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王別姬-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下抓的不深,足令蝶衣惶惑不解………………对他那么好,末了连猫也背叛自己?

 蝶衣瞅着那道爪痕,奇怪,幼如一根红发丝。似有若无,但它分明抓过他一下。

 小四装扮好来哄他,拉腔唱了: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蝶衣随着他的唱造神游,半晌,才醒过来似地,又自恋,又怜他。

“小四呀,十年廿年也处了不一位名角呢。你呢,还是成不了角儿啦。”

他又闭目沉思去。良久,已然睡着。

小四一语不发,一语不发。

末了又把金丝银线收拾好了。

一天总算过去。

人人都有自己过活的方法。一天一天的过。中国老百姓,生命力最强。

一冬已尽。京城的六月,大太阳一晒,屋里往往呆不住人,他们都搬了板凳,或竹凳子,跑到街上,摇着扇子。

久久未见太阳的蝶衣,夜里唱戏,白天睡觉。脸很白,有时以为敷粉未下。他坐在黄包车上,脚边还搁了个大纸盒,必是戏衣了。又买了新的。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

黄包车走过市集。

都在卖水果吃食。

忽闻一把又响亮又明朗的好嗓子,扯开叫卖:

高啦瓤的咧大西瓜咧………………

论个儿不论斤,

好大块的甜瓜咧,

赛了糖咧………………

抑扬顿挫,自成风韵,直如唱戏。

蝶衣一听,耳熟。

一棵大槐树下,停了平板车,木盆子摆好一大块冰,镇了几个青奇+shu网收集整理皮沙瓤西瓜在边上。卖的人,穿一件背心,系条围裙,活脱脱是小楼模样。

蝶衣不信,黄包车便过去。他示意车子稍停,回头看真。

一个女人走近。她打扮朴素,先铺好干净蓝布,西瓜一个个排开,如兵卒。她给瓜洒上几阵冰水,小楼熟练的挑一个好的,手起刀落,切成两半,再切成片零卖。

菊仙罩上纱罩,手拎大芭蕉扇在扇,赶苍蝇,叫人看着清凉。

是这一对平凡夫妻!

蝶衣看不下去。

正欲示意上路,不加惊扰。

小楼正唱至一半:

谁吃大西瓜哎,

青皮红瓤沙口的蜜来………………

招徕中,眼神逮到迟疑的蝶衣。

他急忙大喊:

“师弟!师弟!师弟!”

蝶衣只好下车过来。

小楼把沾了甜汁的大手在围裙上擦擦,拉住蝶衣。一点也不觉自家沦落了。还活得挺神气硬朗。

他豪爽不计前尘,只无限亲切,充满歉疚:

“那回也真亏你!我还冤了你,啐你一口。一直没见上呐,为兄这厢赔礼!”

“我都忘了。”

蝶衣打量小楼:

“不唱了?”

“行头又进当铺去了。响应全民救国嘛,谈什么艺术?”又问:“你呢?”

“我只会唱戏,别的不行。”

洗净铅华,跟定了男人的菊仙,粗衣不掩清丽,脸色特红润,眼色温柔,她捧来一个大西瓜:

“这瓜最好,薄皮沙瓤,八九分熟,放个两天也坏不了。”

蝶衣带点敌意,只好轻笑:

“你们都定了,多好。”

“乱世嘛,谁能定了?还不是混混日子?”

小楼过来,搂着菊仙,人前十分的照顾:

“就欠她这个。只好有一顿吃一顿。”

蝶衣一想,不知是谁欠谁的?如何原谅她,一如原谅无关痛痒的旁人?他恨这夫妻俩,不管他私下活得多跌宕痛楚,他俩竟若无其事地相依。他恨人之不知。恨她没脸,失信,巧取豪夺!

蝶衣顺目自西瓜一溜,呀!忽见菊仙微隆的肚皮。

两三个月的身孕了。难怪小楼护花使者般的德性。

一如冷水浇过他的脊梁,他接过那冰镇的西瓜,更冷。他接过它,它在他怀中,多像一个虚假的秘密的身孕。

蝶衣百感交集………………这是他一辈子也干不了的勾当!

他只好又重覆地问:

“不唱了?”

小楼答:

“不唱了!”

就这样,一个大红的武生,荒废了他的艺,丢弃科班所学所得,改行卖西瓜去,挺起胸膛当个黎民百姓?十年廿年也出不了一位名角呢。

关师父的心血付诸东流。

他更老了。

虎威犹在。

二人被叫来,先噼啪一人一记耳光,喝令跪下,在祖师爷神位前,同治光绪名角画像的注视下,关师父苍老的手指,抖了:

“白教你俩十年!”

