶律折干笑眯眯地说道。

    一听这话,萧杰当场就变了脸色,杨凌这一趟出使是来和辽国谈条件的,而到了耶律折干嘴里又变成了献,这分明是他们准备要搞鬼了,万一激怒了杨凌,恐怕谈也不要谈了。萧杰暗叹一声,早就知道耶律峰不会这么好心的啊。

    果然杨凌挺直了腰板,奇怪地问道:“献?难道不是卖吗?”杨凌转过身子,看着萧杰道:“哎呀。萧大人呀,你这不是骗我呢吗?不是说是卖吗。所以我才来的,这大冷天的。路也不好走,你骗我走这么多路,可是不坏好心啊,要不这样,这下面的路,我也不去了,我还是早点回我的汴京城享福去好了。”

    萧杰刚要解释什么,却看见下面有一个人站起来,指着杨凌叫道:“南朝蛮子。你说什么?我大辽皇帝陛下富有四海,怎么会跟你们买?”

    杨凌好奇地看着那个人,问道:“不知道这位……将军是吧?叫什么名字?另外,你说你们皇帝富有四海,我想问问,你们辽国除了东面靠海以外,还有哪里靠海?你欺负我方向感不强是吧?哪里来的四海哦?”

    杨凌脸上挂着讥讽的笑容,顿时激怒了那个人,那人站起来大声叫道:“南朝人除了会耍嘴皮子。

第二八五章 南院大王

    酒宴上的这样小小的插曲很快就会被遗忘了,这样的把戏其实不止辽国人,成朝人也会干,为了能够在气势上压住对方一头,这些年来双方都没少干过,只不过成朝人玩得更阴险一点,没有这么**裸而已。其实辽国这些年对成朝也好一些了,这一次之所以玩这么大,主要是边境上的行动无功而返,出动十万大军居然没有吓住成朝,那也只好在这里捞回点面子了。

    第二天一早,双方好像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杨凌、萧杰和耶律折干一起开心地吃着早饭,还会讲一讲汴京城中的趣闻轶事,杨凌问道:“不知道这里离你们的京城还有多远,能不能走快一点,你也知道的,北方这里实在是太冷了,我真的有些不习惯,早点谈完早点回家吧。”

    耶律折干笑一笑道:“成使不要着急,我们这些日子先去南京城,等汇合了南院大王,我们再一起赶往捺钵,虽然咱们大辽冬天难熬了一点,但是在这过夏却是非常舒爽的,成使第一次来我们大辽,何不多盘桓一些日子,干嘛这么急匆匆的呢?”

    还过夏?我可没这个心思。耶律折干口中的南京,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北京了。辽国设有上京、东京、南京、西京、中京五座京城。上京是辽国原本的首都,位于后来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中京则位于后世的内蒙古宁城县,东京位于后来的辽阳,西京位于后世的大同。南京则位于后世的燕京郊区,也就是我们说的北京。但是契丹人有一个很奇怪的传统。就是辽国的皇帝是不住在都城里的,辽国皇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国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总之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过随着辽国贵族的生活日益奢靡,这样的行为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二百五的行为,干嘛有华丽的房屋不住,要去幕天席地呢?因为辽国的贵族都要跟着辽国皇帝一起四处迁徙的。所以这个习俗其实现在也大大弱化了,一般都是属于象征性质的,就去那么几天,当是旅游了。而且这几年辽国皇帝的身体很不好,连冬天的捺钵都取消了。更由于北方极为苦寒,辽国皇帝一百多年钱就已经把京城从上京迁到了中京。甚至一直有传言辽国皇帝有意再迁到南京,不过因为南京那里是汉人聚集地,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辽国的贵族也怕出现什么自带干粮的带路党的,所以才一直没有成功。

第二八六章 谁吓唬谁

    杨凌万万没想到,这耶律峰翻脸就翻脸,比女人还擅长这门本事。不对啊,这耶律峰是辽国的南院大王,跟我有个半毛钱的关心,老子要怕他个毛?想通了这一点,杨凌忽然笑了,歪着头看着耶律峰问道:“哦,是吗?那我还真是羡慕那些人了。不过中原有句古话,不知道大王有没有听说过。”

    “说来听听!”耶律峰好奇地问道。

    “叫做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个意思想必大王一听就能明白了。”杨凌喝一口酒,接着说道:“不过我还多理解了一层,就是有些东西,自己去赚来的,才是最好的,何必等待别人的施舍呢?你说对吗,大王?”

    耶律峰拍着手,说道:“一直听闻成使只是对做生意比较擅长,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生感悟,有人可能一辈子都理解不了啊,来,就为你们中原的这句古话,我们再干一杯!真是深得我心啊!”

    杨凌和耶律峰一起喝了这一杯,耶律峰放下手中的杯子,忽然对外面叫道:“来人,把我给成使准备的礼物呈上来!”

    一听说有礼物收,杨凌客气道:“哎呀,怎么好意思让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