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薇-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君正自闭目沉思,闻得夏钰之过来请安,忙命罗绮快叫进来。

    一别三月,夏钰之见到祖母,儒慕之情油然而生。他当即跪在地上连叩三个响头,又以膝当脚前行了几步,趴在老太君膝间。

    父母爱幺儿,隔代尤其亲厚。

    瞧着最心爱的孙子,老太君喜得眉开眼笑,哪里舍得叫他俯在地下,赶紧拉他起身,就势挨在自己身边坐了,连连端详着孙子可有清减,身上是否染了风霜。

    一叠声地吩咐罗绮传话预备酒席,老太君又使人给夏阁老送信,今日全家都聚在浣溪堂里用膳。

    罗绮领命出去,知道这祖孙二人必有大事要议,便将房门掩得紧紧。指了小丫头出去传话,自己便立在帘子外头,好生守住房门。

    孙子此番出行,与府内频频书信传递消息,一封比一封紧急。此前孙女已经给上过了眼药,老太君心里有数,这一路大约足够跌宕起伏,便想好生与孙子唠一唠,究竟出了什么事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四十七章 秘道

    夏钰之素来开门见山,与老太君一般的直爽性子,不喜欢拐弯抹角。

    他坐在祖母身旁,将炕桌上一碗茶仰口饮尽,便郑重问道:“浣溪堂的环境阴湿,并不适合老人家居住。前些年母亲曾请您迁居,您道是喜欢这片水域。祖母,您这个答复真不真?”

    老太君手里捻动着小叶紫檀的佛珠,听了夏钰之这个开场,笑道:“出去了一趟,怎得又想起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祖母年纪大了,不喜欢搬来搬去,自然还是浣溪堂最为趁意。”

    老太君四两拨千金,夏钰之偏就锲而不舍,再次追问道:“孙儿想向祖母求证,您老人家住在这里,究竟是喜欢这片水域,还是守护浣溪堂的秘道?孙儿听说这浣溪堂内真有两条秘道,一条通着宫内,一答通往宫外?”

    老太君深湛的眼神如海,她微微阖着双目,一丝波澜也瞧不见。右手机械地捻动着佛珠,心中似落叶被秋风横扫,却与往昔平无二致的声音缓缓问道:“钰之,你是从哪里听得?”

    似是又听到玉屏山顶上风过处唿啸盘旋,夏钰之面前闪过慕容薇当时那张素白的脸、飘扬的裙裾,还有她痛说前生时的伤感与愤怒。

    已然不需要祖母的答复,祖母虽说手拈佛珠,一幅安之若素的样子,那骨节发白的手指却说明了一切。

    他认真回答祖母的问话,半点没有隐瞒:“是大公主提及苏暮寒的出身时,怕我不信,亲口向我所说,允我向祖母求证。”

    苏暮寒,提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夏钰之心内五味沉杂。

    打从先帝还在世起,到皇太后迁居寿康宫。十几年的时间,他与妹妹、苏暮寒与慕容薇,四个人本是青梅竹马的玩伴。

    一同在宫内折桂花、采莲藕,一同踏青、观灯会。曾有那样恒长与美好的过去,能有怎样滔天的恨意,能叫苏暮寒生生下令,将妹妹乱箭射死在自家的秘道前头。

    想到这里,夏钰之心痛难当,竟有泪花泛上眼眶,被他生生逼回。

    老太君拈着佛珠的手一顿,四平八稳的情绪终于有了波动,眼里分明错愕了半分:“大公主怎会得知苏暮寒的身世?难道浣霞如此信任她?”

    自然而然提及皇太后的名讳,不待夏钰之回答,老太君自己又摆头道:“不对,你们出京之时,浣霞尚未痊愈,根本没有提及会将此事说与大公主。”

    知晓这秘密的,除去皇太后,便是崇明帝,再便是夏阁老夫妇。

    苏睿已死,崇明帝不必苦守秘密,却也不会将这样的隐秘说与女儿知晓。

    老太君的思绪一时又回到去岁冬末,那飞絮落花的雪中,弱质纤纤的女孩儿立在自家芜廊前的一丛芭蕉下,披了满身雪花雍容而立。

    自己向她追问罗讷言的来,她言笑晏晏与自己说着机缘。

    “机缘,大公主难道说这也是机缘?”老太君无声而笑,望着还想要追根究底的孙子,一时竟不晓得如何做答。

    “祖母,您便据实告诉孙儿,有还是没有?”宫内若真有这些秘道,夏钰之身上担子便更添一重。他又想起慕容薇讲述的那场战争,若是战乱一起,难保没有敌军会借着这秘密进城,神不知鬼不觉便能攻占皇宫。

    望着默然无语的老祖母,夏钰之其实已然得到了答案,依旧想听祖母细说根由。他执拗地问首:“祖母,暮寒真是那大周朝小皇帝的后裔?”

