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五百步之后,登州军的阵营开始了整齐划一的射击,第一排射击完毕,齐齐向后连退几步,第二排上前,之后便是第三排,如此周而复始,毫不停歇。

    而海面上的局面也在瞬息之间发生了逆转。路上的炮台准备已久,登莱水师的船队一进入到海港炮台夹击的射程之内,南北两个炮台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轰击。

    第一轮炮击下来,登莱水师有数艘舰船被击中,但相对于之前登莱水师遇到的郑军水师来说,天津卫炮台上的这些炮火显然便如同是小儿科一般。舰船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天津卫炮台上火炮确实是不敢恭维,声响虽是极大,但打到舰船上的炮弹的威力却稀松平常,口径小不说,居然某些炮弹中不富欧式填充了一些劣质的硝土、硫磺之类的东西,甚至还掺杂有沙土。

    第一轮炮击结束,炮台上的士卒兴奋的清洗炮管,准备第二轮轰击。在他们看来,此次出其不意的偷袭,完全已经将登莱水师给打懵了,接下来的战斗没有什么悬念。水师已经进入到海港之内,狭小的空间不允许他们做出什么闪躲的动作来,加上船只数量很多,一时间很难退出射程之外。

    但没想到,就在他们清洗炮管、搬运炮弹时,海面上却忽然狂风大作,视线之内,就看到一艘艘的舰船侧翼猛然间冒出阵阵火光和白烟,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炮声,震得整个海面都摇摇欲坠,好像忽然间刮起了一阵狂风似的。

    保护着粮船的登莱水师舰船左右两翼同时开火,每条舰船上至少都有五到十门的火炮开火,又是拥挤在海港之内,这样的动静用地动山摇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眨眼之间,南北炮台就绽开了朵朵巨大的火花,炮弹到处,一切都化为齑粉,天津卫的海防炮台拢共不过五十余门千斤的佛郎机火炮,平时都是固定在这炮台上,防备海上之敌,但却是头一次遭到来自于海上的无情打击。一轮轰击之后,还没等再次填装,登莱水师的士卒们便泄气的发现,整个南北炮台竟然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原先的火炮齐齐哑火,炮台中有的地段竟然整段消失,露出醒目的沙土黄色。

    透过千里镜看到这些情景,登莱水师的军官们也觉得甚为不可思议,天津卫的炮台当年也是天启皇帝亲自下令修葺建造的,至今不过十余年的时间。却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等到看到那裸露出来的大片土黄色泥沙,众人顿时哭笑不得,原来这南北炮台竟然是朱平安经常挂在嘴边的“豆腐渣工程”啊!

    隆隆的炮声硬生生的阻断了天津卫明军冲锋的脚步,眼睁睁的看着稳操胜券的南北炮台在一轮炮击之后便变成了废墟,顿时将这些士卒吓得魂飞魄散,加上对面如同暴雨梨花一般的攻击,军官们又相继倒下,士卒们再也没有了向前冲锋的勇气,竟是不约而同的齐刷刷的一转身,向着来时的方向就狂奔而逃。

    “这,这就跑了?”登州军士卒们却是面面相觑。对面天津卫兵马的战斗力却是稀松平常到了极点,竟是连以前遇到的郑军或者海匪之类的家伙都远远不如。三轮射击,还有一轮丝毫不关他们事情的炮击竟能让数千人的部队瞬间崩溃,倒也是这战场上少见的奇闻。

    饶是朱平安,也是愣了片刻,随即连忙让沈恪向舰船上发令,命令舰船调转炮口向着陆路天津卫明军的身后处发炮,延伸射击。

    但这个却有点难度,海港之内确实是狭窄异常,舰船的火炮都是面朝炮台,此时想要掉转过来却是有些困难,仓促之下,竟然还有舰船碰撞在一起,平白多了些损失。无奈之下,部分离岸稍近些的舰船只能用船头舰首的重型火炮轰击。

    天津卫士卒拔脚狂奔,冷不防却在眼前遭受到了一阵炮击,重型的炮弹落在沙滩、树丛和房舍中,一个爆炸开来,便是将炮弹的坠落之处的一切化为齑粉,顿时将溃散的明军士卒的去路封堵起来。

    稍微有点头脑的士卒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连忙抱头跪在了原地,高喊着“我等愿降”,再也不敢挪动脚步。别的士卒恍然大悟,连忙有样学样,刹那间,到处都是黑压压的投降的士卒。

    舰船上的炮火轰击了一轮便告停歇,登州军迅速压上,不一会便将人数将近三千人的俘虏压到了沙滩上待命。

    朱平安和杨廷麟、王品等人踩着松软的沙滩走上码头,原先站立在这里的几名官员早已逃之夭夭,不等朱平安吩咐,沈恪已经命令右千户的 私下里搜寻主事之人,尤其是要抓到刚刚现身的那个毛运举。

    杨廷麟看看残破的天津港,不由得喟然长叹,“国事如此,宵小逞凶,朝廷竟然一无所知,如果今日被他们得了手,京师必然不攻自乱啊!”

