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幅油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边打开学校的论坛,一边说道:“我这个人自制力太差,要是呆在宿舍里,还会忍不住玩游戏的,还是找个房子一个人住比较好,电脑也不用带过去了,这样就杜绝了自己再玩游戏的危险。”
    “哦,那你的电脑就由俺来替你保管吧。免费无偿保管!”老三嘿嘿笑着说道。他的电脑配置没有我的好,打大型游戏时老是死机,所以对我的电脑已经觊觎多时了。
    我打开了论坛里的“跳蚤市场”,一边说道:“你不是也要戒掉了吗?放你这里会影响你的。要是耽误了您老人家东山再起的宏伟计划,我岂不是要抱恨终身、遗恨万年?算了,为了您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全人类的希望,我还是带走吧。”
    老三一看狡计不能得逞,有些郁闷地洗脸去了。老二换了身衣服,拎着他那个很有特色的黄军包出去了。而风流的老大昨天晚上和他女朋友去看通宵电影,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便一个人在“跳蚤市场”上浏览信息。
    
    “跳蚤市场”上信息很多,但都是些转让SIM卡、五一回家包车订票之类的,很少有关租房的。偶尔找到几个,也都是些“因考研需要,急于租房”之类的,看不到一个出租的信息。
    我翻了好几页,仍然没有找到出租的信息,正打算放弃,忽然,一行字显现在我面前:“出租房子,一室一厨一卫,云江村。”
    我忙点开了这个帖子。“现有云江村房子一间出租,一室一厨一卫,一床一柜一椅一桌,可上网,房间向阳,推窗即可见云江。价格面议。联系方式:QQ995995995;电话5201437”。
    发帖者叫“裙裾飞扬”,头像是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的清纯女孩,一袭白裙,笑靥如花,闲坐于堤坝上,恬淡闲适,身后残霞映江,碎金点点,几艘渔船隐约可见。
    可能是黄昏照的吧,光线有些暗,又是背光,女孩的面庞看不是很真切,但是看得出来是十分清秀的。大概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吧。
    她的发帖数只有三篇,也许只是为了发这个租房的帖子才注册的,可是注册时间却是两年以前的。
    不管这些了,我打开了QQ,把她提供的号码输入查找,跟她在论坛上的网名一样,也叫“裙裾飞扬”。不用验证就加为了好友,可是她的头像没有变成彩色,不在网上或者隐身了。我给她发了个信息:“我想租房子,请收到后联系我。”
    我翻出昨晚吃剩下的面包,边啃边浏览着网上的新闻,同时等对方给我回复。
    
    最近中日关系比较紧张,到处是游行示威,网上到处充斥着“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之类的消息。
    我也跑到反日签名网站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觉得还不过瘾,便想再签一遍,可是电脑屏幕上却跳出一行字“您已经签过。”我想用我的网名“冷清笛”签,可又觉得这样我们的签名就有了水份,会让小日本瞧扁的。我灵机一动,就又签上了我爸妈的名字,他们对小日本也有着刻骨的仇恨,只是条件所限,没法上网表达他们的愤怒,我这也不能算是欺骗小日本了。兴之所至我又把奶奶和外公外婆的名字也签上了,甚至连仙去多年的爷爷也由我越厨代庖表达了对日本人的愤怒。
    得意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正在使用的电脑是日本东芝产的,不由郁闷异常,也无心浏览新闻了。
    