    不顾茶凉味淡,老太君亦如夏钰之一般,满满饮了一杯。再抬眸时,老太君已然恢复了端正的坐姿,眼里又似枯井无波。

    拉着孙儿坐在身旁,老太君知道有些事瞒也瞒不住,坦然点着头承认。

    当年先帝入主姑苏皇城,曾从文昌阁内寻得一幅残破的地图,上面绘着几条秘道,有的通往宫内,有的通往宫外。

    仁泰宫的秘道当年连着紫云殿,便是如今的寿康宫。

    想是当年大周朝的小皇帝想与乳母双宿双栖,又要避人耳目,便使出这暗通款曲的手段。两座宫殿虽然离得远,却有秘道相通,可以随时见面。

    紫芸殿里,还有一条秘道通往宫外,便是如今的夏府。当年是大周朝一位皇亲置下的别院,后来孝敬了小皇帝。

    寿康宫与如今的浣溪堂在地底有暗水相通,当年那别院是小皇帝留的后路,如今夏家就是宫内最后的掩护。

    若宫廷有变,循着寿康宫内的秘道,自然能到夏家浣溪堂内,沿着浣溪堂的秘道,便有条小路直通城外。

    原来真有慕容薇说的那条秘道,真有妹妹罹难的那个所在。夏钰之的心一抽一抽的疼痛,他紧紧抓住祖母的手,略带哽咽地请求祖母带他去瞧那条通往宫外的秘道,入口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孙子情绪波动,满身的悲凉令老太君也染了萧瑟。她已老迈,这条秘道的守护,迟早要交到夏钰之手中,也不在乎早这一时半刻。

    老太君整整衣襟立起身来,带着孙子便往外头走去。

    罗绮见祖孙二人沿着竹枝摇曳的青砖小径,径直往湖畔走去,心里咯噔一下,先吩咐人去将浣溪堂大门半掩,便是老太君不见客的意思。

    莲夜田田,已有菡萏吐蕊,红莲白莲竞相绽放,五月的浣溪堂格外清幽。行走在苍松翠竹覆阴的青石甬道上,夏钰之一颗心如青苔般苍凉。

    清澈的湖水一隅,一块玲珑的假山石旁,老太君蹲下身来,要孙子将手伸入池塘,去扳动那青苔覆盖的机关。

    轻微的吱呀声响起,假山石缓缓挪动着方向,原先的底座处露出一块带着粗大铁环的石板。老太君告诉孙子,掀起铁板便有狭长的阶梯,直接通往宫外的渡口。渡口处有块礁石中空,里头藏有两艘小船。危急时,可供十余人同时逃命。

    慕容薇说,当年自己的妹妹便是守在通往宫外的秘道旁,为了掩护自己逃走,被苏暮寒的人乱箭射死。

    生死一隅,妹妹知道她无力挽回西霞的败局,必定会拼死拖延时装间,将自己送出去,好找时机东山再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四十八章 后路

    夏钰之几乎可以想见自己当年与妹妹艰难的选择。

    妹妹牺牲了自己送他出城,那么,他必是乘着祖母说的小船,一路航行到了广西。在广西与二哥会合,再重新召集出岫的力量,又伺机杀回了姑苏皇城。

    妹妹看似绵柔软,却性烈如火。若是国难当头,必然第一个舍生取义。

    夏钰之心痛如绞,明知这一世这样的情况再不会发生,还是宛如亲。

    再次回到房里,望着夏钰之难掩的悲伤,老太君以为他在怪自己的隐瞒,亦或为苏暮寒的身世感伤,不觉微微叹了口气。

    老太君常年习舞,虎口与指腹都有厚厚的茧子,抚摸在夏钰之脸上,粗粝中带着亲厚,显得尤为真实:“通往宫内的秘道已然很长时间不用,太后娘娘抱病,哪里记得能用秘道来联系。还是年前,祖母不放心罗诺言用的药,从秘道入宫,守了皇太后一个晚上。”

    原来世间真有人能记得前世今生,怪不得旅行途中,慕容薇半分也不姑息苏暮寒,为了斩断他的想头,宁肯对安国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