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嫌女如意-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翠哼的一声,一拉巧铃,负气般地转身大步离去。

等她俩走出去好几丈远,如意才慢吞吞抬了脚,跟在姐姐们身后往回走。

嘴上说归说,她心头却是一点也不愿意听从四姐的吩咐,在她看来,季少爷嘴巴坏是坏了些,人却是顶好的。那日,他对大头他们说:欺负女娃子有什么好玩的?

自那起,她在村里再碰见大头他们时,真就没再遭他们戏弄了,就凭这话,如意便是感激了他许久。

如意心想着,平日在屋里,她已是听惯了姐姐们的支使,可是在外头交什么朋友,自己还是能做得主的。

第三十一章 请来媒婆

如意跟在姐姐们身后回了屋,刚进院子,便被玉翠巧铃两个唤进厢房里盘问了许久,如意只说是跟季敏兰见过一面,并不怎么熟稔。她们再问,如意便说只喂牛时撞见才认识了,前前后后连话儿也没说过几句,根本谈不上关系要好,玉翠这才没再给她甩脸子瞧。

她生辰早,到今年初夏满八周岁,村里一般按虚岁算,八九岁这年纪,说懂事吧也着实懂了不少,人情世故懵懵懂懂也知道些,对于瞒着姐姐们这事儿,她心下虽整合不出具体的缘由,只是下意识的,便是觉得跟季少爷要好便是爹娘口里所说的“傍上了有钱屋的”,爹娘高兴不高兴暂且不说,玉翠是铁定要生气恼火的。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件事,平日若她在外头得了好处,得了夸赞,总也会在姐姐们面前尽量的谦虚一番。

在如意看来,这便算得上是夹着尾巴做人,她想的很简单,脑子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只是不想再招娘和姐姐们讨厌了。

第二日晌午饭吃过了,李氏还没回屋来,赵启明跟周氏倒没说什么,赵启财却是有些没来由的担心,本说是他知道杏芳屋大致位置,吃了早饭去寻一寻,上杏芳屋里去接李氏。

等他架好板车,还没出门,李氏便回来了。

进门便浮着一脸轻松的笑意,“昨个夜里本说回来,杏芳非留着我宿一晚的,我心说嫂子屋住这多人也怪挤,就在她屋住下了,这不,怕几个娃儿等的急了,吃了晌午饭就惶急惶急往回赶。”

赵启财便也不再追根究底的问,瞧媳妇这笑脸,跟往日没啥不一样的,再说了,想想也是,大哥屋房少,媳妇宿在表妹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

一家人便也跟赵启明两口子道了别,今个回了村,赶明儿还要去李氏娘家屋的。

李氏心情格外好,不知不觉就咧开嘴儿笑,赵启财架着车,听见李氏轻声笑,只当她念想着赵勇亲事,便是笑一下,回头问她:“这次回你屋去,差的那些钱儿一准儿能借来?”

赵勇婚事还差着一部分钱儿,媳妇只说是从她娘家三表哥李达明那头凑些,说起来李达明这人挺靠谱,他自个媳妇常年病着,还能时时资助他屋,往年屋里情况差了,李氏隔三差五就上他屋借些钱儿,这些钱儿说是借,实际上还真没见媳妇还过几回。想起这事儿,赵启财心头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这李达明跟媳妇再是要好,那也是表哥表妹,两人各自都成了亲,即使是清清白白的表兄妹关系,他当丈夫的,心头也不是个滋味。

当然这话也从没对媳妇提过,一来显得自己怪小气的,再来,屋里没钱儿,他本就没啥脸面跟媳妇计较这些个。

李氏笑,“放心吧,都说好了,一准能成。”

赵启财纳闷,“啥时递的话儿?没听你说起过啊?”

李氏先是一愣,然后才嗤的一下,低下头嘀咕:“啥都等你提起才去办,黄花菜不都凉了吗?”

赵启财讪讪一笑,没吭气了。

巧铃偎在李氏腿上摇了摇,仰着脸儿问:“表舅舅今年还给我们几个带吃的不?”

李氏闻言又是抿唇一笑,伸手点了点巧铃的胖脸,语气里满是温柔,“你们表舅哪年不给你们稍带?”

如意一直瞄着李氏的面色,这时,才是小声插了一句话:“娘,大婶子给的两文钱儿昨个买炮仗用光了。”

李氏脸儿一沉,还没说话,巧铃便腆着脸嘿嘿笑,“还有我跟玉翠,我们两个带着小妹一块去的。”

李氏马上瞪了巧铃一眼,“娘就知道!昨个才走半天你们几个就乱花钱儿了?”若在往常,怎么也要絮叨一阵子,今个她心情好,瞧谁都顺眼,便虎着脸儿说:“成了,用了就用了,赶明儿去你们姥姥屋,得的钱儿全要上交给娘,你们大哥成亲且不够用哩!”

