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牌医生-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文静下意识的转回头去看生命仪器的屏幕。却是看不到任何生命数据。不由的自己感慨一下。原来光说别人了。原来自己也习惯看这些冰冷的仪器设备了。

想到这里。白文静才发现四周的众人还在直愣愣的等着自己继续演讲呢。一名声音很好听的女医生好奇的问道:“那没有了仪器帮助。我们又如何知道病人什么时候恢复生命机能。又如何掌握药剂剂量呢?”

“这个……”白文静想了想。到是知道当年日本外科医生们是如何做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虽然还没有现在这么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但是最起码的心电仪器什么的都还有。原始的设备照样可以使用。但是现在除了一些小医院还使用这样旧型号的设备之外。大医院却是只能从废旧仓库中去找了。

但是眼下庄园范围之内显然没有备用的仪器设备。白文静只好微笑说道:“不好意思。对于西医来说。如果没有了仪器帮助。似乎就只能凭借自己的行医经验和感觉了……”话音未落。在场的众人都是一阵失望。

白文静又道:“西医这个时候只能依靠经验。但是我这边有一套中医的技法。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简单的学习一下。”

听到白文静这样说。在场的医务人员都不免好奇起来。要说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关于中医的话题闹的沸沸扬扬。主流的争论点都是在科学性与否的问题上。当然。要想给一件事情找到相关又说服性的依据并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很多在国际上著名的中国医生这时也忍不住站出来。把一些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诸多强力而又有实例的证据。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但是这些年来中医一直都在走下坡路。想找到几个有真本事的中医。特别是有国际知名度的还真是难比登天。所以有利于中医的声音还显的十分薄弱。可尽管如此。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最起码中医学这门医学理论已经被世人所注意。与西医结合更是可以的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场不少人到是对这门“新学科”报以很大的兴趣。

与此同时。大家看向白文静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显然大家这才想起来这个年轻的中国医生之所以出名。很大的原因是他精通中医技法的缘故。

现在真佛就在眼前。一旁的专家们也忍不住向前几步。希望能够听的更真切一些。

白文静再次更换手套。一只手开始给苏尔坦亲王切脉。另外一只手则按照心跳频率开始继续压迫收缩。然后说道:“中医中四门技法。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称作号脉。而号脉号的是脉象。中医就是通过脉象来诊断病情。”

见众人一脸求知的欲望却又掩饰不住深深的疑惑。白文静继续说道:“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正所谓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的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说到这里。白文静也开始静下心来感受着苏尔坦亲王那人工的脉象。体会着自然的脉象与自己手动的有什么不同。

这时蒙塔沙利医生已经把外循环设备扯掉。开始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了。在感觉心脏缝合状况良好的基础上。白文静又开始命令逐渐的恢复病人体温。

然后一边号脉。一边气定神闲的讲述中医关于“切”的相关知识。

在中国。中医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也就是命门。中医中把肾视为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认为肾是第一个诞生的器官。也是影响诸多病症的关键;而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白文静说道:“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也就是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则是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为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你的意思是说。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HAOMAI就可以的知人体内脏的所有情况?”一名老教授眼睛瞪的老大。不可思议的问道:“那么这个方法。是凭借什么来的知病症情况的呢?”其他人的眼睛中也难以掩盖这份震惊。同时也在想着中医的方法如果真的那么神奇。那岂不是以后所有的科学仪器都没有用武之的了?

白文静笑道:“在切脉的时候。探知病情。其实也是根据前人总结出的经验来判断。除了分部位之外。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同时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

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当然前者对医生来说最为容易。后者却是要经过“修身养性”锻炼出来的。而医生如此。患者在诊脉前正常来说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拇指诊脉。而不细分三部。主要的原因是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而且小孩子易哭闹。不合作。

而学习诊脉最重要的第一条。就是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有了对比。才能够的知异常脉象的差别。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前人总结的经验做出判断。当有朝一日。自己也熟能生巧。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你的一切案例又会成为后来之人的经验之谈。

这一点中西医依然。对此大家到是没有去追问这些经验是否全部是正确的。而且白文静讲述的又不算是深奥。平白直叙却是更能够让这些西医接受。

见在场的专家们若有所思的目光。白文静也不禁感慨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解读方法太过“玄奥”。正所谓是“巫、医”不分家。特殊的民族文化。使的任何事情都和“道”有关。三百六十行。皆可称道!

就这一点。白文静可是还记的金庸大师的小说中。那些飞檐走壁的武林侠客。可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平常事情“悟出绝学”的本事。下棋可以练就暗器神功。音乐也可以成为音波功。书画可以“铁钩银划”。无一不可成为绝学武功。让书迷看的是心神摇曳融入那个玄妙的世界。换言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但是遗憾的是。西方人并不能够理解这份魅力。他们喜欢直来直去。过于深奥的理论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了“神秘学”。所以白文静也只能把正常脉称中的“平脉”、“常脉”。换算成每分钟跳动多少次。节律规则如何来解释。至于什么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什么的白文静能少讲尽量就少讲。反正说了对方也听不明白。

不过当说到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的时候。却是赢的了在场不少专家的认同。关于这一点不光是中医总结的很细致。近些年来研究生命科学的西医。更是有他们自己的理论系统。只不过两者研究的时间差了一千多年。到是叫不少西医感到郁闷。

但是马上就有人自我安慰道:“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