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思路也很简单,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

    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这样,前后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假弹丸则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

    这种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戴维斯炮”。

    可惜,它还是不实用,几年之后,它的改进出来的,向后抛射的不是假弹丸,而是火药的气体,只要前后作用力抵消,就能够消除反作用力。

    所以,无后坐力炮,就这样出现了。

    而德国也紧跟全世界的潮流,研制各种先进武器,当然不会放过无后坐力炮,这东西,比较轻便。

    研制方克虏伯公司采用大量轻合金来制造lg40,这种炮的战斗全重仅为145公斤,这样,可以满足德军空降作战的战术要求。

    而这个重量,是包括炮架的,而现在,安装到了侧面的挎斗上,则不需要炮架了,整个炮,只有八十公斤!

    那么,和火箭筒比,它有什么优势?那当然就是射程远,这毕竟是火炮,哪怕现在只有75毫米的口径,它的射程,也达到了最大6。8公里!

    而火箭筒,只有几百米的射程。当然,火箭筒更加轻便,这是无后坐力炮无法比拟的。

    现在,对付一公里之外的s…35坦克,简直是太轻松了!

    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炮手,快速地摇动舵轮,将眼睛紧紧地贴着瞄准具,那些s…35坦克巨大的身影,在他的眼里看来,都是最好的靶子。

    来不及做防护了,他在瞄准好之后,立刻就扣动了扳机。

    “轰!”

    巨大的爆炸声响起,这一刻,他的两个耳朵里面,隆隆地响着,一股剧烈的疼痛,从耳朵里面传出来。

    鲜血,从里面慢慢地渗出来。

    操作要领上,必须要戴上耳罩才行,但是现在,他必须要争分夺秒,当对方的坦克继续靠近到一千米的时候,坦克的机枪,就会将他们都干掉。

    他别无选择。作为士兵,早就有牺牲自己的觉悟!

第四百五十七章 就是一张纸

    随着炮声,后半截的喇叭口里,冒出了一股炽热的火焰,瞬间就将后面都包围住了,这场景,绝对比发射火箭筒壮观。

    这些火焰,向后足足扩散到了五十米的距离,在一百米外,都能感受到热量!

    硝烟弥漫。

    这种炮的操作相当危险,但是,它的威力,也是相当逆天的!

    这毕竟是75毫米炮!以365米每秒的速度飞行的弹头,向着对面已经逼近了一千米距离的法国坦克飞去!

    这种距离,它要飞三秒左右。

    当发现了对面的火苗的时候,贝利大声地喊道:“全速左转!”

    对方射来了炮弹,不管是什么炮弹,总之,肯定是会对己方有威胁的,如何应对这种威胁?

    可以紧急刹车,也可以立刻转向,这得看威胁来自哪里。如果是侧面,刹车是最好的方法,而现在几乎是正面,又是直射,那刹车是不管用的。

    只能转向!

    但是,贝利失策了。

    如果速度够快的话,那他的转向,还能躲开,但是现在,哪怕是s…35坦克,速度也太低了!

    听到了他的命令,坦克手拉动一侧的刹车,左侧的履带抱死,右侧的履带还在转动,就这样,坦克刷地一下子,向着左边转过来。

    如果再给他两秒的时间,那就能脱离危险了,但是现在,仅仅完成了转向,车体还在刚刚的投影的轮廓里,那枚炮弹,就飞过来了!

    如果炮弹的初速够高,比如超过700米每秒,那这种时候,直接用动能就能够击杀对方了,这就是穿甲弹的原理。

    但是现在,无后坐力炮属于低压炮,炮口的初速太小,如果直接撞击是不够的,所以,这款飞来的炮弹,并不是穿甲弹,也不是榴弹,而是破甲弹!

