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宝王-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和猎手们的本性并不相合,双方认定是雇佣关系,当然他们确实是雇佣关系,因此猎手们不会向他们交心。

    跟李杜在一起就不一样了,李杜终究是捡宝人出身,很擅长和这些人打交道。

    双方迅速的混熟了,凑在一起吃着喷香的烤鸡、喝着温乎乎的烈酒聊天。

    猎手们接受的教育比不上他们,可这些人混迹在底层社会,总是跟人打交道,一个个都是人精。

    他们看出李杜的故意示好,有人就喝着酒问道:“李,你好像对我们有兴趣?别否认,我感觉到了你特意迎合我们的心意。”

    李杜不掩饰,大大方方的笑道:“对,我听说你们在西伯利亚待过?过一段时间我得去那边,所以我想知道,你们了解西伯利亚吗?”

    听了这话,一群猎手哄笑了起来。

    汉克威说道:“你问我们了解西伯利亚吗?伙计们,告诉他我们的身份!”

    “涅涅茨人,我们是涅涅茨人啊李,你说我们了解不了解西伯利亚?”人们大声的笑着。

    先前嘲讽过李杜的青年叫胡迪,李杜慑服他们后,他迫切想和李杜缓解关系,因此主动问道:“你想知道关于西伯利亚什么?我们涅涅茨人可以告诉你答案。”

    上午的时候,李杜和汉克威做介绍,他听到过对方介绍自己的家乡。

    但汉克威的英文说的一般般,口音很含糊,李杜没怎么听清他说的具体是哪里,现在听到人们七嘴八舌的话,他知道了他们的身份。

    涅涅茨人,这些人是西伯利亚的原住民。

    在决定要去西伯利亚之后,他就开始了解那片广袤而森寒的区域,其中就了解到了涅涅茨人。

    涅涅茨是一种语言,它的意思就是‘人族’,所以国际上将他们称为涅涅茨人有点不正规。

    但因为涅涅茨语少有人懂,涅涅茨人从来不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角色,故而在乎他们本身看法的人也不多,国际上便一直沿用这样的称呼。

    早些年代,涅涅茨人自称萨莫迪人,探索历史,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丁零人。

    中国汉代时丁零人游牧于萨彦岭地区,因战乱一批丁零人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达北冰洋沿岸,其中一部分越过了乌拉尔山。

    后来,这些人吸收了一部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成分,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萨莫迪人,也就是现在的涅涅茨人。

    从人种来说,涅涅茨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黄种人,就像李杜看到的汉克威等人外貌一样。

    只是多年来的种族融合,他们远离黄种人,更多的和白种人待在一起,特别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涅涅茨人居住的地区全被俄国征服,他们的人种就有点黄白混血了。

    涅涅茨人是西伯利亚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就像他们的居住地一样,这个种族人数不多,但分布广阔。

    西自白海,东至泰梅尔,半岛基部,南自萨彦岭,北至北冰洋,整个西伯利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遇到了西伯利亚原住民,李杜很高兴,就跟他们讨论起了西伯利亚。

    难怪这些人做陨石猎手,西伯利亚面积广袤,且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千万年来没怎么被人类涉足,保持着远古的自然风貌。

    那里有地表上最丰富的陨石矿,很多陨石猎手都在那里寻找财富。

    不过,据李杜所知,涅涅茨人做陨石猎手的不多,他们是驯鹿者,自古以来就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

    他问了出来,胡迪愤怒的在腿上捶了一拳,说道:“都是因为该死的资本家,他们侵害了我们的家园,我们不得另寻生活方式。”

    “从二十多年前开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了亚马尔计划,你知道吧?一个长期在西伯利亚半岛上开采天然气的计划?”

