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富贾-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后面跟着两辆小马车,待主人下马后,小厮们便到后面两辆马车上搬东西,那一摞摞的上等丝绸和一筐筐的鸡蛋、肉禽就这样搬进了他们简陋而又狭小的家。

那时候起,沈家娘子才知道自己的相公是苏州名医沈立的嫡子,而来得是他的弟弟,沈家二公子沈远,仲高是他的字。知道这些后既让沈家娘子激动不已,也有些自惭形秽,她一个被人休弃的弃妇,怎配得上名医世家的嫡子。但她的相公显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世。沈远带了那么多的礼来,村里人都看呆了,但沈郎中却对来人是谁不愿透露分毫,也拒绝了沈远要他回去的请求。村里的三姑六婆们便没有根由的乱传,这才有了大官来请沈郎中,沈郎中都不走的传言。

满月酒办完后,沈郎中,即沈贺,字伯吉,将这些肉禽、绸缎都给分了,而他的弟弟临走前买下了他周边的几块地,说是给他建宅用。若不是沈家娘子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将来需要房子,强烈要求收下,沈郎中是连这点东西都不留的。

之后,在沈家娘子的经营下和沈远暗地里的接济下,沈家才重新盖了新屋,做了围墙,在村里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地位。

待到依土、依水五岁时,沈远又悄悄来过一次,送了些东西,并对沈家娘子说了那番长子嫡女的话,沈家娘子便记在了心上。她这一生,路途坎坷,没想到能嫁给沈家这样的大户人家,虽然相公不愿意告诉他为什么他会在这乌雀村陋居,但是她却希望儿子、女儿将来有大好的前途。所以,二叔告诉她这些,她就得把依土、依水培养好了,这才能不辱没苏州沈家的声名。

“娘,娘,快过来,哥哥醒了。”依水的呼唤将沈家娘子从往事的回忆中拉了回来。

“醒了?土儿醒了?”沈家娘子喜上眉梢,扑到床前查看。

“娘,娘,疼。”依土只觉得眼睛睁不开,说话也不利落,胸口更是钻心的疼。

“哪儿疼?娘给吹吹。”沈家娘子没说完眼泪就下来了,依水也跟着哭。

“不哭,不哭……不痛……”依土不舍得娘和妹妹哭,艰难地挪动肿胀的双唇,撒着小谎。

儿子不合年龄的懂事让沈家娘子这个做母亲的更加肝肠寸断。

“别动,儿乖,娘去喊你爹来。”沈家娘子安抚好了儿子,跑去打开门,朝着正在饭桌上陪客人的沈郎中招了招手。

沈郎中会意,打了声招呼就进屋了。

“土儿醒了?”沈郎中问。

沈家娘子点点头。

沈郎中上前为依土细细看了,见除了皮外伤,外加摔出去时磕了两颗牙外,倒没什么大碍了。那满嘴的血都是牙磕掉时流的。

“幸好这正碰上换牙的年纪,要不然以后豁牙可破了相了。”沈家娘子心疼得要命。

“没事没事,娘子别太担心了,这乳牙磕了还会长,不碍事。”沈郎中看儿子脸肿成这样,也是心疼,但毕竟没性命之忧,一颗心也就放肚子里了。

“给孩子熬点粥,吃了后再把我刚熬得药给喝了,没几天就好了。”沈郎中吩咐道。

沈家娘子点头应了。

再出房门,就听门外有人在敲门。

沈家娘子去开了,是小锦。

小锦手上端着一碗色泽油亮,香气四溢的大块方肉。

“婶,这是我姐做的酱方肉,熬汁花了些时候,幸好赶得及午饭时辰,你们还没吃完吧?正好入菜。”原来小娥也估摸沈家没准备待客的菜,加上依土出了事,怕是沈家娘子无心炊事,便将昨天家里买的猪肉切下一大块做了重生前她最拿手的酱方肉,只是这酱汁花了些时候,所以送来得晚了。

“你这俩孩子,自己都忙坏了,还惦记这边干啥?快进屋来吧。”沈家娘子接过碗,连声招呼道。

小锦朝里头看了看,见几个男人在堂前喝酒吃饭,记着姐姐叮嘱她这时代的女子是不能随意上桌吃饭的,也不能随意见客,便婉拒了。

离开前,小锦问了依土的情况,知道依土已经醒了,除了皮外伤并没什么大事,一颗心才算真正落下了。

之后,虽然这次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好在有惊无险。而根叔,虽然伤得不轻,断了骨头,但和两个孩子不冷不热的关系却得到了缓解。经过这场打斗,四个人本来疏离的心慢慢贴近了,也就更像一家人了。

