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富贾-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娥现在的处境有多么的困难。

叹了口气,小锦道:“好吧,您是老祖宗,我自然听您的。反正在这里我也没个亲人,更没朋友,认了根叔、霞婶,好歹也算有个家了。对了,您老刚刚说什么?战事?是打仗了吗?”小锦一时没想到康熙年间还有什么战事能祸及江浙的,难道是反清复明,这让她想起了时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天地会。“地振高冈;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河水万年流”。一想到天地会,小锦便联想到了天地会常挂嘴边的那对暗号,忍不住扬唇微笑,“老祖宗,是天地会反清复明的战事吗?”

“什么天地会?反清复明?”小娥重复了一遍,忽然脸色大变,捂住小锦的口道:“可不能胡说,什么反清……这话可千万不能再说了。”

小锦赶紧点点头,小娥这才松开捂住她嘴的手。

“记住,这话千万不能再说了。”小娥松手后再一次的强调。虽然天地会她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反清复明”那个词让她三魂瞎掉了七魄。

“恩,恩,我再也不提了。”小锦看到小娥紧张的样子,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在清朝可没有言论自由,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自然是不能说的。

“姐,那你说得战事是什么?”小锦揉了揉脸,端正了态度,一本正经问道。

“以前小,并不是很清楚是什么战事,只是听父亲提过这仗打了有些年了。后来听潘家少年说过,好像是朝廷要撤藩,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就反了。”

小锦立马明白了,是历史上的“三藩之乱”。

一想起“三藩之乱”,小锦想起了《鹿鼎记》,想起里面韦小宝叫平西王吴三桂为吴三龟,老乌龟,不禁哑然失笑,不知道历史上的吴三桂是怎样的呢。

“小锦,你笑什么?”小娥见小锦傻兮兮地自个偷着笑,不禁有些担心小锦是不是在河里撞坏了脑子,或者烧糊涂了。

“没什么,只是想到一些趣事。三藩之乱已经结束了吧,战火有烧到江浙一带?”小锦问。

小娥摸了摸脑壳,摇摇头道:“我哪知道这些,战事最激烈的时候我还小,待到现在,战事已经结束了。”

小锦想想便没再问了,小娥即便当时年岁不小,作为一个女子也不大可能知道这些事。

之后,姐妹俩商定了同意由根叔、霞婶收养她们,接下去便是简要办个仪式的事。

本来,根叔、霞婶无意办什么仪式,而小娥、小锦就更加没这个意思了。小娥是觉得太过正式了,让她觉得背弃了顾家列祖列宗,小锦则打心底不愿意认根叔、霞婶这个穷亲,只不过是碍于此时处境的困难,所以她不会希望事情搞大。

但这是沈家娘子的意思,一则她觉得搞个小仪式会让此事显得正式庄重,二则就是让大伙儿做个见证,让华叔死了那份心。

就这样,沈郎中出面请了村长胡水富,让小娥、小锦拜了根叔、霞婶,然后给前来贺喜的人派发了一小把的干面。

这面钱自然是沈家出的。

对此,根叔、霞婶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认了爹娘后,村长便说贯姓的事,按说好的,小娥、小锦得有一个跟着根叔姓陆。

小锦张口说了,由她跟着根叔姓。

小锦虽然心里头不愿意认这穷亲,但当小娥跟她说了姓氏的事,她能明白自己太太太……奶奶的心思。太太太太……奶奶是想留着顾姓告慰她爹娘呢,既然如此她反正不姓顾,潘姓又不能随便说,所以姓什么都无所谓。反正不管姓顾还是姓陆,她都还是潘睿婕。

当仪式结束后,小娥、小锦也就不能再住沈家,收拾收拾便正式入住陆家。

其实,她们本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但沈家娘子待她们实在是好,特地给她们做了两身常服,沈家娘子的表姐荷花婶也给她们做了两双新鞋,这对小锦来说正缺着呢,那天她拎着鞋子过河落水,这鞋子就不见了踪影,这几天她都是穿得依水的鞋,一点都不合脚。