    李杜点头,他了解这个筹备始于1990年代的工程,目的是挖掘西伯利亚储备的丰富天然气,现在每年有数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经由管道输往西欧。

    胡迪愤愤的说道:“他们把我们从家乡赶走,塞给我们一点钱糊弄我们,该死的,我们没办法,只好寻找其他生存方式,汉克威大哥带我们捡陨石……”

    “这个工作还不错。”一个叫库尔森的大汉笑道,“我们赚的钱比养驯鹿可要多多了。”

    “但我宁愿回去养驯鹿,我喜欢我的鹿群。”胡迪立马回击道。

    涅涅茨人自古以来靠养鹿群生存,他们养的驯鹿跟骏马一样高大,驯鹿是他们的民族图腾,他们对这种动物有着深入骨子里的感情。

    在欧美人看做猎物的驯鹿,却是涅涅茨人的所有,他们的服装、住房、食品、运输和身份标识都是驯鹿所提供的。

    喝着酒聊着天,李杜对西伯利亚的了解逐渐多了起来。

    现在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在迅速发生一些变化,随着气温升高,一些冻原的永久冻土带解冻,这固然便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开采,却毁掉了生态环境。

    西伯利亚从春天开始,将逐渐变得泥泞起来,一些湖泊缩小和消失,在那里生存变得艰难起来。

    他们七嘴八舌的给李杜讲解一些去西伯利亚要准备的东西,并且他们很热情的表示,如果李杜去西伯利亚的时候他们有空,可以去做向导。

    李杜也大方的表示,如果他们愿意去帮他做向导,他可以给这些人合适的报酬。

    就这样,一趟南极之行巧合的帮他联系上了北极的居民,这样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1180。世事艰辛(4/5)

    休息了一个半小时,他们再度出行干活。

    一部分人留下拆帐篷、收拾残局,其他人拿上工具进入冰天雪地中。

    胡迪送了李杜一壶热酒,这样李杜一边走在冰原上一边喝着酒,用来补充着小飞虫消耗掉的精力,下午的感觉好了一些。

    他们在冰原上仔细的搜索,冰原太大了,他们这点人洒在上面,好像几滴河水撒入一座大湖中。

    又忙活了一下午,依然毫无所获。

    傍晚的时候起风了,天空依然艳阳高挂,可是一股狂风却突袭了冰原,刮起一些冰渣子扫在人身上、脸上很难受。

    史蒂夫挥挥手,道:“李,上雪橇车,我们撤!”

    在南极生存需要小心翼翼,再谨慎都不为过,一旦发现天气有变化的迹象,就得赶紧返程回到营地。

    出来一趟耗费了这么些精力和人力,最终却没有收获,这让人多少有些沮丧。

    史蒂夫看出了李杜的郁闷,笑道:“回去喝酒,好好调整一下心情,在这里没有收获太常见了。”

    李杜摊开手道:“我们这么多人,我以为好歹会找到块陨石,哪怕小块也行。”

    “哪有这么容易?”史蒂夫摇头,“你被好运气惯坏了,伙计,在这里一年能找到一块陨石,那就是好运气,实际上我们家族在这里建起营地有二十年了,只发现过五块陨石。”

    “这么少?”李杜吃惊的说道。

    史蒂夫无奈的点头:“太少了,太罕见了,否则也不会那么值钱。它们分布的太分散,而且缺乏标记物,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寻找的地方,以前有没有搜过。”

    这打消了李杜想留在这里找陨石发财的想法,他不怕陨石藏的深,就怕陨石分散的太厉害。

    在他们赶回营地后没多久,外面刮起了暴风。

    李杜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大风,其实这就是龙卷风,而且还不是一座,好几座龙卷风同时铺天盖地而来,在冰层之上尽情肆虐。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体验,以前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出现大风天气都是阴雨天或者雪天。

    李杜不是没经历过大风暴,像他第一次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就经历过,当时的风暴甚至将海里一条鲨鱼给卷到了岸上。

    但那和现在都不一样,现在外面是晴天,天气晴朗,视野良好,然后暴风出现了。

    李杜在窗户前视野无阻碍,可以看出很远,在这很远的距离上,他看到了好几条龙卷风扭曲着出现。

    因为冰层上面什么都没有,雪花很少,别看南极很冷很多水很多冰,其实那里天气干旱的很,年平均降水量在50毫升左右,相当于撒哈拉沙漠。

    所以昨天苏菲的雪橇撞飞,李杜他们才那么担心,雪橇在冰层上滑动,完全没有缓冲地,撞上去就是结结实实的撞到冰块上,很疼的。

    李杜他们所在的地方距离海岸线不远,不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