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牌小书童-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这个男人还仅仅是一个低贱的歌舞团管事。这若是传出去,让他们的脸往哪搁?他们怎么会能好意思说自己是为了参加“稷下盛会”而来?

    “这些齐国人真是讨厌,脸比纸还白,心比针还细。”

    “就是,瞧瞧他们得意的嘴脸,不就抓到一点小把柄么?有本事也像咱们小糖糖一样罗列出那么多大道理来!”

    “哼,要和咱们小糖糖比才学,让他们再学十年也赶不上!倾歌,你说是不是?”

    四朵金花满心不岔地抱怨,柳倾歌却浑然没放在心上。优雅地微微一笑:“放心,他能应付的。”

    ***************************************

    唐安当然能应付,只不过心中有一点点小尴尬而已。

    他妈的,肚子里墨水太多,竟然一不小心记岔了。

    不过没关系,这点小事岂能难住老子?唐安眼神中带着浓浓的同情,嗟叹道:“亏诸位还自称齐国学子,实在是可笑之极。”

    王同笑不出来了,铁着脸问道:“哪里可笑了?”

    “孔圣人创立儒家学派,孟子亚圣在其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使儒家学说流传更广。孔孟之道,同气连枝,本就是一脉相传的宝藏,诸位不去思量如何将其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反而斤斤计较何为孔言何为孟言,实在是本末倒置。我想就算是孔圣在世,看到子孙如此,恐怕也会黯然神伤吧!”

    学子们感觉快疯了,眼前这个家伙怎么能这般颠倒黑白?怎么能这般信口开河?怎么能这般臭不要脸?

    可是……仔细想一想,他说的还蛮有道理的,这是怎么回事?

    王同被反驳的哑口无言,闭着眼睛苦思对策。可唐安摆明了站在更高的角度,仿佛长辈教训顽童一般谆谆教诲,偏生还在情在理。他心中暗恨:这混蛋出口成章,句句扭曲事实却又以理为据,如此才学,何苦去那风月之地做一个管事?

    这种压抑的感觉,真的好憋屈。无数人心中暗暗咒骂:先师啊,求你显显灵带走这个人渣吧!

    唐安不理会一个个想要反驳自己的白面书生,无比潇洒地转过身去,痛心疾首地咏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怜,可怜呐!”

    王同险些吐血。

    以他饱读诗书的学识,怎会听不出唐安言下之意?他分明是说孔圣人买下了一颗思想的种子,无数子孙后代将其发扬光大,致使现在全天下都受到了儒家智慧洗礼。可惜自己这些人明明是齐国人,在离圣人最近的地方传承智慧之光,却只学到了皮毛却学不到内涵,精神世界无比单薄。

    毫不客气地打脸,才华横溢的嘲讽。

    “说得好!!!”

    “镖师”们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见唐安大显神威,狠狠教训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屁孩,一帮胸无点墨的大汉们拼命地拍手,仿佛为他替大唐争光而大感解气。

    拍手之余,大汉们还不忘倾斜眼角,看向柳倾歌身旁四个欢呼雀跃的小娘们儿——有文化,果然连泡妞都不往不利。瞧这几个娘们满脸含春的模样,简直恨不得立刻脱了衣裳,简直比她们自己出了风头都要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他妈的,这几个小屁股真是翘!

    身为当事人的季晨和马尚率鼓掌鼓的最响,他们无数次亲眼见证了智慧所带给唐安的好处,这一次在外国吃了亏,终于狠狠下定决心:回大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务必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看着唐安负手立在刚刚冒出嫩芽的枯树之下,满脸哀伤地望向孟子石像,仿佛要和这位大能产生些许共鸣的骚包模样,学子们既愤怒,又悲哀。

    愤怒的是唐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悲哀的是……他们明明占了道理,却从头到尾都陷入被动,好像自己才是做错事的人。身在文化之都,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在才辩上替齐国争光。而败给一个大唐人,让这种挫败感尤为明显。

    “王兄,怎么办?”

    学子们显然将王同当成了主心骨,见对面气势逼人,满心屈辱地问道。

    王同脸上阵红阵白,有心杀贼,却怎么也无力回天。尤其是唐安最后的一首诗——自己的对子被人轻而易举地张嘴便来,人家的讽刺诗自己怎么就对不上来了呢?

