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郑鸿逵这幅表情,朱聿键也收敛了笑容,同时心中也在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让郑鸿逵这样的重视。

    “此人在崇祯朝时便已经被崇祯爷看重。当时原本要大用,不过是其后闯贼攻陷京师,此人不得已流落到了江南!义兴朝时便已入阁,只不过,一身所学未能施展,先帝便蒙难。南京大乱的时候,马士英等人逼死了郑阁老,又在满城搜捕此人。足以见对此人的忌恨。”

    郑鸿逵一边偷眼打量朱聿键的神色,一边不紧不慢的说道:“说来也巧。南京变乱时,此人恰好被我郑家的手下所救,得以逃过大难,曰渐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因此便一力将其请到了王爷的府上,恳请王爷考校其才学。委以重任!”

    郑鸿逵这么一说,朱聿键却是忽然想起一个人的名字来,“莫非是……!”

    郑鸿逵一笑,“王爷所料不错,除了他还能有谁呢?”

    朱聿键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如此贤才,本王当亲自出迎啊!”

    等到朱聿键和郑鸿逵一前一后出了花厅,却看见一人早已在二门处等候,一身青色的儒生袍服,头上仅是束着网巾,虽然天空上已经飘起了雪花,此人却还是站在廊下,看着不远处的荷花池的睡眠,若有所思,眉宇间的忧虑之色一闪而逝。

    “可是清泉公亲至?”离着老远,朱聿键便迫不及待的喊出声来。

    方岳贡转过身来,面前的朱聿键只是一身家居的交领罩袍,但看向自己的眼神却是热切无比,当下缓缓施礼,“罪臣方岳贡叩见王爷!”

    朱聿键抢上前来几步,一把握住方岳贡的双手,“本王有幸得见清泉先生,真是三生有幸。若是提前得知先生到来,本王便应当出府亲迎,如今却是怠慢了、怠慢了!”

    方岳贡的心头拂过一阵暖意,唐王朱聿键贤良忠义,果然名不虚传,但一眼又看到郑鸿逵的身影,方岳贡的心中却又是一沉,随机又低下头去。

    郑鸿逵呵呵一笑,“王爷求贤若渴,想来今日是难以入眠了,下关不才,斗胆请王爷备下酒菜,咱们小酌几杯如何?”

    朱聿键连胜称妙,当即便吩咐邹靖马上准备酒菜,增设火盆等取暖之物。

    见到了方岳贡,朱聿键确是心情大好。方岳贡声名在外,早年崇祯对其的评价便是“此人身负首辅之能,当为一代名臣!”

    只可惜后来,闯贼大军攻陷京师,身为山东巡抚的方岳贡未能入京一展身手。

    义兴皇帝继位之后,郑三俊头一个举荐的人便是方岳贡,两人联手推行新政,虽然后来被群臣百般阻挠,但其才干却是令百官不得不钦佩有加的。不说别的,单说义兴朝国库空虚,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执掌户部的方岳贡却按照义兴皇帝朱慈烺的旨意,供给孙传庭的北伐之军大半年的时间,要不是他在背后统筹谋划,全力支持,恐怕孙传庭的两万大军根本走不出南直隶之地。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方岳贡曾任山东巡抚,曾经参与过朱平安在山东的新政,对于山东系统的运作可以说是朝臣中最为了解的一个人。

    朱平安的山东自成体系,从百姓到各级官员,甘心依附于朱平安,甚至不愿到别处任职,是以朝廷对山东的新政也是只知皮毛,而不知其精髓所在。

    朱聿键即将登基称帝,所缺乏的便是方岳贡这样精通实务的干才,郑鸿逵将其推荐过来,无疑是雪中送炭。更何况,朱聿键也听说,自从南京变乱后,朱平安的手下也都在全力搜寻方岳贡的下落。(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名字引发的政争

    三月二十六将是唐王朱聿键正式登基为帝的好日子。之前,经过了群臣的三次上疏劝进,朱聿键这才答应就任监国,三月十二,朱聿键在众臣的拥戴下,终于答应接掌帝位。年号随即确定下来,是为“隆武”。

    三月二十四这一天,距离登基大宝的时间还有两天,整个南京城都为此喧嚣起来。但南京玄武湖后湖却还是一片寂静,这里是大明黄册库所在,历代都是皇家禁地。义兴之乱的时候,乱兵也突入到这里,但由于并无财货可以攫取,因此便在玄武湖四处点火,黄册库也因此损失巨大。自洪武年间囤积起来的179万余册的记载着大明万民的户籍、丁口的黄册以及丈量土地绘制的鱼鳞清册,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

