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沈栗-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到现在,军中的很多将官,都是当初在老侯爷和沈淳麾下做过事的。

    郑宏工就是其中之一。

    郑宏工大大方方把两家的渊源抛出来,沈栗心底暗赞一声,到底是能得封将军的人。有些事提前报备比遮遮掩掩要好。

    邵英所依仗的两个武勋,礼贤侯在北方的影响很大,玳国公则的势力则主要在南方。

    郑宏工是北方将官,与礼贤侯府有些旧交实属平常,如今在才经武面前过了明路,反倒坦荡。

    沈栗笑道:“原来是世伯当面。”

    郑宏工称沈栗为“小公子”,是表示自己曾是沈淳的下属,如今也很尊敬侯爷,但沈栗可不能就这样应了。郑宏工如今可是昭毅将军,都能独自领兵了,沈栗还真没觉得自己能厚着脸皮让这位大人称一声“小公子”。郑宏工看着比沈淳大些,故此沈栗称其为世伯。

    郑宏工颇为喜悦道:“不敢当。”

    沈栗笑道:“有何不可,若是家父当面,也会令小侄称您一声世伯的。”

    郑宏工笑道:“早听说贤侄聪敏贤孝,果然名不虚传。”

    “世叔谬赞。”沈栗道。

    郑宏工一指冰墙道:“这冰城之计总是贤侄想出的吧?”

    沈栗微笑道:“此不过权宜之计耳。并不能常用。”

    郑宏工疑道:“本将看这冰墙很好用啊。”

    沈栗摇头:“欲造冰墙,首先要保证天气一直保持严寒。即使是大同府,若非今年冬季闹了雪灾,寒冷异常,这冰墙也早就化掉了。故而此法看着还好,但能用到的时候并不多。所谓战事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与人和还可想法子求来,唯独天时,实非人力可及。”

    郑宏工恍然道:“原来如此。”

    才经武与郑宏工对视一眼,心里不由感叹,到底是礼贤侯府子弟,沈栗虽则从文,但对战事却也有些独到见解。

    三晋这边的清查工作也差不多结束了,战事……如今的情况很好,援兵已至,太子也不适合继续插手,又得到儿子降生的消息,太子开始急于回程。

    在此之前,太子还有一样事情要做:拟定死亡名单。

    三晋窝案彻底激怒了邵英。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官逼民反,威逼太子,挑衅皇权,资敌叛国……凡是能让皇帝跳脚的事,这些犯官都干过了。

    邵英的态度很坚决,杀!

    要拟定名单其实也简单,判凌迟或判斩而已。对犯官来说,只是以哪种方法去死的区别。

    三晋上下顿时哭声一片,只是这回哭得不是百姓了。

    死到临头,却再没有敢于闹事的了。朝廷派来的援军陆续赶到,皇帝又下了明旨,这时候再挑事,说不定全家都死。

    太子与那浩勒等人翻着卷宗,仔细勘磨,终于拟定了名单,除了包括丁柯在内的六人需押往景阳,还有大小官、吏共计九十八人判了斩立决!

    眼看着时间进了三月,经过复查,太子宣布择日处斩这些罪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如何光明正大地灭口

    行刑这一日,大同府人山人海,但凡时间上能赶得及来观刑的,翻山越岭也好,风餐露宿也好,甚至还有举债凑路费的,就为了看这些贪官污吏一死。

    刑场上待斩的囚徒哭天喊地,观刑的百姓欢天喜地。

    太子在层层禁卫的保护之下坐在高台上。沈栗等人侍立左右。

    太子的神情庄重,但熟悉他的人,如雅临、沈栗、霍霜等人却从太子的眼神中发现了一丝茫然。

    说起来,无论是在宫中,或出行三晋之后,虽然斗争一向尖锐,太子也曾下令诛灭安守道一系,但底下人都知道忌讳,没有让太子真正见过血,死多少人对太子来说其实只是个数字。

    然而今日行刑,名单是太子拟定的,一会儿还要太子亲自监斩,三晋上下九十八名官吏要在自己眼前血洒刑场,家破人亡,太子心里也有些踌躇。

    抬眼观看四周,身边的雅临、霍霜也有些紧张之意,晋王世子面色木然,正在游神,沈栗、郁辰看着倒是正常些。太子恍然,是了,沈栗与郁辰都是上过战场的。从战场中尸山血海中蹚过,自然较旁人镇定。

