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第8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并不担心,为了大雷雨计划,他也是做了很多准备的,现在在苏维埃的西线,部署的都是苏联最精锐的军队,他们肯定能为苏维埃争光。

    斯大林现在甚至都不打算进行战争动员,靠着西线的军队,就足以把德国人赶回去了。

    此时,克里姆林宫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持乐观态度的。

    他们不知道局势会有多坏。

    希特勒演讲的电波,传遍了全球,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挨了一颗枪子的罗斯福,总算是没白挨,他再次问鼎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力挽狂澜的一个领导人。

    而现在,听到了德国对苏联入侵的消息之后,罗斯福顿时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看来,上帝还没有抛弃新大陆,己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美国松了一口气(加更2)

    德国海军的建设,实在是太彪悍了,压得美国喘不过气来。

    美国是新大陆,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理位置,和谁都不挨,在历史上的二战中,也是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让美国可以从容地置身事外,想打就打,想不管就不管。

    但是,那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德国孱弱的海军。

    历史上的德国海军,一直受到英国海军的制约,导致最后不得不以潜艇的破坏为主要手段,结果大西洋上的狼群,被美国轻松给击败了,没有正规的水上力量,始终是无法进行真正的大洋战争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德国已经成为了欧洲的霸主,整合了欧洲各个国家的力量,德国的海军建设,简直就是天翻地覆,那一艘艘的航母,战列舰不断下水,让美国感觉到莫大的压力。

    所以,虽然在太平洋上,美国被岛国给揍惨了,但是美国就是无法把自己的所有海军力量都给拿出来,用来和岛国作战,美国还必须要分出一半的舰队来在大西洋防守。

    不错,现在的美国就是在防守,最近一段时间来,德国海军倾巢出动,在大西洋上不断地游荡,搞得美国海军甚至得避战,在大西洋上和德国海军兜圈子,就是怕被德国海军给打残废了。

    那样,美国就彻底完了。

    现在,终于不再害怕了。

    德国向苏联发起了进攻,两个陆地上的猛兽,终于打起来了。

    德国和苏联必有一战,这也是美国高层的推断了,只是这个问题就是,究竟战争会在什么时候打响?如果德国人打算先灭了美国再和苏联打,那美国的前景绝对不乐观。

    现在,情况终于开始好转了,德国人居然和苏联杠上了!

    对美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让苏联人消耗掉德国人的实力,为己方的反攻做准备!

    仿佛是一股风,吹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一样,罗斯福的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着旧大陆的战争,看着两个巨兽的交战吧,同时,我们要做好支援苏联人的准备。”

    如果双方的战争在白俄罗斯,在乌克兰这一带就陷入胶着的状态,那美国只要在一旁看着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很难发生的,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德国人会势如破竹,利用闪电战的优势,把苏联打得落花流水。

    这种时候,美国就必须要赶紧给苏联输血了,总不能看着德国打赢吧?如果苏联输了,那美国恐怕也无法和德国对决胜利,再整合了苏联的力量,那德国真的就全球无敌了。

    现在,美国终于不用担心大西洋的局势,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岛国了,现在看来,太平洋的局势,也已经是相当糟糕了。

    在珊瑚海海战失败之后,岛国对澳大利亚的围攻没有停止,一旦岛国人夺取了澳大利亚,那现在依旧留在印度的乔治六世,会相当的危险。

    这群人,真是太固执了,非得在印度等待反攻的机会,就是不愿意再撤退了。

    罗斯福又开始皱眉头了。

    印度次大陆,实在是太惊险了。

    本来,德国已经和苏联达成了秘密协议,把印度次大陆分割开来,让苏联人获得南下的通道,进入印度洋。

    对苏联来说,这是有莫大的吸引力的,但是这个计划最终却没有付诸行动,因为苏联的大雷雨计划,需要集中全国的力量,在芬兰问题还没有解决,伊朗战争又打败了的情况下,苏联实在是没有能力再开辟一个新的战场了。

