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能防个冲锋枪,那算什么?必须要能防住手雷的攻击才行!

    说完,斯大林向一旁的希瑞克问道:“手雷可以吗?”

    刚刚使用冲锋枪射击,那是希瑞克给,斯大林不满足仅仅是冲锋枪,而现在,他提出用手雷,希瑞克点点头:“请随便试吧,您想要开一辆坦克上来也行。”

    这当然是玩笑话,只要有一丁点的军事常识,就知道坦克炮是可以轻松摧毁的,而这种座驾,也绝对不是上前线去战斗的,不用防坦克,主要防的是暗杀。

    手雷就是最常见的了,现在,换个手雷试试!

    斯大林不会亲自扔手雷,这东西,仍不好了自己都会有危险。

    四周的人散开到了一百米开外,一名护卫拿出手雷,带着优美的轨迹,冒着烟的手雷,恰到好处地扔到了轿车的附近,不到一米,这个投弹,绝对能给一百分!

    “轰!”剧烈的爆炸声中,一片硝烟弥漫,不时地传来弹片和车身碰撞的声音,斯大林的身体前面,在这一刻,有好几名高大的保镖挡住了,生怕他受到飞来的弹片的伤害。

    不过,当硝烟散尽的时候,他们就看到了依旧没有什么明显性损伤的汽车,接着,他们看到汽车的排气管里面冒出一股黑烟,车体轻轻地颤动了起来。

    格拉夫发动着了汽车!

    经历过了子弹的洗礼,经历过了手雷的爆炸,这辆车不仅仅保护住了里面的成员,甚至这辆车还可以正常发动!

    格拉夫挂挡,松离合,踩油门,这辆轿车熟练地启动,加速,看得斯大林心神荡漾,这是在模拟被偷袭了之后,快速离开现场的。

    这辆车,真的是太棒了!斯大林当然一眼就能看出这辆车的价值,可以保命,呆在它的里面,是相当安全的。

    如果用这辆车来作为阅兵用车,那就更气派了,但是不行,阅兵的车,必须要是苏维埃自己生产的,才能够显示出苏维埃的底蕴来,怎么能用德国人的汽车?

    不过,等到阅兵结束之后,要立刻将这辆汽车测绘,交给己方的汽车生产部门进行仿制生产!

    斯大林已经下了决心。

    他向着一旁的希瑞克说道:“感谢德意志送给我们苏维埃的礼物,这个礼物,我非常喜欢,这反映了我们双方之间的友谊,就如同这高大挺拔的松柏一样,四季常青。”

    说完,在友好的气氛中,一行人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在弗拉基米尔大厅,举行了欢迎的宴会。

    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最中心的博罗维茨基山岗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

    这里有大量的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

    如果到莫斯科,那是必须要去红场,去克里姆林宫看看的,就和在华夏,是要去**广场看看一样。

    现在,坐在大厅里,双方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

    一些废话,繁文缛节,都是必须的。

    “再次感谢贵方赠送的这辆汽车。”斯大林说道:“自从上次世界大战过去之后,德国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之后,又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上,这些年在工业建设上,德国取得的成就,真的是太令人瞩目了。”

    “贵国生产的汽车,性能相当不错,我们从民用市场进口的卡车,让我们的驾驶员赞不绝口。”斯大林继续说道,显然已经是话中有话:“我们打算从贵方进口几万辆卡车。”

    苏联现在的工业水平,其实并不高,现在要集中精力生产坦克,卡车的产量就下来了,苏维埃要整编坦克师,那不能只有坦克,还得有用于后勤运输的卡车才行。

    “只不过我们的资金有些紧张,希望我们可以分批次地还清,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斯大林说道。

    用德国人出口过来的汽车,打败德国人,这个想法,听起来就让人心醉,而且,还是赊过来的,等到战争一起,苏联当然什么都不会还。

    这第一个要求,德国人就不至于不答应吧?不要说产能不足,现在德国已经拥有了法国,英国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汽车,太轻松了。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或许有更好的方案,比如,我们出口一条生产线给苏联,苏联自己生产汽车,岂不是更好?”希瑞克说道。

