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月的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宪平说,曙光厂的产品不能太杂,既要考虑上新产品,也要考虑下马一些项目,要搞优胜劣汰。至于淘汰那些项目,我先不讲,你也先好好过过脑子,改日咱们专门议一下。范建国表示认同,觉得应该下力气调整一下产品结构。
  其实下马哪些项目李宪平早已成熟在胸,但他还是愿意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况且一些老项目已搞了二三十年,一下子搞掉还很难下这样的狠心。他最想拿掉的是制材这个项目,因为那只是个单纯的加工项目,绝大部分是靠收取的加工费获得利润。虽然制材下来的那些锯末可以做为加工纤维板的原料,但随着厂里纤维板生产规模的扩大,厂里自产的那部分原料所占比例已很小。制材的利润有限,但该项目占用的生产区的比例却很大,显然不尽合理。
  李宪平说,先研究上什么新产品,再决定淘汰什么,你明天一上班就准备筹备这个会,跟玉蓉商量一下,谁参加你们定,提前告诉我一声就行。没有重要推不开的事,我肯定参加。
  二人正谈得热乎,吴素梅打来了电话,李宪平跟她斗了两句嘴将电话交给了范建国。就听那边说,去哪儿怎么也不留个条?这边说,我以为你真要午后回来呢!好啦,待会儿就回去。
  挂上电话一问,李宪平才知道他们夫妻俩还没见面呢,忙下逐客令说,走吧,走吧,跟小吴分开半个月了,快回去点个卯,省得她惦记。咱俩什么时候聊都行。他知道,范建国两口子粘乎是全厂出了名的。临出门他还没忘了史丽云的事,说会旧情人的事向你姐交待不交待自己瞧着办,我可管不着。
  吴素梅正在厨房洗菜,既然提前回了家,她就要让丈夫吃新鲜的,这是多年的习惯。范建国进去从她身后搂住亲了一口,亲热完才问起金玲的病情。吴素梅说脱离危险了,但还要观察一段时间,病人需要静养。
  吃饭的时候,范建国轻描淡写聊起见到史丽云的经过。
  吴素梅细心听完,立即问道:“哟,她怎么知道你在广州啊?”她的脸微笑着,但一双大眼中的问号清清楚楚。
  妻子的这一“哟”将范建国逗乐了。女人是敏感的,他的妻子不仅是敏感,而且聪明,她一下子就问到了要害上,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丈夫与史丽云会不会是早有联系?他转而坏笑着说:“刚才老李已审查我老半天了,但老领导就不如你,一下子就能问到要害上。告诉你吧,跟这个史丽云一直有联系的是王玉蓉!”待他一口气将这些年王玉蓉与史丽云的交往告诉了妻子之后,又说,“还有什么要审查的吗?尽管问!”
  吴素梅白了他一眼说:“人家只是随便问问,你就心虚得很。别说见见面,吃吃饭啦,就是你真对她还有意,姐也会成全你的。你干吗那么看着我,姐说的是真心话!”
  妻子的话刺疼了范建国的心,他一下子推开饭碗站了起来,随之用双手左右一挟就将妻子拉起搂入怀中,他搂得是那样紧,连对方的心跳都感受到了,他喃喃地说:“我不许你说这种话!再别说这种傻话!这么多年了,你还信不过我?”
