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民国-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杜月笙定睛一看,呃,没有发现有什么机会。不就是扶植银行嘛,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希望。杜月笙还没有意识到国民政府现在的巨大实力,认为他们和之前的军阀也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地盘大一些罢了。

    罗耀国也不管杜月笙怎么想,直接就问:“现在有没有大一点的银行可以吃进的?”

    “什么?”这下杜月笙脑子里嗡的一声,马上就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机会,否则罗耀国不会急于要买进银行的。杜月笙稍稍琢磨了一会儿,便开口道:“有是有,不过这家银行的亏空比较厉害,不知道合不合钧座的意了。”

    “说说看。”罗耀国点点头让杜月笙说下去。

    杜月笙笑道:“这家银行名叫中国通商银行,说起来也是鼎鼎有名,曾经是我们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是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这家银行也曾经盛极一时,不过在八国联军那阵子北京、天津两个分行被抢,就此一蹶不振了。现在只剩下上海总行,北京、汉口两个分行和烟台支行了。而且这家银行的经理傅筱庵在此次反直大战中支持直系吴佩孚,出借了大批钞票给直系,现在差不多都是血本无归了。现在股东们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人肯接盘,让他们多少补回点损失就是求之不得了。”

    “好,没问题。”罗耀国也没多想,当即就答应下来。“月笙,你去和他们的股东谈判,不超过八十万就把他们的股份接下来。”通商银行原来的资本金有三百万,不过由于在前次反直战争中压错了宝,因此损失惨重,现在也就剩几十万资本了,罗耀国出到八十万收购还真是够仗义了。

    送走了杜月笙后,戴笠又送来了吴重、吴子良还有罗翼群的电报,他们的电报上说大约能调集六十万现金,罗翼群则表示罗家包括罗翼群和罗耀国两家现在拢共能筹集到五十万,这已经是把罗耀国在香港收进的房产全部抵押以后才能弄到的款项了。

    “嗯。”罗耀国听了这个数字非常满意,随后又吩咐戴笠说:“让吴重汇三十万过来。然后再想办法在北京挤兑一下通商银行,等他们的票子跌下来以后,花个两成的价钱收回来。呵呵,吴大帅拿去的钞票现在应该还在京、津市面上流通吧?”

    。。。。。。

    收藏。。。。。。

一百五十二 挤兑啊!挤兑!

    1925年4月,刚刚从一场内战加革命的浩劫中熬出头的古老中国;突然发现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挤兑风潮就要开始了。

    不是中国通商银行一家,而是几乎所有的银行现在都面临着挤兑风潮。之所以是几乎,那是因为还有几家例外,比如两广福建的那些南洋资本和广东资本的银行就没有挤兑,现在他们早就推行了法币,早就没有发钞权了,自然也没有人来找他们兑现。张老将的东三省官银号也不在此列,作为战争的胜利者,他们印出来的钞票暂时还保持的信誉,没有成为一张废纸。此外刚刚开张的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也没有兑现的危机,因为这种纸币是最先进的“纸本位”,根本就不能兑现。

    挤兑首先在北京、天津两地爆发。呃,不是罗耀国的阴谋。他的命令刚刚传到北京,市面上的商号,店铺就开始拒收大部分银行的钞票了。

    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有两位,一是已经垮塌的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北洋政府。二是在南中国割据自雄并且在强制推行法币的国民党当局。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都和北洋政府在玩一种以钞票换公债的游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银行用印刷出来的纸币,换取北洋政府印刷出来的公债。呵呵,真是多此一举,北洋政府自己印点钞票自己花不行吗?何必绕过圈子呢?

