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民国-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知道是打不过,可他又不能宣布撤退。现在奉系这只纸老虎,外面可还披着件老虎皮,如果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去。可就连件虎皮都没有了……只剩下纸了。这一战要败也不能这么个败法,怎么样都要夺取了扎赉诺尔,结了满洲里之围后再求和。哪怕是把中东路还给俄寇,再赔礼道歉也行。总之要打出一个见好就收的局面来,这样奉系或许还能有几年的太平日子好来重整旗鼓。

    “鼎芳。”犹豫片刻之后,张学良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咬着牙喊出来卫队旅旅长王以哲的字号。他抬起头,用一双似乎在冒着火的眼睛望着侍立在身边的王以哲:“待会等重炮团上来,你带卫队旅上,和他们打夜战这秃尾巴山就算是铁打的,你也要把他一寸寸的给我磨平”

    ……

    公元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零点。

    距离秃尾巴山五公里远的奉军重炮团阵地被熊熊燃烧的篝火照得犹如白昼。三十六门150mm重炮缓缓摇动,将炮口高高扬起。炮手全部就位,弹药手也抱起沉重的炮弹塞进了炮膛。炮兵阵地上的指挥官也屏住了呼吸,焦急地等待着开炮的命令。

    张学良在一票奉军高级将领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一个土木搭建的隐蔽部,这个隐蔽部位于秃尾巴山高地的对面约三公里处。中间全无遮挡,不用望远镜就可以将整个战场全部收于眼底。

    掩蔽部里面已经有许多军官在等候,济济一堂。看到张少帅进来,全都立正行礼。张作相,熙洽,日本军事顾问,还有若干参谋,都在等待进攻发起的命令。

    “少帅,重炮已经准备就绪,是我们日本炮兵观察员做的测量,绝对不会有问题。鉴于俄寇拥有远程重炮,因此这次的炮火准备只能持续五分钟,计划发射一千八百发150mm炮弹。”

    说这话的是日本首席军事顾问松井七夫少将。这次他带领着一个日本军事顾问团随着张学良的司令部一起行动。

    张学良瞥了一眼瘦了吧唧的松井。心里面特别不是滋味,这次的祸事完全是这帮小鬼子挑唆的,可自己现在还得陪着笑脸儿感谢人家“帮助”。

    “那就多谢松井先生的帮助了。”张学良挤出几分笑容,冲着松井轻轻点了下头。然后挥挥手,又道:“开始吧,这回一定要让俄寇知道一下咱们的厉害”

    张学良的命令很快就通过电波送到了奉军重炮团的阵地上,随着炮团团长重重挥下手中的指挥旗。三十六门150mm重炮所组成的炮群猛地同时抖动起来,先是火光喷吐而出,紧接着就是如雷的炮声,烟雾弥漫。转瞬之间,秃尾巴山苏军阵地各处,就地动山摇,腾起一股股冲天的火光。

    奉军拥有的重炮是采购自日本的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口径野战榴弹炮。这种火炮的性能是非常过时的,最大射程还不足六千米。不过它毕竟是一门150mm口径的重炮发射出来的仍然是重达36公斤的炮弹。

    150mm口径的炮弹炸裂开来的碎片飓风一样席卷了苏军的整个阵地。被命中的土木工事顿时就被掀上了天,躲在里面的苏军军官也被狂暴的金属碎片绞成了肉泥。在蜿蜒的战壕中,许多本来应该是士气高昂的苏联红军战士们,现在个个都面如死灰,蜷缩着,颤抖着,不知道所措地坐着,侧躺或是紧紧匍匐在战壕底部。五分钟的炮击,对挨炸的人们来说,几乎是有五年那样的漫长。以至于每一个身处战壕中的人们都不禁在怀疑,时间是不是已经凝固了?这一刻是不是永恒的地狱和世界末日?

    许久之后,山崩地裂式的轰鸣毫无征兆的就嘎然而止了。紧接着的便是隐隐约约传来的呐喊声,然后又是一阵阵机关枪的怒吼。奉军这一次的进攻明显组织的要比白天更好,张学良的卫队旅几乎是踏着火炮的落点发起了第一轮,也是唯一一轮的决死冲锋。年轻的旅长王以哲将军亲自端着一把冲锋枪冲在队伍的前列,在他的身后是三千多人的敢死之士,每个人都和王以哲一样,端着一把仿造汤姆森冲锋枪的奉造冲锋枪。