  吴素梅的眼圈也红了,她后悔不该用那样的话试探丈夫,她从没有怀疑过丈夫的人格,但这些年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危机感却从没间断过,当这种危机突然降临时,她就会情不自禁本能地作出反应,她的话说得貌似大度,实则却小气得很。当她意识到伤了对方的心,后悔已晚了。
  “我是说着玩的,谁想要姐也舍不得呀!真把你送了人情,两个宝贝儿子还不跟我玩命!”吴素梅说这话时不敢让丈夫看到她的脸,她的头依偎在丈夫宽大的胸膛上,细心听着里边的跳动。
  范建国能够理解妻子的心思,妻子毕竟比他大了整整六岁。这种年龄差距在年轻时还不显什么,一旦步入中年之后,这种老妻少夫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有些男人步入中年后还会生出几许年轻时没有的风度,无形中又增添了魅力,反显得年轻了许多。范建国也属这类,为此他很“爱惜”两鬓生出的白发,从不染发,衣着上也很随意,愿意往老了打扮自己,为的是拉近与妻子的差距。步入中年的女人往往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妻子虽不显老,但家属楼里已经有人教着怀里抱的孩子管她叫奶奶了,她听了脸上挂着笑,实则叫得她心烦。年龄差距就如同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在了妻子的心头,这些范建国已深深感受到了,于是赞美妻子年轻的话他就常挂在嘴边,吴素梅变个发型他会赞不绝口,做件新衣服穿上他也会转着圈地欣赏,夸起来没完。他自己这样做,还要背地里教两个孩子也这样做。他要悄悄帮助妻子搬掉那块心理上的石头,使她永远年轻快乐,他要用加倍的爱回报她。
  曙光厂研发新产品的座谈会开得异常热烈,二楼的小会议厅全坐满了。新办公楼除了二层与三层各有一个小会议室,一层还有一个能容纳百十人的大会议室。小会议室是按照圆桌会议的形式设计的,室内的桌椅全部是本厂的产品,无论是样式还是质量都是一流的,显得很有气派。美中不足的是因装修时间不长,室内还有一股油漆味,外边天气凉了,开会时门窗也要留个缝。
  冲着门的上方挂了一幅“研发新产品座谈会”的会标,是霍希古用美术字写的,“研发”是研究开发的简称。霍希古喜欢发明这类简化的用词。来参加会的人除了田伟光和包永刚,还有几个技术员是八二年进厂的大学生,其余的全是五八年接收的那批人。好说笑话的李世林一进门就说:“哟喝,今儿‘五七届’全到齐了!”引得众人一阵笑声。不知是谁开的头,“五七届”成了当年进厂那批“老右”的代名词。
  参加会的厂领导是副厂长范建国和王玉蓉,厂长李宪平因临时有事未能到会。主持会议的是技术科长霍希古,他先请王玉蓉讲了几句话,范建国简单介绍了一下“十省市家具博览会”的情况,而后便是围绕研发新产品,及如何调整厂里的生产结构进行座谈讨论。后一项内容是李宪平临时向范建国交待的。
  王玉蓉在讲话中着重介绍了霍希古与赵长江、何小波开发新产品的主张,及范建国参加博览会带回的信息。她说二者其实是一个主张,或说是不谋而合。因为无论是中密度板还是木地板砖,全属于复合板的范畴,不过是一个偏重于家具业,一个偏重于建筑房地产业而以。她和范建国在讲话中都没提到提供另一个建议的恰恰也是“五七届”的史丽云。
  座谈会整整开了一天,这个会原准备只开上午半天,但到该吃午饭时,还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发言,有些说过的还想说,结果当即决定下午接着开。除了老田有个生产会要参加,其余的人全留下来。下午的会依然争论得很热烈,赞同新产品偏重家具业和则重于房地产建筑业的不分上下,因为曙光厂的产品如胶合板和纤维板用途广泛,早已不是家具业的专用产品。另有一部分人主张两翼齐飞,两类产品全上,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至于哪些项目该下马,则分歧较大,看法不下十几种。
  下午的会,李宪平进来听了一会儿又被人叫走了。但争论不休的场面他看到了。范建国、王玉蓉找他汇报的时候,王玉蓉说,上什么新产品现在是三种主张难分高下。范建国也为难地说,开完会反到不知哪头炕热了?还不如不开这个会。
  李宪平则不这么看,他说三种主张难分高下不假,但三种主张全是主张上,没有一种主张是说新产品不能上的,这就是这个会的最大收获,至于上哪一个,还是两个全上不是什么问题。他说哪头炕热这要靠过细的调研,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如果全热,两个炕全上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过不能一齐上。可以先吃着一个,再盯住一个,待条件成熟了再吃下一个。先吃哪个,我看还是你们俩先统一了认识再定,这个决策过程要抓紧,但不能急了,粗了,要细,要稳,要准。定下新项目的再考虑下哪个老产品。
  看似为难的事,经李宪平这一点拨日出云散,令人心明眼亮。范建国听了心里佩服,觉得几天前,在小事上表现得婆婆妈妈的老领导面临大事时,依旧那么果断。 
  4.换个环境啥都行,给点阳光就灿烂
             
  下班前,霍希古就跟何小波说好了,让他吃完晚饭到家里来坐坐。霍希古住家属楼,何小波则占了厂里集体宿舍的一间平房安了家。两家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