    那是因为当时各行都有发钞权,而且他们的信誉好像比政府还要高一些,老百姓们对政府印出来的钞票不怎么认帐,对商办银行倒反而信任一些。于是,这个公债换钞票的把戏就开始上演了。当然,玩这套把戏的主要是北洋一系官僚资本所控制的银行,比如交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汇中银行、北京通商银行、北四行等等。

    曹锟和吴佩孚的政府就是依靠这种方式从银行筹到军费,支持他们的战争,如果他们打赢了,统一了中国,这些银行手中的债券或许还能有个保障。不过很可惜,这回战无不胜的吴佩孚栽了,于是北京、天津的大批金融机构也要跟着一起吃倒帐。

    不过,公债坏账只是这次挤兑风潮的一个发源地,如果没有另一个发源地国民党的法币政策的话,他们大概是能挺过这一次危机的。毕竟,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印得都挺精美,上面的数字据说也是能换到现大洋的。此外,这些钞票还是当时中国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没有它们的流通,整个贸易和流通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不可想象的。除非有一种新的比它们更有力的纸币出现来替代它们的作用,比如法币。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家伙现在的信誉看上去还不错。这个时空的国民党地盘挺大,而且还有独立关税区和横征暴敛的各种税收做后盾,比起那些银行来好像也不差到哪里,此外法币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它背后的枪杆子,这些枪杆子虽然不能把银元清出局,但是对付同样是纸张的其他银行所发行的钞票还是很管用的。

    两者相加,危机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爆发了。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1925年4月某一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他们即将要陷入绝食的境地了,他们口袋里的那几张、十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差不多就要变成印刷品了。因为那些做买卖的商店,饭馆,酒肆从这天起都开始拒收这些由各商办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了。

    钞票失去了流通的作用,那它们还有什么用呢?是放在家里当年画还是用来点香烟呢?似乎还是兑现成银元最为妥当。就这样北京天津地面上的大部分华资银行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千千万万的小储户们要兑现他们手中那几张少得可怜的钞票。

    ……

    几天后,挤兑风潮也在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金融中心开始了。

    十里洋场,外滩,中国银行旧楼。张嘉?站在银行大楼的天台往下望去,尽是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从中行的大门口一直延伸出去,怎么也望不到边。这些都是拿着几张、几十张中国银行钞票的储户,过去是银行的上帝,现在是银行的催命符。

    “公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宋汉章略显沙哑的声音响起:“当年我们不是也挺过来了?我们中国银行不会倒的,公权,你可千万别想不开。”

    “哈哈哈――――”张嘉?惨笑道:“宋先生,你以为我是要跳楼吗?呵呵,我跳楼了,那些储户就不挤兑了?我跳楼了国民党就会放过中国银行?宋先生,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中国银行倒不倒,而是整个中国银行业要挺不住了。”

    宋汉章凝视着黑压压的挤兑人群,轻轻叹了口气:“我们终究斗不过国民党的,他们现在的实力超过我们的想象了。只是他们一句话,现在我们的钞票已就没有办法在南方的市面上流通了。算算时间,这些发行出去的钞票差不多已经从各地流回了上海,现在都要找我们来换银元了。公权,我们手里还有多少现洋,能撑多久,你算过没有?”

    张嘉?紧紧皱着眉毛,沉默了半晌,才喃喃的说:“我们手里的现金储备大概有一千万银元,此外还有一千万元北洋政府的公债,这笔公债现在也是我们的催命符啊!这次不是我们中国银行的危机,而是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危机,中央政府破产,钞票又不能流通,呵呵,还能撑多久呢?”

    “一千万北洋公债!”宋汉章嘴里一阵发苦,这笔坏账真是要了中行这些股东们的命了。现在的局面中行向国民党右派投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不过以什么样的条件投降还是可以争取的。而这一千万的公债差不多占到中国银行资本金的一半了。也就是说,现在如果国民政府要注资的话,只需要一千万就能获得中行的控股权了。

    中国银行大楼不远处的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此时已经是大门紧锁,十几个红头阿三拿着警棍,牵着狼狗在大门口维持秩序,无数几乎要疯掉的储户拿着手中的钞票和存折聚拢在大门口哭着、喊着、骂着。他们只不过是想取回一点点养命钱,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