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近前,吴三桂翻身下马。阿济格笑着迎上前来,将一个盛满了美酒的牛皮酒囊送到他手中。“平西王的关宁铁骑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之师,短短两个时辰便拿下了野猪峡天险,这下子,刘宗敏便是想据守也是不可能了。此战。平西王当居首功!”

    虽然贵为王爷,但吴三桂也清楚,自己这个王爷和阿济格的和硕英亲王的爵位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吴三桂表现的很是恭敬,连忙上前接过酒囊,便欲行跪拜礼。

    阿济格却是笑吟吟的将其一把拉住,把臂而行,将其让到自己的黄罗伞下。吴三桂偷眼看看这硕大无比的黄罗伞,内心惊诧之余,脸上却已然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王爷,野猪峡守军已经全部肃清,属下前来请命,下一步我军是衔尾追击呢,还是先行休整一段时日,请王爷定夺!”

    阿济格笑着反问吴三桂:“长伯你的意思如何呢?”

    “前日里,豫王大军已经攻占芮城,距离潼关不过咫尺之地,流贼兵马据守潼关,一时之间恐怕难以轻下。属下以为,如今流贼困于陕西一隅,与其攻城略地,倒不如攻心为上。流贼军中遍布前明官吏,这些人等降贼也是权宜之计,只要王爷派出能言之士,相信这些人一定会望风而降!之后,便可兵不血刃的剿灭流贼之患!”

    阿济格点点头,“长伯之言甚合本王心意,摄政王也是这个意思,豫王和本王两路大军南北合击,能少一些伤亡,总是好的。毕竟如今山东和江南还未平定,总要留下力气以备不时之需啊!”

    吴三桂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启禀王爷,属下刚刚收到探马送回的消息。贼酋李自成已经派遣麾下制将军李岩,率军赶赴延安府增援。”

    阿济格毫不在意的摆摆手,“不过是多送些人来送死而已,不必在意!”

    吴三桂却是连忙说道:“王爷万万不可小觑了那李岩。此人之前乃是李自成身边的谋主,智勇双全,为李自成入主京畿立下大功。后来因为李自成其人对其忌惮猜疑,这才弃之不用,如今这李岩再度起用,对我大清可是一大隐患,不可不防啊!”

    阿济格亲热的拍着吴三桂的肩膀,“本王有长伯这等猛将在,又何须在意那李岩啊!”

    吴三桂顿时感激涕零,差点一个头磕在地上。

    “王爷信重,小王感激不尽,王爷放心,小王这便整顿兵马,严阵以待,誓要将流贼大军全歼在延安府辖地内!”

    但是事情却并没有阿济格和吴三桂想象的那么简单。李岩大军增援延安府的消息,不多时便已经传遍清军上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连五天时间过去,却是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李岩所部逼近的消息。李岩数万人的兵马自从出了西安之后,便如同销声匿迹一般。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踪迹。

    阿济格和吴三桂原本打算以逸待劳,在拖住刘宗敏、田见秀等人的同时,吸引李岩深入延安府,利用满洲八旗骑兵的快速、机动的特点,将顺军主力一举聚歼,但李岩所部的失踪却是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明明知道李岩是一定会来延安府救援,但如今却是没有半点踪迹可循,却是让两人一筹莫展。

    但十天之后传来的消息却是让两人包括北路军所有的将领都大吃一惊。

    李岩所部在出西安之后,便没有按照李自成的既定计划火速赶往延安府救援刘宗敏等人,而是派出游骑,在顺军第七营的帮助下,拉网式的清除清军的探马和暗探。同时,隐藏踪迹,轻装前行。只不过,选择的方向却是大相径庭。

    李岩亲率一万部众,征调大批战马,夜行昼伏,竟然是直奔芮城一线。南路军多铎一路措手不及,被李岩所部直插身后,南路军辎重聚集所在灵宝县城一夜之间被李岩攻陷,汉军正红旗都统王世选、副将孟乔芳授首。就连正红旗的牛录章京索伦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城中囤积的辎重、军粮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多铎为此暴跳如雷,下令全军搜索李岩所部的下落。忙碌了两日却是一无所获。无奈军需被焚,多铎的南路军只得放慢了进兵的速度,屯驻于芮城等待后方的补给。

    可以说,这是清军入关之后遭受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失败,虽然兵马损失不多,但整个的进攻战略却因此而被拖延下来。南路军困于芮城。北路军阿济格也是因此被气的险些吐血。