霞婶在家照顾着根叔,小娥、小锦继续卖花赚钱,现在她们做的通草花在渭泾塘和寿昌镇已经小有名气,生意很好,除去日常开支和霞婶的药钱,家里竟也渐渐有了积蓄。根叔的伤不用她们自个儿掏钱,吴妈妈当天晚上就命人送来了二十两银子算是赔了医药费。唯一让根叔挂心的就是地里的活,小娥、小锦都是女娃,压根不会干农活,所以只能霞婶隔三差五地去地里瞅瞅,好在春耕已经结束,只要保证田里水分充足,就不怕秧苗儿枯死。

第73章 挑起内讧惩戒长舌妇

ps:

今日第一更。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小满到了。原本根叔求了村长踏水车,现在受了伤干不成,自然是换了别人。小满的前两天,小娥、小锦给全家人都扯了布做了一身新衣裳,还将霞婶卖了的洗澡桶给赎了回来,这让霞婶激动不已。这大木桶是她爹留给她的遗物,若不是家里需要钱,她可真舍不得卖。现在能赎回来,自然是打心眼里高兴。

小满那天村子里十分热闹,黎明时分,家家户户便倾巢出动,燃起火把将鱼肉、香烛摆放在水车基上,村长将一大盆清水撒入田中,寓意水源涌旺。之后,以锣鼓为号,几个选好的青壮年便踏上装好的水车,一齐踏动,将河水引入田中。祭祀车神完毕之后,家家户户便一起吃麦糕、麦饼,表达预祝丰收之意。

霞婶一家这一天也是扬眉吐气,一直以来他们外姓人在乌雀村地位都不高,这次事件之后,全村人除了对沈家有了顾忌,对陆家更是刮目相看,不仅仅是他们与沈家交好,更重要的是他们家日子越来越好了,瞧今年的小满祭祀,霞婶、小娥、小锦都是身穿新衣,带来的麦糕、麦饼也是完完整整的,不再像往年那样都是人家不要的碎饼子。

小娥、小锦就这样在乌雀村正式安了家。

而沈家则成了众村民巴结的对象。沈郎中的身世曝了光,只是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乌雀村居住,而他的守口如瓶。又给了村里那些三姑六婆们发挥想象的余地。

有的说这是沈家的规矩,长子要在外面吃些苦头,历练一番才能回家继承家业;有的说是沈郎中犯了啥错,被逐出家门;更有的说沈郎中不是正室所生,不受待见,这才跑出了家。总之,什么样的说法都有,但是没有一样小锦觉得是有依据的。

“我觉得沈叔是不想受家世背景的依靠。这才出来自己闯荡。”小锦一边做花,一边说道。

“嘘……这等事,让村里的那些婆娘们议论便是了,我们就不要再说了。”小娥给刚做好的花染上色,瞧了瞧正在院子里给村民发沤败酱草的沈家娘子,让小锦不要再议论这事。

小锦吐了吐舌头,没再多说。

“小娥。小娥。”忽然,外面的沈家娘子喊起了小娥。

“诶……”小娥大声应了,放下手中的活出去看看是不是有要帮忙的。

“小娥,你能帮冬梅奶奶把这罐败酱草送回家吗?冬梅奶奶手上没劲,拿不了。”沈家娘子询问道。

“当然可以,奶奶,我帮你拿着。扶着你一起回家。”小娥附在冬梅奶奶的耳边大声说道。

这冬梅奶奶二十多岁就守了寡,膝下就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个货郎,去了山西,多年没回来,冬梅奶奶一直就一个人过活,现在岁数大了,耳朵又背,生活就更苦了。小娥知道这个冬梅奶奶,平日里也和小锦送些吃的用的给她。所以沈家娘子一说,她便提起小罐子,扶着冬梅奶奶回家去了。

小锦见了,扔下手中的花,也跟着去了。她这个人怕孤单,依水帮她…娘发败酱草,依土和他爹出去了,若是小娥一走。她一个人可不想在屋子里呆着。

姐妹二人搀着冬梅奶奶往外走,刚出门就听前面三个妇人在嘀咕说姚桂兰是老鼠掉进了米缸,享了大福,一个被人休了的弃妇竟然攀了高枝什么的。

小锦仔细一看。认出这三个人是村长的媳妇大凤婶和她的大儿媳妇兰芳,还有一个是村里胡长进的媳妇红娟。

刚刚那句“老鼠掉进米缸”就是兰芳说得。

大凤婶听后鄙夷说道:“这种女人,肯定用了什么狐媚的法子,才能迷了人家沈郎中,你们不知道吧,当年呀,这女人自己死活巴拉地往人家沈郎中被窝里挤,被她前夫知道了,拽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