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二,朱平安决定要发动一次军事攻势。锦州方面阴云密布,洪承畴十三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的结果朱平安却早已知晓。朱平安远在登州,自然是无法插手辽东的大战,但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明军的损失,甚至是扭转整个战局,朱平安还是决定从侧面支援锦州战场。

    目标便是与朝鲜紧邻的皮岛。

    皮岛,又名东江岛。位于鸭绿江江口以东,地理位置特殊,便是处于大明、满清、朝鲜三大势力其间,位置冲要。岛屿东西不过十五里、南北不过十里,岛屿全为巨石,不生草木。岛上居民以打渔为生,其中汉人居多。

    天启二年,袁可立巡抚登莱,毛文龙被任命为东江镇总兵,驻守皮岛,招抚辽东汉民,整训士卒,不断袭扰当时仍为后金的辽东之地,屡立战功,有力的支援了大明关外的正面战场。

    崇祯二年,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东江镇明军群龙无首,此后再无建树。崇祯六年,贝子硕托联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火炮猛攻皮岛,明军死战不退。之后武英郡王阿济格率军增援,双方以火炮对射,明军渐渐耗尽弹药,陷入肉搏。清军大将鳌拜身先士卒,杀上皮岛,明军寡不敌众,又得不到海上的支援,不久皮岛便告陷落。

    自此之后,满清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入寇关内。由此可见皮岛战略位置的重要所在。

    朱平安的构想便是重新夺回皮岛,对清军侧翼进行威慑,从而支援锦州战场。

    这和当初袁可立、孙元化的战略构想是完全一致的。

    但实施起来,目前来说,困难还是很大的。最主要的一方面却不是来自于清军,而是来自于大明朝堂的内部。袁崇焕当年擅杀毛文龙,之后皮岛陷落,到现在已经是经过了数载光阴。朱平安一旦对皮岛开战,那大明朝廷的态度便很值得深思。崇祯皇帝命令朱平安驻守登莱,本意是为了南撤的后路,朱平安如果要是对皮岛用兵,消息传到崇祯的耳朵中,崇祯皇帝必然会有他自己的想法。

    “朱平安想要做什么?朕让他掌控登莱是为了给大明留一条后退之路,但他却四处攻伐,这是何意?莫不是存了拥兵自重的念头?”

    恐怕崇祯皇帝脑子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便是如此。这一点几乎可以确定。

    一旦崇祯由此对朱平安产生怀疑,万一找个借口削夺了自己的兵权,但可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攻占皮岛一定不能以明军的名义,那这该如何是好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朱平安才决定了最终的用兵策略,并在第一时间将靖海卫指挥使李定国召回到蓬莱城。

    这柄已经开刃的宝刀,是到了显露锋芒的时候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敌人心头的毒刺

    崇祯十一年,皮岛被攻陷之后,总兵沈世魁战死殉国,其部下沈志祥独木难支,率领军民两千五百人投降满清。之后清军班师,但时任大明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却没有将东江镇重新建立起来,而是将皮岛附近的岛屿上的百姓和士卒全部迁往了锦州、宁远一线。于是,在数载之间威震辽东,频频袭扰满清腹地,并重创清军的东江镇不复存在。皮岛也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荒岛。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五的夜晚,风平浪静,一支百余艘舰船组成的船队悄悄的驶出了威海卫军港,鼓足风帆,向北行驶而去。

    这支船队的主官便是匆匆由靖海卫前来复命,却在蓬莱呆了不过十天的李定国。他的副手则是登莱水师的主帅童万钧的长子童经延,另外佛郎机商团的首领洛佩斯和如今的蓬莱海商,也就是原先的海盗头目刘小刀也赫然都在其中。船队士卒万人,另外还有三十余艘广底船,负责运载大批的辎重。

    但所有的士卒全部都脱下了军服,改为便装,但号令却是丝毫不乱,及时在这黑夜中行船,如此庞大的船队也没有发出任何的杂音,各船之间凭借着桅杆上的明灯有序的前进。

    但就是在李定国所在的主舰船尾,三个黑影却凑在了一起。其中一个瘦高个子悄悄的看了看船头上黑压压的人群,不禁叹口气,“看样子今晚是别想睡觉了,李将军他们都在船头议事呢!”

