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已经有了能飞到万米高空的客机,这就说明,增压器的问题解决了?

    埃巴斯点点头:“是的,我们的这款发动机,已经装备了先进的二级增压器,通过从劳斯莱斯公司挖过来的工程师,加上美国方面提供的先进的合金,我们解决了增压器的问题,相比飞机的增压器,我们在客舱增压的方面,才算是遇到了真正的难题。”

    为何要在万米高空飞行?高空空气稀薄,就意味着阻力小,可以节约燃料,达到更远的航程,对民航客机来说,意味着成本降低,而对于轰炸机来说,意味着更加难以被拦截!

    埃巴斯心中是清楚的,一旦其了战争,这款客机,随时都会被改造成为轰炸机,甚至,就在这款客机研制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了有关运输机和轰炸机的变形了。

    而对万米高空的飞行来说,客舱增压,才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看后世的二战资料的话,可以看到,当飞机飞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飞行员就得使用氧气面罩了,就是因为座舱不增压,氧气不够了,如果不用氧气面罩,那随时都会因为缺氧而昏阙。

    战斗机,轰炸机的飞行员还能接受,如果让每一名客机的乘客都使用氧气面罩的话,人人和猪嘴头一样,这种客机,就很少有人乘坐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型战略轰炸机

    “这也是我的提议。”霍华德骄傲地说道:“在飞机的前中后,设计三个全封闭的增压座舱,靠着压气机鼓入空气,来达到和地面相同的压力,方便飞机在高空飞行。同时,也可以区分不同的价位。”

    这是一架大型的客机!随着霍华德的介绍,希瑞克蹬上了客机,可以看到,前面是最豪华的,里面甚至铺设了地毯,侧面都是全皮的包围,简直就是最奢华的装修!

    按照霍华德的说法,这前面的空间,是给有钱人准备的豪华套舱,中间和后面的舱段,分别是商业舱和经济舱,其中,经济舱是最寒酸的,比如座椅都是普通的木制而已,上面连个垫子都没有,同时,也相当密集。

    以现在的技术,建造一个大的增压舱在不切实际的,所以,霍华德把飞机分成了三段。

    希瑞克点点头:“霍华德,今天真高兴,我看到了我们的理想更近了一步,以后,从美洲到欧洲,再也不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了。”

    “今天进行最后一次试飞,检验只剩下两台发动机的飞行效率,怎么样,您愿意上来一起体验吗?”霍华德向希瑞克问道。

    四台发动机,可以让飞机有充足的动力,而一旦其中的发动机出现故障,剩余的,也要能支撑接下来的飞行才行。

    霍华德指了指前面的驾驶舱,这架飞机制造出来之后,霍华德一直就充当试飞员,他喜欢飞行。

    希瑞克摇摇头:“对不起,我恐高。”

    希瑞克可没有这个时间。这种飞机的试飞,一次就是好几个小时。

    “那我就要起飞了。”霍华德很高兴,他目送几个人下去,前面的四人驾驶的机组,也已经准备妥当,同时,还额外上来了两名发动机工程师。

    巨大的客机,四台发动机一次启动,在轰鸣中,向着跑道滑跑,几乎到了跑道的尽头,才拉起来,向着天空飞行。

    希瑞克目送着这架飞机离开,在他的眼里,这架飞机,就仿佛是一架轰炸机,随时都可以飞过大洋,去炸美国一样。

    “希瑞克将军,我可以给您汇报一下我们的轰炸机和运输机的研制情况。”来到了埃巴斯的办公室,埃巴斯拿出了一些图纸,给希瑞克展示。

    以这款客机为原型,轰炸机和运输机,都在稳步展开,其中,运输机的进展最快,只要把客舱改成货舱就行。

    而轰炸机,需要准备的就多了,比如需要加装各种炮塔,构成齐全的火力网,比如要有先进的导航和轰炸设备,要给炸弹舱进行额外的加固。

    “我们的这种飞机,能完成到美国的往返吗?”希瑞克问道。

    埃巴斯摇摇头:“现在,这款客机的航程是六千公里,刚刚够单程而已。”

    往返美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单程的距离是五千公里左右,而只要看二战时期的一些轰炸机的数据,航程超过六千公里,就是绝对的重型战略轰炸机了。

    想要往返,那航程就需要过万!