小楼和蝶衣俯首跪倒,不敢作声:“一日为师,一生为父”,这不单是传统,这还是道义。戏文里说的全是这些。师父怒叱:

“让你们大伙合群儿,都红着心,苦练,还不是要出人头地?一天不练手脚慢,还干脆拆伙?卖西瓜?啊?”

老人呛住了,喘了好几下。

门外一众的小徒弟,大气也不敢透。两个红人跪在那儿听他教训,还没出科的,练跪的余地都没有。

“同一道门出去的兄弟,成仇了?你俩心里还有我这师父没有?”

越骂越来劲,国仇家恨都在了:

“咱中国有句老话,老子不识字,可会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刀枪杀,血被外人踏’!唱词里不是有么?眼瞅着日本鬼子要亡咱了,你们还。。。。。。”

末了把二人赶走,下令:

“给我滚,一个月内组好班子再来见我!咱台上见!”

………………一场“兄弟”。

关师父等不到这一台。

就在初六那天,孩子如常天天压腿,一条一条的腿搁在与人一起老去的横木梁上,身体压下去。

关师父坐在竹凳子上,喊着:

“七十六,七十七,六十三,六十四,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

孩子暗暗叫苦,你看我,我看你,真没办法,要等师父数到一百下,块到了,他年岁大,记性坏,总是往回数。

关师父的眼神迷朦了,喊数更含糊。花白的头软垂着,大伙以为他盹着了,装个鬼脸。

在毫无征兆毫无防备的一刻,他的头一垂不起,在斜晖下,四合院中,生过一顿气之后,悄悄地老死了。

顽皮但听教的孩子们,浑然不觉。

小楼匆匆赶至蝶衣的家。

在下午的四点钟,蝶衣刚抽过两筒。小四给他削梨子吃。那鸦片神秘的焦香仍在。梨子的清甜正好解了它。正瞥到帘下几上,那电话罩着一层薄尘,太久没人打来,也根本不打算会接,那薄尘,如同给听筒作个妆。

蝶衣见小楼气急败坏:

“师父他………………”

他忙抖擞:

“知道了,咱先操操旧曲,都是老搭档………………”

“见不着师父了!”

蝶衣一惊,梨子滚跌在地。他呢喃:

“见不着了?”

“死了!”

“死了?”

小楼非常伤感:

“科班也得散了。孩子没着落,我们弟兄们该给筹点钱。”

蝶衣呻吟:

“才几天。还数落了一顿,不是说一个月之内组好班子么?不是么?。。。。。。”

生死无常。

哀愁袭上心头。心里很疼。情愿师父继续给他一记耳雷子,重重的。他需要更大的疼,才能掩盖。小楼低着头,他也吃力地面对它。喉间的疙瘩,上下骨碌地动着。蝶衣想伸手出来,抚平它,只见它嘀嘀咕咕地,挥之不去………………好不容易凑在一块,是天意,是师命,他俩谁也跑不掉,好不容易呀,但师父却死了!

下一代的孩子们都在后台当跑腿,伺候着已挣了出身前程的师哥们。这一回的义演,筹了款子,好给师父风光大葬,也为这面临解体,树倒猢狲散的末代科班作点绸缪………………不是绸缪,而是打发。

心情都很沉重。

“哈德门,三个五,双妹。。。。。。”卖香烟的在胡同口戏园子里外叫喊着。台上则是大袍大甲的薛丁山与樊梨花在对峙。上了场,一切喜怒哀乐都得扔在身后,目中只有对手,心中只有戏。要教我唱戏,不教戏唱我。戏要三分生,把自己当成戏中人,头一遭,从头开始邂逅。心底不痛快,还是眉来眼去的对峙着,打情骂俏。。。。。。

就在急鼓繁弦催逼中,外面忽传来轰烈的噼噼啪啪声响。

对拆中的小楼和蝶衣,有点紧张。

“师哥,是枪炮声么?听!”

虽是慌张,也不失措,不忘老规矩,照样没事人地演下去。

小楼跟着点子,也细听:

“不像。奇怪。”

群众的喧哗竟又响起。拆天似地:

“和平了!胜利了!”

“日本鬼子投降了!”

“国军回来啦!”

。。。。。。

原来欢天喜地的老百姓在点燃鞭炮,还有人把脸盆拎出来大敲。狂欢大乱。座上的看客措手不及,扭头门外,火花四溅,跑来一个壮汉,来报喜:

“胜利了!胜利了!”

人心大快。礼帽,毛巾,衣物,茶壶,椅子,瓜子,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