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楼娱乐指南-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有条不紊的行驶在路上,一路顺风顺水,外面天色将明,距离目的地临榆县也越来越近了。

    坐了一夜车身体几乎要散架了,再加上这费神的阴谋诡计,让刘李佤有些透不过气,他跳下车活动筋骨,漫步而行。迎着万丈霞光,顿觉神清气爽。远处青山笼罩在薄雾中,影影绰绰仍显巍峨。近处,在大路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良田,尽管寒冬腊月没有耕种,但一道道垄沟整齐划一,田地间没有一根荒草杂草,显然有人在精心的打理。

    在一块块良田的衔接处,每处都有一个土房,看起来很简易却能挡风遮雨,远远望去,更像是这片田地的守护者,一座座土房上,烟囱中炊烟袅袅,显得很温馨,在房子旁边还有高高的谷堆,象征着刚刚过了一个丰收年。

    宁远县虽然与临榆县相隔不是很远,但整体的氛围却截然不同,临榆县距离京城较近,商业气息浓重,商铺林立,多是做买卖之人,城内娱乐消费场所也比较多,有点纸醉金迷的意味,而这宁远县则农业气息更重,除了城外这一望无际的良田,农房外,城内随处可见米面铺,而这些店铺无疑都挂着‘赵家米行’的招牌。不同的是经营范围,有的买粳米,有的卖糯米,有的卖未经加工的稻谷,还有贩卖种子的,有的搞批发,有的搞零售,即便都属于赵家,但还是分门别类,等级划分。同时也看得出,赵家在宁远县土皇帝一般的地位,以及对粮食的掌控程度,对全国的重要性。

    土地和粮食,在任何时期都是国之根本,民之根本。特别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赵家独掌万亩良田,田产丰富,只稻米一项就占全国的很大比重,而且这广褒无垠的田产,是人家赵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都是合法所得,谁眼馋也没用,就连东宁皇家都要低调与其交好,不过到了这一代迎来了转机,赵老爷子风流成性,妻妾成群,但却仅有三个女儿,家中没有男丁可以继承这若大家业,皇家当即发出了联姻的邀请,准备将赵家的产业和平演变。

    以前刘李佤只是听赵佳碧讲述,结合自己心中的猜想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今切实的站在宁远县这边土地上,看着那一望无尽的两天,堆积如山的粮仓,还有那些中粮,卖粮,交租的朴实无华的佃户,他们思想淳朴,租赁赵家的良田中粮,纳粮,存余粮,换银钱,生活稳定,衣食无忧,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赵家从不曾加过租,反而收米的时候经常给他们加价,一代代传承至今,这里的百姓已经养成了‘只认赵家不认天’的地步,这宁远县就是一个国中国,赵家就是土皇帝。

    而刘李佤,就是这片土地,家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有希望成为这国中国下一任的土皇帝,就冲这,刘李佤也要死守这片土地和家业,他不由自主的唱道:“我要扎根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不管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271 土皇帝

    一进城,众人纷纷下车,特别是那些姑娘们,感受着宁远县质朴祥和的气氛,让她们向往不用。

    这里的人全都是农民,彼此之间身份地位相等,大家都有田种,家中都有余粮,农忙时大家守望相助,农闲时大家亲如一家,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矛盾,更没有阶级等级,整个城市都洋溢着祥和喜悦的气氛,就像一处人们用自己双手,劳动打造的世外桃源。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没有野心,没有**,只求三餐温饱,享受着劳动的快乐,让人羡慕不已。

    此时在城中,由于今天是大年三十正日子,又是寒冬腊月农闲之时,好多佃户拿出了家中的余粮,来成立的一些商铺换了银钱,去买一些肉食蔬菜,有的给妻子扯上几尺花布,有的为孩子买上一些糖果,有的则在给老人购置一些加厚的被褥和棉衣,真正体现了过年的喜悦气氛。

    再反观临榆县,有钱人大鱼大肉,妻妾成群,穷人吃糠咽菜,年关难过。再看看这相隔百里的宁远县,一片喜乐祥和,平等平静平安。

    刘李佤带着一众姑娘走在街上,感受着这难得的平静,路人看到这么一大群浓妆艳抹,妩媚妖娆的姑娘,纷纷羞涩的让路,不敢靠近,在这偌大的宁远县城中,竟然没有一家青楼,都是质朴的农民佃户,家中糟糠之妻相扶相守。