    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了,对方还是没有回复。我等得不耐烦了,心想还是打电话吧。
    我拨通了她留下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嘟……嘟……”地响着,老半天没人接,正当我要挂掉的时候,听到了话筒被提起来的声音了,紧接着对方说话了:“喂,你是谁?”
    我满心以为电话那端传来的肯定是女孩子娇柔的声音,因为脑子里浮现的是“裙裾飞扬”那清纯可人的模样,谁知道那声音却是那般苍老,光从声音判断,对方是个起码有六七十的老太太。而且一个农村的老太太说的竟然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真是奇怪。
    我顾不上惊讶,心想也许发帖的是这个老婆婆的孙女吧。我把我要租房的事跟她说了。“你要租房?”她有些奇怪地问道。
    我说:“是啊,我从网上看到你出租房屋的信息,所以就打电话给你了。”
    她似乎有些迷惑:“网上?”
    我对老人的反应也很奇怪,难道是她的孙女自己在网上发的,没告诉她?我便说道:“是啊,在我们大学的BBS上看到的。”
    “大学逼死?什么东西?”
    我不禁哑然失笑,跟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聊网络的确有点难度,于是便道:“这样吧,电话里说不清,总之就是我想租你们家的房子,这样吧,你什么时候有空,我过来看一下吧。”
    老人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把详细地址跟我讲了,说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随时可以过去看房子。
    我这人做事总爱往后拖,所以本该早就办好的简单事情往往拖到很晚还没办。我心想这回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总是光说不练,该做的事想好了马上就得去实施。所以,我随便抹了把脸,跨上我那辆破车,“咯吱、咯吱”地就往云江村骑。
    
    我就读的大学位于东海之滨的一个中等城市的郊区与农村的交界处。一条颇宽的河流绕了个“W”的形状东流入海。城市名叫云海市,河流名叫云江,而我所在的大学便叫云海大学了。云江将云海市一分为二,斜穿而过,在“W”的第二个凹弯里将云海大学拥在怀里,然后流入东海。
    从云海大学到云海市区大概要坐四十分钟的公交车。远离了城市的烦嚣,照理该是学习的好地方,可是年轻人总是不甘寂寞的,抵不住城市灯红酒绿的诱惑。每当周末来临,往返于云海大学与云海市区的公交车总是人满为患。
    我是从内地外省考到这里的,当时听人说这个城市面朝大海、环境优雅,而且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这对于我这个生于内陆高原从未见过大海的人自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于是便想报考这所大学。我的父亲之所以同意我报考这里,则是因为这所城市的经济自古就十分发达,城市虽然不大,但就业环境与生活条件却不比其他大城市差。
    可是耳闻总会与目睹有所偏差。自今我还记得大一随着父亲来报到的那个夏天,熔炉般的闷热令我对这个城市和这所大学的好感荡然无存。偶起的海风不但没有稍稍驱散一丝难耐的烦闷,空气中腥咸的味道更是令人烦躁,坐立不宁。
    初到这个城市自今已经有近三年的时光了,可是近在咫尺的大海却从没去看过。真奇怪高考填志愿那会对于大海为何那般渴念。也许人总是渴望与追求未曾拥有或得不到的东西,而对于已经拥有或者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却往往不甚珍惜,甚至弃之不顾。人其实都是贱的。
    
    一个大学的存在往往能在当地催生各种相关的服务行业。自从云海大学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兴办以来,附近这些原本颇为冷清的村庄便逐渐热闹繁华起来,餐饮店、理发店、服装店、小商品零售店等各色行业环拥着云海大学,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连接学校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区的一条原本荒芜的小路更是变成了寸土寸金的繁华场所,各色店铺林立,应有尽有,虽然赶不上市区的档次,但种类的繁多却决不稍逊。
    而最近悄然兴起的则是房屋出租热。曾几何时,大学生校外住宿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些是为了考研、学习而寻一处安静的所在,而更多的校外出租房则成为了年轻的大学生情侣的莺巢燕窝。
    教育部刚颁布大学生校外“禁租令”时,学校曾经进行大规模调查,勒令在外住宿的学生都必须搬回宿舍。如有特殊情况确要住到校外,必须经过本人和家长双方签字并报学校备案。
    当时曾有学校领导一大早起来,在校门口守了一上午,清点进校的一对对学生情侣,以佐证校外同居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于学生学习的危害的严重性,此事一时成为笑谈。大严之后是大松,在屡禁不止之后,学校领导便把这个棘手的任务搁下了,忙乎其他更重要的事去了。
    如今关于校外“禁租令”的是是非非的讨论余温未尽,大学生同居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了。这一次虎头蛇尾的整治运动唯一的后果就是同居的男男女女不再象以前那般遮遮掩掩了。一对对小情侣出双入对,公然提前过起了家庭生活。
    
    云江村是与云海大学靠得最近的一个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