    在二战中,德国一直重视俯冲轰炸机,一个是思想问题,另一个是资源问题,而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在被希瑞克解决掉。

    由于受到希特勒的绝对信任,希瑞克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推广开,同时资源方面,有了充足的资金,德国的战争储备,已经比历史上好很多了。

    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

    和霍华德联合研制客机,只要飞单程就行了,过分地追求往返,没有任何的作用,毕竟飞过去,降落了,就可以加油。

    “改为轰炸机之后,我们可以去掉增压座舱这些额外的重量,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我们的机翼油箱等先进技术,增加载油量,我们估计,携带十吨炸弹的情况下,最多可以达到七千公里的航程,再远就不够了。”埃巴斯说道。

    希瑞克点点头,刻意地要求这种大航程,是没有必要的,至少,这款轰炸机出来,以后在进攻英国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利器!到英国的距离近,就可以携带更多的炸弹!

    至于轰炸美国,那是以后的事了,二战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还不一定呢。

    “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航程的话,或许,有一个新的技术可以使用。”埃巴斯说道:“就是空中加油,我们起飞两架这种大型轰炸机,一架装载炸弹,一架装载燃油,当飞到大西洋中部的时候,携带燃油的飞机,给携带炸弹的飞机进行空中加油,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航程。”

    空中加油!这项技术,在后世都是高难度的,那是因为喷气机的速度快,而现在,这种方式,早就出现过了。

    早在1917年,俄罗斯海军飞行员亚历山大…塞维尔斯基就提出空中加油的设想。

    1923年,美国陆军航空队的l…h…史密斯上尉利用软管加油技术为一架dh…4b型飞机加油,创造了持续留空飞行6小时38分的记录,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空中加油。

    1929年,通过空中加油,美国的c…2a飞机创造了留空飞行一个星期的壮举。

    所以,虽然这种早期的加油技术复杂,难以推广发展,但是至少是可以的。

    “这项技术,可以推广。”希瑞克说道:“现在,我们就可以展开实验。”

    如果真的能搞出简单有效的方案来,的确是作战力量的倍增器,那些短腿的bf109,就可以轻松地飞到伦敦上空了。

    希瑞克只是简单地做出指示而已,毕竟,现在他在装备部只是挂名的而已,他的事务很多,这次回德国,除了看看大飞机之外,还有一件事,是希瑞克最关注的。

    小口径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选型问题,经过反复的对比试验,黑内尔公司已经拿出了最后的意见,这个意见,就需要有人来拍板了。

    希瑞克的德国之行,是相当的紧张的,同时,希瑞克也很放心,希姆莱出事之后,希瑞克终于放下了一块心病,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来找自己的麻烦了,也不用担心身后的黑手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斯大林身边的叛徒

    “希瑞克,这次叫你过来,是有一个紧急情况。”匆匆地回到了柏林,希特勒向希瑞克说道:“莱因哈特,你给希瑞克将军介绍一下。”

    成为了帝国的情报系统的负责人,莱因哈特很快就融入到了工作之中,现在,莱因哈特就发现了特殊情况,向希特勒做了汇报,正好希瑞克还在国内,就将希瑞克叫来一起商议。

    “是这样的,我们在苏联的情报人员,发现了苏联高层正在进行一次商讨,就是针对我们上次在西班牙的闪电战的行动,讨论是否要像我们一样,将坦克集中使用,组成机械化的军团。”莱因哈特说道。

    当初,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到西班牙去,就是为了验证这种战术,说明这种战术是正确的,堵住那些因循守旧的容克军官的嘴,继续发展己方的装甲师。

    但是同时,这场出彩的战斗,也被其他国家知道了,苏联业正好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苏联也在商议之中,这种战术,是否是正确的?

    苏联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如果苏联树立了这样的观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