    没走多远,始终走在他们前面的那辆载着俊秀公子的马车也停住了,不远处来了一行人,为首的正是锦衣华服,满脸堆笑的赵老员外,所过之处,不管是店铺的工作人员,还是街上的普通农民,都真心实意的给他拜年,赵老爷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和每个人都打招呼回礼,

    这赵老头在宁远县就像地位堪比领主,但对待民众的态度又像自家人一样亲近,难怪这里民风淳朴,宛如世外桃园,但刘李佤相信,如果有一天,有人威胁或者要迫害赵老爷子或者赵家,这里所有人都会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惊天的势力来包围赵家,因为大家祖祖辈辈生活下来,已经把赵家当成了衣食父母,正因为如此,赵家多年来都是铁板一块,而且势力越来越大。

    如果说,赵老爷子有心思自己称王称霸,就连东宁朝廷都得默许,所以,老皇帝有友情将赵家与皇家绑在了一起,这一代再联姻,不但能和平演变,还能消除一个隐患。

    那俊秀公子不等赵老爷子走到近前,已经当先下车,主动朝赵老头抱拳,躬身道:“赵老爷子,小侄给您拜年,祝您新年吉祥如意,多福多寿。”

    “不敢,不敢,老朽如何承受得起公子一拜,折煞老朽了,快快请起,这外面天寒地冻,还请公子先到寒舍喝杯热茶暖暖身子。”赵老头笑呵呵的说道。

    俊秀公子坚持行了一礼,戳在那等着赵老爷子先行带路,忽然发现,老头跟看见宝贝似地嗖的一声疾驰而过,一头扎进那些姑娘群中,笑呵呵的和每个人打过招呼之后,一把拉住刘李佤的手道:“总算把你盼来了,昨晚一宿没睡好啊。”

    刘李佤暴汗,整个宁远县都知道你赵员外有十二房妻妾,如今你拉着一大小伙子手,如此热切,让旁人看来还以为老家伙爱好变了呢。

    刘李佤连忙抽回手,道:“老员外请放心,我们醉心楼一项言出必践,何况老爷子出手五千里,如此盛情我们怎能拒绝呢。是不是姑娘们!”

    “对呀……”刘李佤一招遗祸江东,五千年一出口,姑娘们立刻蜂拥而上,将那小老头围在当中,你摸一把,我碰一下,顿时把老头搅得昏天黑地,意乱情迷的。

    幸好老头身边还跟着一个与他年纪差不多的中年人,看样子是管家的摸样,而且是个精明人,一看这里刘李佤能做主,连忙道:“这位先生,我家老爷已经恭候多时,还请入庄吧。”

    刘李佤抱拳一笑,那些姑娘们热情洋溢,眼见赵老头就要被扒光了,连忙道:“好了姑娘们,为了回报赵员外的盛情,我们也要好好准备准备今晚的表演,如果演得好,赵老员外还有额外打赏。”

    姑娘们已经展示了自己的热情,此时便不再纠缠,毕竟她们此来是卖艺的。但她们放开赵老员外的时候,这老头脸上满是唇印,身上衣服乱糟糟的,大褂都被撩起来了,不知道谁施展了猴子偷桃。

    老头虽然狼狈却一脸满意的笑,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朝赵家庄走去,中途路过一间人满为患的肉铺,过年了很多人都在抢购猪肉,赵老员外心情不错,分开众人走上前去,头上是猪肉铺悬挂的招牌‘赵记精肉铺’,不管是切肉的师傅还是收钱的掌柜,其实一见赵老员外立刻躬身行礼,乖乖叫一声‘老爷’,旁边抢购的人们也纷纷向老员外行礼。

    老员外此时心情超好,朗声宣布:“回去请你们家里的父母长辈来,今日大年三十,凡是五十岁以上的老者,全都可以免费领走二斤猪肉,七十岁以上者可领取四斤,就当成老夫送给那些老同年或者长辈们的新年贺礼吧!”

    那些顾客一听激动得无以复加,有人甚至当即跪在地上向老员外叩首,人们心中顿时兴起了无边爱戴之情。

    刘李佤暗自点头,老头不发黑心财,知道回馈社会,提前搞起了民心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受民众爱戴也在情理之中。

    那俊秀公子看着意气风发的老员外,眸光闪动,似乎在鄙夷老员外如此亲民的举动,又像是在嫉妒他所享受的爱戴。

    见到这一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