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仔细说说看!”朱平安忽然之间心中有些烦闷,阴世纲说话很是小心,说的也极是隐晦,但藏在背后的意思却是明白无误。这些,朱平安隐隐约约的也觉察得出来,但毕竟牵扯到父子亲情,虽然明知天家之事不会涉及到丝毫的亲情,朱平安却还是有些不愿正面直视这些见不得光的龌龊。

    “大帅请想,自成祖皇帝之后,大明哪儿还有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宗室。大帅可算是这大明两百多年来的头一位,虽说如今的朝堂也有不少咱们的人,但想要影响朝野之间的风闻舆论却是力有未逮。王爷登基之后,自然要对大帅有一个稳妥的安置,关键便是大帅您手中的兵权。这一点,王爷不放心,郑家、各省督抚更是不能容忍。还有一点,便是大帅的出身,到今天王爷也没有一个明了的章程出来。仅这一点,便足以让那些人大有文章可作!”

    阴世纲说的有些激动,面庞微微泛红,“王爷选择储君不外是大帅和小王爷两人,小王爷是嫡出的身份,得到郑家和不少朝臣的支持,王爷这边也有路大人等人的鼎力支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王爷自己的态度。以学生看来,大帅的兵权恐怕还是王爷最为忌惮的,成祖登基的始末,始终是大明皇帝的一块心病,还有正德年间的宁王……!”

    阴世纲忽然感觉有些说不下去了,这些话,他是鼓足了勇气才说了出来,但之后的那些过于直白的言语,他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阴世纲的话不必说出口,朱平安也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之前王承恩的提醒,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他悠远的思虑和心思,已经提前发现了这其中深深埋藏的隐忧。有些事情,不得不要提前做些准备了。

    曾氏那里,朱平安曾经带着木语菱和邢沅以及自己的儿子朱承佑前去拜望,但曾氏却以身子不爽为由,直接拒绝了,想来她的心中一惊触动了某些念头,这才不肯见面。

    这场纷争刚刚开始,或许将是旷日持久,也必将是你死我活,一瞬间,让朱平安忽然有种悲凉的感觉,这样的命运终究还是躲不过去啊。

    一旁侍奉的怀德的眼睛忽然眨了眨,却是凝神思虑了片刻,始终没有说话,直到阴世纲告辞出去,这才到了朱平安的身侧轻声说道:“大帅,奴婢这边忽然想起件事情,想向大帅告个假,回登州一趟!”

    “何事啊?”

    “回禀大帅,我军克复南京之后,先帝和先皇后以及定王和昭仁公主都在变乱中遇难殉国,长公主也不知下落。消息传到登州,懿安皇后悲痛不已、夙夜难眠,前些日子送信给夫人,说是想要前来南京,祭奠先帝诸位亡魂,以安愁绪。”

    朱平安这才想起来,前几日木语菱曾经提及此事。朱慈烺赴南京登基之时,曾邀请懿安皇后同行,打算将其安置在深宫之内奉养。但懿安皇后张嫣却是不愿再深宫中终老,却是喜欢登州和蓬莱的天气和环境,于是便留在山东,朱平安得王承恩嘱托,木语菱更是挑选了得用的人在身边服侍,时时拜望,与张嫣相处的极为融洽。

    一年之中,大明皇室连续两次遭受亡国灭家之痛,此次南京之乱,更是让泰昌皇帝的嫡系血脉为之断绝,张嫣身为天启皇帝之妻,为此悲痛不已,自然是人之常情。也因此,这才试探着提出了想要来南京祭拜一番的愿望。

    “这几日大帅公务繁忙,夫人不方便打扰,思来想去,懿安皇后如今来南京也不会有什么不便,因此便让奴婢再找合适的机会问询大帅,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便由奴婢回登州走一遭,将懿安皇后接到南京来!”

    “这是应有之理!”朱平安点点头,算是同意下来,“如果不是南京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懿安皇后也不愿再掺和这些皇室的事情。王伯托付时曾说,懿安皇后是个苦命人,闯贼入京时,先帝崇祯皇帝便想其自尽为国殉难,想来总是人间惨事,王伯将其托付于我,便是期望她能平静的度过余生,这一点,我一定要做到!”