    在这个时代,反装甲的主力,还是普通的穿甲弹,但是,各种新的反装甲的弹药,都在快速地开发之中。

    其中,破甲弹的原理,可以追溯到1888年,当时发现了带有凹窝炸药柱的聚能效应。

    可是当时还没有有效的利用,一直到到了二战前,历史上的 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干涉军首先使用了破甲弹。

    不过,它依旧没有推广开来,一直到了二战前期,发现在炸药装药凹窝上衬以薄金属罩时,装药产生的破甲威力大大增强,这才致使聚能效应得到广泛应用,从此大放异彩。

    一个锥形的金属药罩,就起到了将金属射流汇聚的作用,可以说,一个点子,改变世界。

    而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当然要体现出来,所以,有关聚能效应的进一步的应用,早就被德**工专家给攻克了。

    就像是反光镜汇聚光一样,用铜制的锥形药罩,来汇聚金属射流!

    此时,这枚75毫米的破甲弹,准确地击中了s…35的车体中部位置。

    当撞击上去之后,就仿佛是一块面被拍扁了一样,前端瞬间就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触发了机械引信,弹头里面的炸药,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铜制圆锥的后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8000米每秒的速度冲击金属衬层,集中在圆锥顶点上。

    整个金属衬层在这个压力下,向圆锥的底部压缩,压强被集中在圆锥的中线上。受到压缩的金属衬层堆集到一起,继而由圆锥底部的中心被向外推出。

    巨大的压力下,这些金属以8000米每秒的强悍速度向外沿直线喷出,这就是破甲弹的破甲原理,利用金属射流!

    这股强大的金属射流,撞击到了s…35的装甲上,它强大的动能逼迫钢制装甲的钢结构向四周液态流动,让出一条隧道。

    如果能切开一个侧面的话,就可以看到此时这股金属射流的霸道。

    在这个同时,射流的首部也不断向四周扩散,射流也就不断被耗费,而且,后续跟进的金属射流,能量就不足了,毕竟爆炸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

    现在,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只有两个结果,如果射流完全被耗费时仍无法穿通装甲,就无法击穿对方。反之,装甲就被摧毁了。

    现在是什么结果?当然是坦克被摧毁!

    按照后世的理论,破甲弹的射穿数据,至少是五倍于直径的,也就是说,75毫米的炮弹,足足能穿透三百多毫米的装甲!

    当然,实际上绝对达不到这么高,不过,击穿s…35,依旧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s…35属于20吨级的坦克,装甲防护已经不弱了,炮塔正面装甲厚度55毫米,车身装甲厚度40毫米,最薄弱的后部也有20毫米。

    按照历史上的数据,这个时候的坦克炮才是37毫米到50毫米左右,它能顶住。

    不过,在现在的lg40无后坐力炮的前面,它就是一张纸!

    金属射流,几乎没有什么阻碍,就毫不费力地穿透了40毫米的装甲,当第一束的热流进入到车体内部的时候,瞬间,整个车体内部,就燃烧起来了一团大火!

    此时,金属射流的温度还高达几百度,速度也有几千米每秒,它的所到之处,都是一团大火。

    一撮细流,溅射到了75毫米的弹药上,瞬间,猛烈的爆炸,就这样产生了。

    “轰!”巨大的声响之中,弹药殉爆了。

    小小的炮塔,在这个时候,被这股巨大的气流直接就给掀飞了,至于里面的人,当然不可能活着,这就是坦克兵的宿命。

    当坦克被击中的时候,坦克就是他们的金属坟墓。

    这辆坦克的殉爆,瞬间就将其他的坦克手们给惊呆了。

    怎么回事?

    对方如果是坦克,那也就算了,他们还能接受,但是现在,对方有什么?就那么几辆破摩托车而已,居然就将己方的坦克给摧毁了?

    这简直就是太可怕了!尤其是靠近这辆坦克的另一辆坦克,在亲眼目睹了里面的殉爆之后,已经被吓怕了。

    “快,挂倒挡,撤退!”车长大声地喊道。

    如果他们此时,继续进行坚定果敢的冲锋的话,那他们应该能够推进过去的,毕竟,对方只有一辆摩托车上有这种大杀器,其他的摩托车,都是机枪。

    但是,他们被吓怕了。

    当全国上下都在高呼和平的时候,军人也就跟着失去了血性,他们这些一线的士兵,几乎都没有经过那场残酷的一战,他们没有死战的勇气。

第四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