    王品也是深有感触,“范家的阴魂不散,凤阳、登莱,处处都有他们的影子,这次进京,大帅不妨上道折子,直达天听。咱家也要给司礼监上疏,把今日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这颗毒瘤不可不除啊!”

    朱平安却没有接话,而是淡淡的点点头。这次也是多亏了关外的霍五,其实更多的则是被他掌握在手心里的宁完我的功劳。

    锦州大战一触即发,满清各旗大军相继开拔,但朝鲜方面的动向却让皇太极和多尔衮有些忌惮。尤其是在情况不明的局面下,他们更害怕登莱的朱平安牵扯到其中,万一前方大战正酣的时候,登莱水师大举北上,从朝鲜攻入辽东,那满清可就顾此失彼,陷入到腹背受敌的局面了。于是,为了以防万一,皇太极抽调一万五千大军进入义州屯田之地,由英俄尔岱统一指挥,严防朝鲜和皮岛方面可能会有的变故。

    就在此时,满清得到了关内的消息,得知由于流寇作乱,大明漕运通道断绝,朝廷逼不得已重新开启海路运输漕粮。也由此,皇太极和多尔衮打起了歪脑筋,如果能阻断这次运粮,那明廷京师必然大乱,到时锦州军心浮动,必然会使局面向着满清一方倾斜。

    于是,多尔衮密令宁完我联络范家,由范家联络京师中的茂阳伯柳忠恕和大太监贺有龄,命令他们安排人手从中谋划,夺下这批粮草,如果能运到关外补充满清军队最好,万一失利,便将这些粮草付之一炬。(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宁锦之战爆发

    只是没想到,范家这些山右商人竟然还有如此大的能量。登莱贸易区建立,其中山右商人损失惨重,原先一直以登莱为基地供应满清的盐铁生意也被连根拔起,由此对朱平安恨之入骨。

    接到关外的指令后,范氏家主范永斗便动用了一切可以用的资源,力图借这次机会将运粮入京的朱平安也杀死在天津城。以报中都凤阳和登莱的两箭之仇。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范永斗和多尔衮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如今的宁完我却是已经成了朱平安隐藏在关外的一颗重要棋子。

    正是这枚棋子在关键时刻的报信,才使得朱平安躲过了这次的暗箭。

    说起来,这还是要归功于洛佩斯献上的福瘦膏。朱平安深深知道这东西的毒性,一旦沾染,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要被剥下三层皮去。更何况是宁完我这等数典忘祖,只知追求荣华富贵的家伙。但也正是因为福瘦膏的危害巨大,所以到现在为止,这中东西都一直是登莱的最高机密。

    郭追授命秘密种植这种毒物,但这种毒物却是喜欢潮湿高温的环境,即便是有了蔬菜大棚的温室效果,在山东想要种植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产量一直不高,而朱平安更不敢将这种毒物大肆种植开来,一个不慎,对于国人便是一种难以弥补的伤害。

    被俘的天津卫士卒中还有幸存的军官,一打听之下。朱平安才知道,原来赵良栋和天津漕运衙门的督粮道已经失踪了有二十多天之久。这些天以来,一直是天津左卫的指挥使王良在代行其事。由于赵良栋和督粮道失踪,天津三卫的士卒早已经断粮,这次便是受了王良和一众军官的蛊惑,准备杀官造反,夺取漕粮以求活命。

    不用再问,这王良很明显就是范家在天津的暗桩,只不过,刚刚已经和几名心腹将官死在了乱军之中。尸首已经被找到。

    听了这些前因后果。朱平安的心中不由有些阴郁。天津卫还潜藏着鞑子的暗桩,今天这件事说起来,还真的是崇祯皇帝的运气,也幸亏是现在便发现了王良的身份。要是等到了准备南迁的时候。那时候王良倒戈一击。他将造成的损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