    另一个看起来很是沉稳的身影说道:“子重。幸得大帅信任,咱们才有了这次出海远行的机会。看看咱们那些同窗,如今都分散到了山东各处,哪里像咱们这么自由自在。”

    旁边一个憨厚的粗嗓门大汉却笑了起来,虽然是极力压低了声音,但那瓮声瓮气的声音还是传出去好远。“肖子重,你便知足吧!如今你可是军情处派往朝鲜的总领,这两个月你跟在军情处阴参议后边可是学了不少东西吧?哪像我和大哥一般,如今还是军中的小卒!”

    月亮悄悄的从云层后边探出头来,柔和皎洁的月光洒遍了整个海域。清清楚楚的映照出了肖元腾那张愁眉苦脸。

    “老大、大牛。你们就别笑话我了!这军情处有什么好?事事神神秘秘,见不得光,我倒是想和你们一样,冲杀阵前、斩将夺旗。那是何等的威风!唉!”

    张继祖拍拍肖元腾的肩膀。“人尽其才。大帅和阴参议不是也说了吗?你就是天生干这行的材料,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大展拳脚,要知道。你的每一件差使都可让我山东子弟避免多少无谓的伤亡。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指的是如此!”

    肖元腾嘿嘿一笑,刚刚的郁闷和愁苦瞬间从脸上消失,张继祖和武子牛这才知道他原来是故意装出来的样子,不禁翻翻白眼。

    肖元腾从怀中摸出一小坛酒来,“老大、大牛,登岸之后,咱们三兄弟便要分别,小弟便要先期潜入朝鲜王城,此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又或者我在这敌境中无声无息的消失,亦未可知。今日咱们便饮了这分别酒,来日如果小弟……,便请两位兄弟照顾小弟的父母双亲了!”

    肖元腾平日里难得说上几句正经话,此时说出来,却是让张继祖和武子牛的心里忽然一紧。朝鲜王城如今还有清兵驻扎,肖元腾此去便真的像朱平安说的那样,成为了“插在敌人心脏上一根毒刺”了。今日这一分别,再见面或者不知到了何年何月,也或者便是天人永隔、人鬼殊途。一想到这儿,三人的双眼都是微微泛红。

    “来,你我兄弟干了这坛酒,从此之后,天涯海角、建功立业,绝不相忘于江湖!”

    三个人的声音隐约的传到船头,童经延不禁眉头一皱,“这三个家伙,在那里嘀咕什么!来人,去把……!”

    “算了!”李定国摆摆手,“他们三个乃是生死之交,今晚便让他们聊一聊吧!”

    李定国身为一军主将既然开了口,童经延自然不好再说什么。仔细观察了洋流和风速,这才对李定国说道:“大人,明日凌晨船队应该便能抵达平安西道定州港。”

    李定国点点头。此次是他第一次独自带领一军出行,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想想出发前朱平安对他所说的话,身上仿佛又忽然间多了些勇气和信心。

    “天下纷乱,咱们迟早要和流寇正面决战,我也知道你的心思,是不愿和他们刀兵相见的,这样的仗我也不想打,但是没办法,我实在是躲不开。不过你不同,所以我才任命你为此次重建东江镇的统帅。面对鞑子,你大可以放开手脚,也有了发挥的余地。这次征伐皮岛难度不会很大,但难的却是一直坚守在那里,还要和朝鲜王室拓宽合作,悄然经营东江镇,等到日后有了机会,便可以由朝鲜出兵,直捣黄龙!”

    作为山东的将主,朱平安能这样设身处地的为李定国着想,李定国自然是感激莫名,从此也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重建东江镇的任务,将其经营为满清侧翼的一块抗清基地。

    李定国琢磨了片刻,扭头对身边的一名文士打扮的老人说道:“俞长史,鲁王府和朝鲜那边多有来往,如今可有消息传回来。”

    那上了年岁的文士正是鲁王府的长史俞起蛟。刘泽清进攻登州的时候,鲁王朱以海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后来被朱平安发觉。平定刘泽清之后,朱以海的海贸生意便一落千丈,忽然间各大商家都不再和王府打交道了,朱以海因此赔了不少银子进去,货物也积压了不少。后来,朱以海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这才命俞起蛟代替自己赴登州请罪,朱平安也就顺势提出了要和鲁王府共享朝鲜这条商路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