    “大帅仁厚!”怀德躬身施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样,走之前,你先去一趟王府和礼部,将这件事情通报王爷,想来,父王也不会阻拦。一应规制和仪仗便由礼部确认,所需花费都由咱们来出,另外,命大狗再辛苦一趟,带五百骑兵亲自将懿安皇后接到南京来!”

    怀德躬身答应下来,退出书房之后,便一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宅院。自打跟随朱平安之后,怀德便接掌了他身边一应的伺候事宜。朱平安脾气随和,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也是自幼的苦日子过惯了,身边一直没有使用伺候的人等。但主掌山东之后,情况便有些变化,事务繁重之后,个人的事情总需要有个人在身边总揽。

    后宅之内都由夫人木语菱大包大揽,总不需要别人操心。但在前堂,以及外出出征的时候,这个人选便显得尤为重要。

    怀德来到山东军之后,这个位置便由他来做,也因此可见朱平安对其的信任,怀德其人也没有让朱平安失望,做事滴水不漏,异常妥帖。

    怀德院子里,还有几名从京师带出了贴身小宦官,此时却被他大发了出去。

    怀德锁上房门,从柜子中摸出一个包裹,小心翼翼的打开,抽出几个黄色的卷轴,找出其中一个,打开来仔细看了两遍,这才长出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一家天下

    唐王朱聿键入主南京之后,江南的局势日渐平稳起来,但黄河以北的区域却是仍旧处在殊死的搏杀之中。

    李自成率军推入山西,大同总兵姜瓖杀死闯军的山西守将张天琳和马崇僖,迎接清军进入山西。清军进入山西的主将是阿济格,但真正帮助清军兵不血刃的拿下山西的却是多尔衮麾下的汉军将领吴三桂和洪承畴。

    李自成进入山西之后,再一次犯下了不可挽回的战略错误。李自成不时坐镇太原,急招陕西兵马入晋驰援,巩固山西的防线。却是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和众文武率领着顺军的京师主力继续向西撤退。

    元月下旬的时候,李自成率部渡过黄河,急匆匆的赶回西安,山海关、真定、庆都等一系列的失利,让李自成和麾下的文武对于清军的战力心存忌惮,仿佛也只有回到自己的老巢西安这才能让他们安下心来。

    李自成离开山西时,也留下了一批能征惯战的老将防守山西。除了张天琳和马崇僖之外,长治有大将刘忠镇守,太原则由明军降将原河南总兵陈永福镇守,晋西北保德地区留下了唐通,临汾则由绵侯袁宗第督战,兵力也甚为可观。但李自成却是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此多的大将各自统兵留守山西,却是没有一位威信卓著的大将统一指挥,兵马虽多,却是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

    二月初,清军逼近山西,姜瓖在吴三桂和洪承畴的蛊惑下发动叛乱,杀死顺军大将张天琳,固城明军降将响应,斩杀马崇僖。投靠清军。如此一来,山西防线便顿时破绽百出。

    洪承畴在此时派出前明恭顺侯吴惟英之弟吴惟华前往山西招抚各地,短短的一个月之中,代州、繁峙、崞县、五台、静乐、定襄等地都落入清军的掌握之中。

    面对此种情面,李自成不得不派出亳侯李过由陕北进入山西增援,而镇守保德的唐通却在此时起兵反叛。截断了太原陈永福与李过所部之间的联系。陈永福孤军守卫太原。虽然力战不屈,但众寡悬殊,还是被清军所击败,陈永福兵败不知所踪,太原失陷。而李过在唐通和清军的夹击之下,也是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陕西。到了二月底的时候,山西全境陷落。

    夺取山西之后,清军上下欣喜若狂。但由于兵力的不足和战线拉得过长,需要时间来进一步巩固刚刚占领和京畿、河北和山西之地,所以,多尔衮很坚决的暂时放缓了进攻陕西的脚步。

    在争取缙绅、豪族和前明官员的方面,多尔衮显然是技高一筹,在洪承畴的建议下,他一面大举吸纳前明士林精英和官员,另一面则宣布将所有被顺军夺取的田地和资财全部归还原主。停征崇祯时期加派的辽饷、剿饷和征饷,放免匠户。并废除军户制,将军户士卒改为屯丁,屯田种粮。一系列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清军屡次入寇杀人劫掠的残暴形象,特别是在招募了大批前明文武官员和士子儒生之后,更是很快的便在京畿之地站稳了脚跟。

    冯铨就任内廷大学士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