    这个时代的中**队,似乎都偏爱冲锋枪,虽然他们在重武器方面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可是却在冲锋枪的使用和装备上有一些领先。当然,这也不等于靠几把冲锋枪就可以和世界先进国家对抗了。实际上由于弹药不足,这些冲锋枪在历史上的抗战开始以后也就渐渐消声匿迹了。

    不过在今夜的冲锋中,这种自动火器还是能发挥巨大威力的。在夜幕的掩护下,俄寇的机关枪和步枪完全没有了白天的准头。而奉军又几乎踏着炮弹的落点而来,当俄寇的炮兵反应过来时,双方的步兵已经绞在了一起。俄寇炮兵也只能用火力封锁住己方阵地的前沿,阻止奉军的后续部队。至于阵地上的死斗,他们就爱莫能助了。

    整条战线上都是冲锋枪怒吼的声音,一串串子弹钩织成了一张张密不透风的火网,被罩在里面的苏联侵略者几乎是无处藏身,只有节节后退……好在那些平日里狠心肠的政治委员们现在都不见了踪迹,或许是被刚才的重炮给掀上了天吧?发现身后没有的督战的政委,俄寇们的战斗意志也很快崩溃,丢下手中的步枪,纷纷钻进茫茫夜色中逃向后方了……这一战的胜利终于被奉军给拿下了。。。

    更多到,地址

330 想要见好就收吗?

    北京,中南海居仁堂。

    短短一两天下来。张作霖就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今年不过是五十二岁的他,看上去竟然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往日这位中国最大一号的反动军阀身板笔直,嗓音洪亮,谈笑间处处透着豪爽。但是随着苏联宣战,驻华大使阿列克谢。谢尔盖耶维奇。齐尔内赫冷笑着将宣战书扔在他的办公桌上面,并且头也不回的离开中南海以后,张作霖便一天天以肉眼看到的速度苍老了下来。

    整个战事的担子,一下子全都压在了他的肩膀上面

    谁都知道,这次中东路的冲突虽然是中国占着理儿,可这事变也的确是奉系先挑起来的。而且东北一直以来也是奉系的地盘,这奉系现在又兼着中央,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保卫东北抗击俄寇都是他张作霖义不容辞的使命,连个扯皮的也抓不着。

    苏联既然已经宣战,不应战已经不可得。但是一旦战争有什么闪失,他张作霖苦心经营多年的奉系基业,就要付诸流水现在虽然举国上下除了gcd都一致支持他抗俄,可真要是被俄寇打得大败,到时候恐怕全都要来指责他张老将丧权辱国了吧?这个基本上已经是清末以来的惯例了。

    满洲里开战的消息一传到,张作霖马上就在居仁堂里面设立了作战指挥室,时时刻刻关注着东北前线的每一点消息。同时还偷偷命令中国驻德国公使黄郛秘密请德国政府出面调停,以便在战事真的不利之时,可以及时的“卖国求荣”结束战争来给奉系止血。

    重中之重还是在东北前线,一连串的电报从居仁堂里面的指挥室发出去,给了张学良,告诉他一定要稳住战事,要慎之又慎,哪怕是吃点小亏也要保住个不胜不败的局面他要什么增援,张作霖拼了老命,哪怕是变卖家产也要给他弄到万一要是大败,那他们父子可就要吹灯拔蜡彻底玩完喽

    当张学良要亲率十万大军去给满洲里解围的消息一传来,张老将的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居仁堂的作战指挥室。时时刻刻守在电台旁边,等着来自前线的好消息或是……坏消息。

    这一等就是数个昼夜不眠不休,昏头脑胀之间就听见杨宇霆的声音:“大帅……日本顾问坂西先生传来了东京方面的消息,问咱们……需不需要购买军火?他们可以卖给咱们一些……此外也可以派兵秘密助战……不过需要咱们给他们一点儿特殊权益。您看……”

    张作霖抬头一瞧,看见杨宇霆也是眼圈黑黑的,整个人仿佛都瘦了一圈,捏着信筏的手似乎也在微微颤抖,整个人憔悴的好像随时就要倒下去一般。

    张老将心头一暖,这个杨邻葛果然是自己的心腹,这些日子也因为中东路的事情吃了不少苦了,殚精竭虑的筹划,还因此开罪了那个不知好歹的小六子(张学良)。回头还是要和小六子好好说说,别总是忠奸不分。

    接过信筏看了看,原来是日本人想要的利益,包括:

    (1)日人在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享有商租权,即与当地中国人一样有居住和经营工商业的权利;

    (2)将“间岛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