    朱聿键入主南京之后,责成户部、工部、吏部清吏司和都察院联合对黄册库进行修缮,重点自然是恢复其中被焚烧的黄册和鱼鳞清册。时至今日,这项复杂、繁琐的工程依然进展不大。原因便是,如今天下处处烽火,江南虽然相对来说好一些,但各地督抚对于朝廷的诏旨和命令普遍采取的便是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地方的支持,朝廷想要恢复这些清册却是千难万难、阻力奇大。

    因此,在登基大典之前,朱聿键还是叫停了这项工程。黄册库仅库房便有六百余间,朱聿键叫停工程之后,原本任命和安置的户部、都察院等衙门的官吏、库匠、抬册夫、水夫、膳夫以及护卫兵丁等人也全都从后湖的岛屿上撤出,因此岛上显得冷冷清清。

    一大早,新任的锦衣亲军指挥使、忠诚伯周之藩便带着麾下的锦衣卫士卒上了岛,将全岛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不多时,一身素服便衣的朱聿键便登了岛。在一处临湖的静谧所在停下脚步,支起钓竿,俨然是一副忙里偷闲垂钓的架势。

    不大会的功夫,湖面上一只小船悄然靠岸,朱平安自船头飘然跃下,孤身一人上了岛。快步走到朱聿键的身后,翻身跪倒,“拜见父亲!”

    朱聿键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臂来,指指自己身旁的一个座位,示意朱平安坐到自己的身旁。

    朱平安拜谢之后,这才起身坐下来,看看面前的钓竿,却是苦笑。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拿起来充充样子。

    朱聿键却是叹口气,“外间人多眼杂,咱们父子想要说些话却是身不由己,如今这后湖空置下来,总算有了一个僻静所在,所以才将你找来,咱们父子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闲!”

    “是!”朱平安恭谨的回答道。

    这之后。父子两人却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说任何话,两人心照不宣的只是盯着泛起层层涟漪的湖面。

    过了好一会。朱聿键这才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平静,“赵光忭和路振飞的事情,你不要太过介怀。来日方长,日后总有机会犒赏他们。”

    朱平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朱聿键的话就等同于是给了一巴掌之后再给一个甜枣,而且这个甜枣还是虚无缥缈的。

    从崇祯执政后期开始,大明中枢和皇帝对于地方权力包括军权在内的掌控能力便在不断削弱。尤其是义兴朝时。皇帝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失去了作为执政根基的军权、财权、人事权的控制,整个内阁中枢和皇帝都成了无根之水,变成实权人物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甚至于是宰割。

    可以说。隆武朝廷的情况相对于义兴朝,要稍稍的好一些,但改变实际上也不大。由于朱聿键对于郑芝龙和朱平安的依仗,现如今朝政便把握在这两个派系手中。而朱平安作为皇帝的庶出长子,其身份便注定了要失去一大批朝臣的支持和拥护。所以相比较之下,反倒不如郑芝龙一系能放得开手脚。

    这也是朱聿键为什么要向郑芝龙那边倾斜的原因。

    一个手握重兵、执掌数省的皇子,怎能让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放心呢?

    “你的家人何时来南京?算起来,承佑今年已经快要三岁了吧?”朱聿键忽然问道。

    “应该是这两日便会抵京,父亲的登基大典,他们是一定要参加的!”

    “登基之后,吾便要大封皇族,南阳唐王一系还有些子弟需要册封,到时候,你和承佑也要在内,你已经在宗族黄册之内,但名字却是……!这一点始终是个麻烦啊!”

    朱聿键没有挑明,但意思却是表达的清清楚楚。历代皇族朱家子孙的名字都是有着一套严密的体系和确定方法,这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打造而成的,虽历经三百年,但至今却已然是难以动摇。可以说,名字也是皇室子孙身份的一种彰显。

    朱聿键的意思很清楚,朱平安既然回归皇室,那名字是一定要更改过来的。但是有一点,尤其要主意,改完名字之后,虽然将被确定为朱家子孙,皇室血脉,但大明皇室的规矩也随之而来。

    明朝的藩王制度,众所周知,实际上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