第一千七十一章 套路深(加更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出口给苏联汽车,那只是小意思,德国人更是大手笔,直接把生产线卖给苏联人。

    这样,苏联就可以自己生产汽车了,想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而且,德国的生产线,会让苏维埃的整个工业都受益的,毕竟现在苏维埃自己生产的汽车,实在是太粗制滥造了,而德国人的10吨级的卡车,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希瑞克的这个表态,顿时就令斯大林相当的高兴:“好,那我们就引进贵方的生产线,建立一座新的汽车工厂,生产卡车,嗯,就叫做拉达汽车好了。”

    拉达,在苏联没有解体之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但是这个品牌的来历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二战胜利之后,苏联人将德国的汽车制造厂搬回了苏维埃,这个汽车厂生产出来的就是拉达汽车。

    现在,斯大林居然起了个这样的名字,让希瑞克是一阵的无语,看来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啊!

    希瑞克不动声色,继续说道:“生产设备的运输,是相当费时费力的,我看,我们就选择在靠近一点的地方,比如在白俄罗斯,或者是乌克兰,建立这个制造厂如何?要不就在华沙附近?”

    建造一座全新的工厂,生产设备全部从德国运输过来,肯定是要耗费时间的,路途越短越容易,所以,希瑞克提出了这个要求。

    但是,斯大林立刻就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子在跳,不妥,当然不妥了!

    一旦和德国开战,那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在德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自己可不能犯这个糊涂,而且一旦大雷雨计划发动,那恼羞成怒的德国人,肯定会先把这些厂子给炸掉的。

    不能离德国人太近了!于是,斯大林接过了话茬说道:“我们主要生产铁矿的位置,就在乌拉尔山,各种钢铁企业,也在乌拉尔山,我看,我们把厂子建设在乌拉尔山附近,比如下塔吉尔,这样不是更好?”

    那里是在苏维埃的腹地位置,德国人的远程轰炸机,也不可能飞过重重的拦截,跑道乌拉尔山这边来轰炸来,这是相当安全的。

    交流的气氛是友好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进行着综合的考虑和盘算,希瑞克当然知道斯大林的意思,在历史上的二战,苏联人主要的工业,几乎都是向乌拉尔山搬迁的,下塔吉尔也一跃成为重要的坦克生产基地。

    现在,苏联人要在这里选址,自己当然也不能提出反对,而且,这不是更符合自己的设想吗?

    “好吧,那就在下塔吉尔,幸亏我们在几年前,就修建好了铁路,否则,这个厂子的生产设备,就得运输上一年半载才行。”希瑞克说道。

    当初,诳了苏联人的铁矿石,同时还修建了从乌拉尔山一直到德国的铁路线,规格是和西欧一样的,不用换列车就能直接开通。

    这条铁路线的修建,对德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也要让苏联人知道这条铁路是相当不错的,比如现在。

    斯大林频频点头:“是啊,这条铁路,也是我们两国友谊的象征了。那这个工程,就算是初步达成意向了,那资金方面的问题…”

    反正苏联没钱,苏联是不会给德国人太多的资金的。

    “还和以前一样,我们还可以继续以物易物,用乌拉尔山的铁矿石和乌克兰的粮食,来进行交换啊,我们可以按照价值,算清楚这个比例,剩下的可以慢慢运输。”希瑞克说道。

    送给苏联人一条汽车生产线,给他们援建汽车厂,对德国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帮助敌人壮大力量吗?

    所以,必须要让对方知道,己方是有所求的,这个有所求,就是苏联人的粮食和铁矿石。

    乌克兰,是苏维埃的粮仓,只要不是灾荒年份,就有足够的粮食来出口,而乌拉尔山的铁矿石,更是取之不尽。

    德国有足够的工业,但是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整个欧洲的矿产资源都不够,而德国现在的工业,又需要大量的矿石,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