    沈栗当初上战场时是奔着救沈淳去的,见沈淳被忽明所迫,沈栗急的火上房。等他真正意识到自己亲手杀了人时,已经离开战场了。嗯,总之,都没来得及对此惶恐不安。就是心里稍有不适,又有沈淳注意着,沈栗自己也知道调节,如今自然不会再对这些场面忐忑。

    见太子意态不适,沈栗示意太子去看围观的百姓。

    “能叫百姓们对自己的死如此兴高采烈,这些人也确实该死一死了,何苦顾惜这些贪官污吏?”沈栗悄声道:“殿下来三晋一行,不就是来为百姓们申冤昭雪的吗?”

    太子心下一震。

    当初邵英安排太子入晋,固然是为了镇压大同府民乱之事,但也是为了教太子养望。

    否则,朝臣那么多,派谁来不行,为什么偏要太子离开有孕的太子妃,千里迢迢跑到大同府来?

    东宫养望,立德立威。

    立德,太子已经做到了。在百姓们看来,自打太子入晋,原本只知道克扣百姓的官府便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赈灾,及至太子前往大同府,又教百姓安安稳稳地度过了雪灾。太子果然仁民爱物,将来必是圣明英主。

    立威,掀翻了丁柯与安守道,清缴贪官污吏,又组织抵御北狄大军。如今就差最后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太子可不能显示出半点犹豫!若是给人留下东宫软弱的印象,岂非白费了这段时间的心力?

    太子向沈栗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出其中深意,重新振奋精神,要给三晋之行留下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午时三刻,人头落地。

    百姓们欢声雷动,有热泪盈眶的,有跪地叩拜的,有放声大哭的……杀人杀的如此让人感激,太子也算见识到了。

    沈栗一直仔细观察太子的神色,见他由茫然到坚定,目视百姓,神情庄严。沈栗微微低头,提醒自己日后要更加小心谨慎,见过血的太子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尝过一言定人荣辱生死的滋味,太子会渐渐蜕变成权利生物。

    为了纪念这一场大案,沈栗等人建议,不妨立碑记之。

    一般立碑,都是为了好事。修桥铺路啊,或是出了人杰,节妇,这一次却是不同。

    碑上详详细细地记述了三晋窝案的前后始末,以及所有的犯官名单。太子道:“算是给后来为官的提个醒,敢苛待黎民,就要有去官丢命,遗臭万年的准备。”

    移交了兵权,太子启程回景阳。北狄人虽然还在城外,但那已经不是太子需要管的事了,太子如今可以参与政事,但若非迫不得已,兵事还是远些为妙。

    这一次出行,从去年十月末开始,到今年三月,差不多有小半年,离开景阳这么久,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结局。动身这天,几乎所有人心里都很兴奋。虽然屡屡遭逢意外,但此番回去,不但可以与亲人们团聚,还能论功行赏。

    但有些人却着实高兴不起来,比如说丁柯。

    他的名字在那需要押回景阳的六人之列,如今被装入囚车,跟在队伍之后。

    此时丁柯虽然狼狈,但仍然理直气壮地要求见太子。自从他被羁押,原还以为太子等人怎么也要审问审问,不想直到被押入囚车,也没有半个人理他,竟好似将他这个“祸首”忘了一般。此前他还绷着,如今眼看要回景阳,到底是绷不住了。

    沈栗奉令去见他。

    丁柯冷笑道:“怎么,太子殿下竟然畏惧老臣么?”

    沈栗叹息:“大人还没想通吗?殿下这是厌恶于你。”

    先前迫于形势,太子不得不与丁柯虚与委蛇,还得接受丁柯送来的女人,在太子看来,这就是黑历史啊,别说再见到丁柯,就是提起他的名字,太子都犯恶心。

    丁柯一直奇怪太子为何不肯见他,猜来猜去,却没想到竟是这么个原因,不禁有些怔愣。

    沈栗催道:“大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丁柯回神,哼道:“那不孝之子呢?”

    沈栗笑道:“大人寻同方兄做什么?”

    “忤逆老夫,他还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丁柯道:“老夫知他必然被你保着,你告诉他,叫他照顾好他继母腹中孩子,老夫便不计较他忤逆之罪,不然,老夫将来绝不会饶他!”

    沈栗摇头:“如今同方兄已经不是您的儿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