    挣扎了许久,终于无奈地叹息一声,道:“管事先生高才,学生望尘莫及。”

    听到眼睛长在脑袋上得大唐学子主动认输,大汉们鼓得更是起劲,仿佛两只手掌不是自己的一样。而周遭的学子们则满脸羞红,恨不得找道地缝钻进去。

    枉齐国一向以文化之国自居,向来看不起唐夏两国。而现下,身为孔孟弟子的他们却被一个大唐人用孔孟之道驳得体无完肤,更何况这人满嘴都是歪理,却偏偏让人无处下力,难怪学子们会如此不平了。

    虽然王同认输让众人心中不服,可事实摆在眼前:有谁能将对方的讽刺还回去?

    看着学子们一脸愤恨,唐安温和一笑,拱手道:“我等初来乍到,本就不想招惹是非。众才子既然能手下留情,那自是再好不过了。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诸位请了。”

    “等等!”

    见他赢了还说风凉话,王同咬着牙阻止道。

    唐安如此高风亮节,明明占尽优势却不赶尽杀绝,这是何等胸襟。这帮孙子仍旧不买账,一帮复仇者联盟的汉子们立刻凶相毕露。在他们看来,捏死一帮才子比杀几只鸡困难不了多少。

    “哎,咱们是斯文人。”唐安赶忙阻止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蠢货,微笑转身道:“王同学还有什么事?”

    王同拱手道:“学生才疏学浅,不是管事先生对手。但若先生认为我大齐无人,那便大错特错了。大齐文风鼎盛,学富五车文采风流者不知凡几,而我等只不过是学无所成的小人物罢了。今次从兖州结伴赶来邹县,也是为了到尼山夫子坡,参加那每年一度的辩才会,目睹众多才子的风采。若是先生有胆量,不妨于后天到尼山来一趟。”

    (明天请假一天,申请休息一下)

第五百五十七章  稷下盛会(下)

    众学子一听这话,不由得眼前一亮。

    诚如王同所说,他们不过是位居末流的小人物,可若是因为他们的过失,让眼前的唐人洋洋得意,看不起大齐诸多学子,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了。

    “不错,你可敢到辩才会一晤?”

    “到时候让你见识见识我们齐国学子的厉害!”

    “莫要以为赢了我们几个,就可以沾沾自喜了,你还差得远呢!”

    “哼,就怕他没这个胆子!”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仿佛顿时又找回了气势。

    唐安一头雾水,双手微微下压,让周遭又安静了下来,问道:“诸位,请原谅唐某才疏学浅。这辩才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学子们此番倒是没有嘲讽,唐安身为唐人,不了解齐国的风土人情也情有可原。

    王同解释道:“辩才会,唐管事可能没听说过,可是稷下盛会……想必你一定不会陌生吧?”

    “稷下盛会?没听说过。”唐安歪头想了想,诚实地回答道。“我只听说过稷下学宫。”

    王同道:“稷下学宫乃是天下学子仰望的圣地,在齐国,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不想进入稷下学宫聆听夫子教诲的。但学宫门坎太高,唯有真正的饱学之士才能有幸入宫,于是便有了这稷下圣会。每年全国学子通过各地的初试,出类拔萃者方能有资格参与学宫圣会。而百名参会学子中,又只有寥寥二十人方能入围,成为新的学宫弟子。”

    唐安问道:“照你这么说,方才说的什么辩才会,便是邹县选拔学子参加稷下圣会的初试咯?”

    “正是。”王同微笑点头,“邹县乃是孟子故乡,文风浓郁,在齐国也算赫赫有名,学宫今年给了十三个名额,除了曲阜和临淄,能有幸入学宫的学子便以邹县居多了。”

    唐安听在耳中,脑海中不住盘算着。

    齐国人大多有着先天的优越感和盲目的自信心,他们以孔孟弟子自居,以文采风流为傲,从骨子里看不起大唐和夏国。也正是因为这种孤芳自赏,让他们关上了心门,不去看外面的天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满足。

    齐国的衰败祸起于此,可惜这个国度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全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而他们这种优越感,却让唐安的计划步履维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