话说完,又和前头赵启财商议着一会儿回去给娘家备什么礼。

**********

一家人大年初二去的李氏娘家,走亲访友的,直呆到十五过了才回屋。

钱儿到底是从李达明那处筹到了,一回来,李氏便请了媒婆,说了说自个屋的要求,托她在本村和附近几个村里瞅上几个符合条件的姑娘。赵启财原想说服妻子上老三屋去一回,只是才跟李氏提了一句,她便是不打商量地拒了,说是年上吃闭门羹那事儿暂且不提,现在分家都还没分利索,婆婆手头那些钱儿一日不给个准话儿,别说是他,几个娃儿也甭想踏进老三家半步。

就连大勇说亲这事,也不准丈夫私下里跟老三屋的和婆婆知会。

赵启财这头没知会,他家请了媒婆这事却没几日传遍了全村,消息很快传到老三屋里,刘氏跟赵张氏都在外头听了些闲话。

一头是赵张氏的亲孙子,一头是赵启胜亲兄弟,赵勇说亲不来传个话,还要从邻里街坊那打听来,这叫个什么事儿!李红梅这样做事,外头能不看笑话儿吗?

为这事儿,赵张氏跟刘氏两个心头都不大痛快。又因拉不下脸面,婆媳俩谁都没提上老二屋里主动去一回的,只当是不知情,就是刘氏有一回在村里迎面遇上了李氏,打照面时也是不冷不热打了个招呼,对赵勇婚事一人是只字未提,一人是问也不问。

这日李氏正在菜园子里下肥,外头大门便被人砰砰地敲打了两下,李氏一抬头,见是赵婆子上了门,顾不得两手的泥便掀了篱笆往外赶。

“哟?她婶子可真麻利,这才几天啊?就有情况了?来来,快进屋里头坐。”一边招呼着,又去水井旁麻利洗了手就往堂屋跑。

李氏一进门赵婆子便笑,“瞅了三家估摸着合小嫂子心意的,一个是东庄村儿关家,下河村儿刘家,下关村乔家。”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半旧的黄纸,往几子上一拍,“八字也让人瞧了,都合哩。”

李氏一听有东庄村的,便不大高兴,问:“婶子还不知道?我屋小幺女是打东庄村儿买来的。”

第三十二章 关家闺女

赵婆子一听,脸儿沉下来了,“咋的,这关家的情况小嫂子都还没问,这就先不乐意了?”

李氏忙笑起来了,眼下亲事还没说定,说啥也不好得跟媒人摆脸子,往后余下几个小子丫头成亲,少不得再麻烦赵媒婆。

她俩手一拍,就势坐在赵婆子身侧,“嗨,这不是一听见东庄村儿就急了吗,婶子可别往心头去。”

赵婆子也就笑了,“都是知根知底的同村,还能不知道你屋里的忌讳吗?如意丫头已是过来了,不好再和那头有个啥牵扯,只是小嫂子放心,这回这关家姑娘可是个例外,她上头没了爹娘,就一个大哥,一年前才从别处迁来。”一挑眼眉,“虽是同村,跟‘那头’却没半点瓜葛渊源。”

李氏这下放心了,又是顺道打听起来,“如意那亲爹娘,就那冯家,婶子可知道?”

赵婆子目露了然,一拍腿,“穷,还是穷。就小嫂子买来如意那会儿是几年前?”她翻着眼睛算了一下,摆出一个手势来,“八年了!他屋八年前是啥样子,眼下还就是那落魄样子,一点没夸张!”

李氏咯咯一笑,跟着感叹了几句。

打听了闲话,这便说正事,“婶子说那姓关的姑娘没了爹娘?”

赵婆子敛了笑意,点头说:“听说是爹娘相继去了,眼下就剩个兄长。”见李氏眉目中带了一丝嫌弃,忙补充起她屋的情况来,“兄妹两个勤快的很,也就去年夏天吧,就在村里买了院子置了地,还盘起了两间新屋,那庄稼是打理的有模有样。”喝一口水,瞧着李氏咂嘴叹起来,“啧啧,你说有本事没有?不说旁的,手头约摸也是有一笔积蓄的。”

李氏仍觉得条件差了些,应付地笑了一下,接着问:“另外两家是啥情况?”

赵婆子见李氏终究对这关家没瞅上,便放下茶杯看李氏,“那关家姑娘水灵的很,就是没了爹娘,也不少人去提亲,就去年就去了两三家子,没一家说成的,莫说小嫂子瞧不上眼,就是瞧上了,指不定人家兄长乐意不乐意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