    大军在延安府精心等待了快半个月,满心盘算着要将大顺军的主力一战聚歼,但万没想到却是被李岩钻了个空子,打着北上的旗号,却忽然转道向南。以万人的轻骑就敢突袭重兵驻防的灵宝存粮之地,居然还被他得了手。

    这让一路顺风顺水的八旗王爷和将领们情何以堪。

    盛怒之下,阿济格下令对刘宗敏所部展开猛攻,两日之内便攻克了甘泉,顺军的五千守军全军覆没,仅有的一千多被俘士卒也全部被坑杀。

    刘宗敏、田见秀和袁宗第不得已只能死守富县。再向南便是洛川和宜君,距离西安不过五百里的距离。没有李自成的命令,他们是万万不敢再后退一步了。

    “丞相不是在军中监军吗?怎能由得那李林泉肆意胡来!”刘宗敏在富县城头上大骂不止。早在李岩所部出西安的时候,他便收到了牛金星的口信。顺军之中,他和李岩之间的私怨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李岩其人,虽然一直以来都是温和有礼,但锻工出身的刘宗敏却是与之有种天然的格格不入。在他看来,李岩这种官宦出身的子弟,便是大顺军的死敌,他们世代在百姓身上吸髓敲骨,又怎能和大顺同心同德。

    永昌天子李自成任用这些明朝的降官、降将本就是一个错误,没看到唐通、姜瓖那些家伙,不都是降而复反吗!大顺要想再展雄威,还是要靠这些一路走来的老兄弟!

    刘宗敏和牛金星原本的打算是,等李岩到了延安府,便将其彻底架空,夺取全军的指挥权,有了数万兵力的襄助,一定能阻挡清军进攻的脚步,到时在李自成哪里也算有了交待,至于夺权一事,料想李自成也不会过分为难。

    但谁能想到,这李岩却是不按常理出牌,竟是转道向南,又立下这么一大份的军功,这让刘宗敏如何能咽得下这口闷气。

    一旁的袁宗第、田见秀、李过等人虽然对刘宗敏的无能指挥不满,但谁都知道他和李自成乃是结义兄弟,李自成对其一向宽宥袒护,因此只能是装作听不见,任由其在城头上叫骂撒泼。

    吴三桂的关宁军猛攻了一轮,刚刚退下,清军正白旗的主力却是又逼近了城垣。这一次上来可不是什么包衣、家奴阿哈什么的杂兵,却是货真价实的旗中的牛录精兵。

    眼见着逼近城墙的便是八旗中的重甲兵,身上鼓鼓囊囊,显然是穿了两层的重甲,外层的是镶铁的棉甲,里面内衬的则是精良的锁子甲,寻常的明军箭矢根本伤不得他们分毫。后边紧跟的便是密密麻麻的轻甲善射之兵。还没到近前,如同飞蝗一般的箭矢便扑上城头。

    转瞬之间,重甲兵已经冒着箭雨和滚石扑至城下,左手手持木制的巨盾,右手的长柄挑刀、虎牙刀会挥舞不停,一张张凶神恶煞的面庞看着城头,让顺军士卒不寒而栗。(未完待续。。)

    ps:  以后每天写多少便更新多少,少则一章、多则两章,努力加快进度。

第一百零一章 劲敌

    如今的大顺军,因为李自成入京称帝,之前很多实用但实在是上不了台面的战术手段已经用不上了,或者说是眼下也实在没办法用了。例如典型的饥兵战术,以流民在前,战兵在后,这一套对付官军还有些效果,对付清军却是只能白白多付出牺牲。更何况,从天启末年开始,北方的战事便从未有过停歇,现如今的流民是越来越少了。

    山海关之战后,大顺军总算有了一些反思,军中对于火器的倚重却是越来越像原先的大明官军。与清军交战,野战是能避则避,利用火器据守坚城却是成了眼下最为稳妥和常用的战术。

    刘宗敏军中能打五斤炮弹的将军炮只有十几门,但能打三斤和一斤炮弹的佛朗机炮却是不少。清军如今的红衣大炮也遍布军中,因此,双方的炮战打得甚是热闹,但攻城的近战却是一刻也未曾停歇。

    清军的布甲驱赶了数以万计的四方百姓前来填壕,面对这些百姓,顺军丝毫不会手下留情,不大会的功夫,城外浅浅的壕沟便已经被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