而陆家,为了迎接自己的闺女,特地卖了那只大木桶,给小娥、小锦打了一张床,添置了一床被子,这样,小娥、小锦就开始了她们在陆家的新生活。

***********************************************

这两天出门,用得是自动上传,不能及时答谢各位亲,请见谅哦。等格子回来会谢大家的。谢谢大家的支持。

求收藏、求推荐。

第35章 那一年那一刻讨水喝的人

“霞,呃……娘,我来吧。”小娥叫霞婶娘还有些不习惯,但毕竟已经是人家的养女了,这口早晚都得改。

“不用,不用,你和小锦去玩儿,这用不着你。”霞婶捞着野菜粥,说是粥,其实里面就一点野菜,那米都少得能数出数来。

在一旁无所事事的小锦心中哀叹,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呀。

就锅里这点野菜还是昨个她们姐妹两个去田埂边挖的。

“来,你们先吃着,我给你们爹送点去。”霞婶一边说着,一边装了一大碗野菜粥。照顾自己男人毕竟是在地里干活的,霞婶还是将大多数野菜都装进了给他的碗里。

“娘,你先自个吃了再去送吧。”小娥劝道。

现在霞婶在她们的劝说下终于开始吃两顿饭了,但早上这一顿她还是尽可能的留给两个孩子和丈夫吃,自己顶多喝点汤。小娥见她脸色差得不行,自然是要劝的。

“娘没事,你们吃。”霞婶粗糙的手摸了摸小娥的脸,疼爱说道,“你们要是还觉得饿,那盆子里还有你们昨个摘得马齿苋,你们洗洗,用灶上的那碗醋沾着吃。

小锦看着那盆子的马齿苋,忍不住按了按胃。

穿越前,她们大鱼大肉吃多了,老想着去吃土菜、野菜,现在一看到野菜她就反胃。这野菜刮油,而她已经好多天没见着油水了。

霞婶走后,小娥、小锦皱着眉头喝了野菜粥,看了看那盆子马齿苋,两人都没啥胃口。

“昨个娘去讨了这一碗醋,难道就是为了沾这野菜吃的?”小锦道。

“恩,大概娘是想用这醋腌马齿苋吧。”小娥道。醋腌马齿苋她以前吃过,应该是乡间庄户常做的菜。

小锦扁扁嘴,咽了咽口水,这满肚子都是汤水,她可真希望能吃上口干货。

小娥收了碗,准备去洗。刚出灶间,就见栅栏外站着一大叔,背着布搭子朝屋里喊:“有人吗?”

小娥仔细一瞧,险些将手中的碗给摔了。

这不是冯叔吗?当年就是他将自己从八姑家带走,带入了潘家。

“小闺女,你家大人在吗?”冯叔笑眯眯地瞅着这个盯着他愣神的小姑娘,温和问道。

小娥眨眨眼,回过神,想起自己可是重生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冯叔不认得自己,但因为在潘家时常受着冯叔的恩惠,他还将一手养珠的技术都交给了自己,所以小娥对冯叔是很有感情的。

甜甜一笑,将碗放在灶间外面的石板上,小娥迎上前去,喊道:“我爹娘去地里了,叔寻他们有啥事吗?”

冯叔呵呵一笑道:“没啥事,就是路过,小丫头口渴了,想讨口水喝。”说着,冯叔拽了拽身后,从后面扯出一个梳着两根羊角辫的小丫头来。

小丫头看着很瘦弱,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嘴唇厚实,眼睛不大,正怯生生地瞅着小娥。

小娥刚刚一门心思只注意了冯叔,竟没看见冯叔身后的小丫头。

这一幕让她想起了那一年,她和冯叔也是这样到霞婶家讨水喝。

忽然,她似想起了什么,微微皱了皱眉,今天,正是当年冯叔带她去潘家的日子。这一次,她和小锦提早逃出了八姑家,冯叔去八姑家领人,自然是领不到的,那么这个小丫头是他另外买的吗?

“小闺女,有水吗?”冯叔见小娥总是愣愣的,以为乡下丫头,怕生,便又加了一句,“你别怕,我不是歹人,我不进来,你给我端碗水,我们就在这喝。”

小娥拉回思绪,不好意思说道:“瞧叔说的,叔一看就是好人,快带妹妹进来坐吧,我给叔倒水去。”

小娥一边说一边拉开了栅栏门,请冯叔和那小丫头进来坐在院长,自己进灶间舀水。

“姐,是谁呀?”小锦正在那将马齿苋里混着的杂草拣出来。她一向不干活,但穿越到这里,又是这样的苦人家,不干活是不行了。所以,她现在正学着干。

小娥边舀水,边简要地说了是当年带她去潘家的冯叔。

小锦一听就来劲了,跟着就出去瞧了。除了四阿哥、八阿哥,她对潘家的人也是分外感兴趣。

“这是你妹妹?”冯叔瞅见了跟在小娥身后的小锦,便顺口问道。

“恩,是呢。”小娥一边回话,一边将一碗水递给冯叔。

小锦则将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