    于是就拖了下来,而丘吉尔等人,也因此可以继续留在印度抵抗。

    当听到德国人开始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也是无比兴奋,赶紧跳出来进行一番演讲,只可惜他已经在世界局势上,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了。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望着东欧,望着苏联和德国交战的区域。

    布列斯特,打响了对苏联战争的第一炮。

    当炮击过后,四周还是漆黑一片的情况下,布列斯特后面的军队,就源源不断地通过要塞,进入了苏联的领土。

    庞大的第二装甲集群,通过要塞,一辆辆的坦克,碾压上了苏联的土地。

    第二装甲集群,是中路军的一个重要的拳头,它以党卫军第1装甲军为尖刀,同时还下辖3、17、18装甲师,这几个单位,总计大约3800辆作战坦克。

    这一个装甲集群,几乎就是历史上的德国进攻苏联的首批全部装甲力量的数量了,而且,和历史上的那样以3号,4号坦克为主力的情况不同,现在的坦克集群,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

    大部分的坦克师,装备的都是黑豹3坦克,而一些尖刀部队,已经开始换装虎式坦克了。

    比如第1装甲军。

    当初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武装党卫军第一装甲师,以伟大的希特勒元首命名的装甲师,被扩编成为装甲军!

    而约瑟夫…迪特里希,成为了第一装甲军的军长,在上次的布列斯特冲突的时候,他就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冲过森林,包围了布列斯特城,把巴甫洛夫都给俘虏了。

    之后,他的部队假装离开了这里,实际上继续留下来,一直到现在,终于,他们可以不用再畏首畏尾,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

    而现在,迪特里希更进一步,成为了整个第2装甲集群的指挥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坦克指挥官,他并没有留在后方,而是在前面的第一装甲军里,带着自己的部队冲锋。

    闪电战的实质就是高机动性,他们要完成一个空前的坦克包围战,和北方的第三装甲集群一起,把白俄罗斯的苏联西部特别军区的几十万人包围,然后吃掉他们。

    想起这个目标来,迪特里希就感觉到热血沸腾,相比之下,以前在波兰,在法国,那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才是他们的大舞台!

    头顶上,传来飞机的隆隆声,为了支援坦克部队的出动,空军进行了高强度的轰炸,他们要将对方的空军彻底地摧毁掉。

    走在装甲师最前面的,依旧是他们的拳头部队,第一重型装甲营的虎式坦克,跑得飞快。

    当天亮的时候,他们已经冲到了科布林,苏联边防部队后方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钢铁碰撞(加更3)

    “快,快,前进!”在科布林的后方,苏维埃第14机械化军,正在奉命快速地前进之中。

    为了实施大雷雨计划,苏维埃也在对自己的军队进行整编,他们计划在全军装备29个机械化军,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

    现在,这样的一个机械化军的编制是,有36000士兵、1031辆坦克、258门火炮和迫击炮、5000辆汽车、350台拖拉机、1700辆摩托车。

    理论上是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师的组合,机械化师有两个步兵团。

    但是,这样的编制,根本就达不到,如果按照苏维埃现有的坦克产量来说,把所有的坦克都装备成t…34和kv…1,斯大林坦克这样的货色的话,到45年也装备不齐。

    所以,几乎所有的机械化军,都是不满编的。

    同时,在历史上,由于41年的惨败,刺激的苏联彻底改变了大规模装甲军队编制,全面编制小型化。整个二战中,苏联也就创建起来过六个坦克军而已。

    而现在的第14机械化军,理论是上下辖第22、30坦克师、第205机械化师、第20机械化团这些军队的,总人数要达到三万多人。

    但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他们也才有一万八千名士兵而已,还不到一半的编制数量,同时,他们的坦克,也只有三百多辆。

    好在前面的第22坦克师中,有一个kv…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