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月的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为了支援炼钢,他狠狠心带到厂里来捐了。
  郭子儒连夜将家里的煤池子拆了,他家的煤池子是用捡来的钢砖砌的,他一听说钢砖也能代替耐火砖用,就将煤池子拆了,一百多块钢砖他是借了邻居一辆三轮拉来的,他人又胖,蹬进厂门时后背都湿透了。
  潘树仁见了他很是感动,笑着说:“胖主任蹬起三轮来了,真够难为你的!你这些钢砖还真是雪里送炭。”说完又冲正在登记的陈爱兰说,“小陈,写表扬稿时你可要想着点儿咱们的胖主任,落下谁也别落下他!”
  强将手下无弱兵,郭子儒刚将他的砖拉到球场去,米如珍就进了厂门,她捐出的竟是一大包药瓶子盖。大大小小的足有二百多瓶盖。她男人是长期的伤病号,常年用过的药瓶子如今派上了用场。感动得老潘他们又叹息了好一会儿。
  最令人感动的是制材车间的全福,用自行车拉来了一架大铁床的床头。两个床头绑在自行车上骑不了车,他就起了一个大早,推着车一路走来。
  李宪平说:“床捐了,人睡哪儿呀?”
  全福说:“铁床架子捐了,铺板我留下了,让孩子们睡。我们两口子睡地铺,整点儿事还省得吱呀乱响的吵人了。”他这么一说逗得众人都笑了。
  全福的检查送上后,谷玉森再没找过他。王河说是他代写的检查写得好,要不然不会一次过关。不管怎么说,全福还是挺受感动的,觉得有机会是该表现一下来回报领导。这一号召捐献废铁,王河出于好心说,这会你该好好表现一下啦,也让领导看看咱的觉悟,别什么都舍不得!
  怎么表现?全福真犯了愁,家里有把多余的菜刀早让他女人捐给街道炼钢了。路富友给他出主意,让他将家里那架旧铁床捐了,那是他头两年花了九块钱从旧货摊上买来的。路富友说,在这关键的时候还不好好表现一下?你那两个铁床头往厂里一拿准牛逼!这一说全福的心思活了,他又做了半宿的思想工作,终于把他媳妇心思也说活了。
  材料场的老吕将他家珍藏了多年的铁匾带进了厂,那是他父亲的锅盖铺开张时,请一位前清的举人题写的匾,上面书写着“全兴锅盖铺”的字样,落款是民国七年。老吕介绍说,他父亲的名字叫吕全兴。
  给老吕登记的时候,潘树仁很是动情地说,“老花镜”不简单啊,你这是把家里压箱底的传家宝献出来了。李宪平则说,老吕你这个举动有意义啊,把这块匾炼成好铁,好钢,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太有意义啦!说完,他激动地与老吕又是握手,又是拍肩的。弄得老吕反到有些不知所措了。
  上班铃响过之后,献铁的登记人数已超过了三百人,所献的各种废铁在传达室门前堆成了一座小山。
  望着那座“小山”,李宪平对潘树仁无限感慨地说:“老潘啊,看来群众的思想觉悟不可低估呀!尤其是群众的爱国热情,谁低估了这一点,谁犯错误!”说完,又有意识地冲还在低头整理登记册的陈爱兰以玩笑的口吻说道,“怎么样,陈大广播,咱们是不是可以收兵了?”
  不知怎么,陈爱兰的脸一下子红了。不知为什么,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只要见了李宪平,心里总是很不自在,就如同她心中深藏的秘密被人窥视了一样。如是过去听李宪平这么问她话,她会很快地回敬一句,“收不收兵还不是要听你大厂长的。”而此时她却不知说什么是好,只是很不自在的一笑,过后脸上就像发烧似地热了起来。
  潘树仁看了一下表,嘟嚷了一声,“怎么这么重要的日子口儿不见老邹?”
  李宪平也觉得奇怪,踱到厂门口去张望,看到两个人拉着一辆平板车刚上了厂外的那座小桥。仔细一看,前边拉车的是王河,后面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帮助推车的正是邹晓风。进厂门的时候,两个人头上全冒着汗。板车上装的是旧砖头,里边不少是耐火砖。砖上边放着是一个破煤球炉子。
  邹晓风擦着头上的汗说:“我们家让我老婆前些天捐铁,翻得跟鬼子进过村一样,已扫荡得干干净净了。实在没辙,我就把这个破煤球炉子带上了。路上碰到小王了,我们两个人合兵一处拉开了板车。”说完他气喘吁吁,拉开了风箱似的,用手一个劲地摩挲自己的后腰。
  王河是起了一个大早,把自家院里的花池子拆了,拆出二百多块旧砖,里边有不少是厂里急需的耐火砖。他借来的板车不太好使,两个车轱辘来回画圈“嵫扭扭”乱响,刚拉上路不大功夫汗就下来了。要不是邹书记半路帮助推车,就是他累散了架也到不了厂里。路上问起他与金玲的事,他说还在坚持“地下斗争”。邹晓风说,坚持就是胜利,同时也要讲点策略才行。领导这一鼓劲,王河也不觉累了。
  邹晓风望着堆成小山的废铁,激动地说:“现在咱们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就等老谷他们参观回来定图纸,要是抓点儿紧,明儿下午垒炉子差不多。”
  李宪平也显得很兴奋地说:“耐火砖还要突击搞一下,看来发动不发动群众就是大不一样!就冲咱厂几百号职工的这份热情,咱们要是炼不出好钢来都对不起大家!”早上的情景看在眼里,是让他从内心感到振奋。
  老潘一旁插话说,“瞧瞧老邹这身汗,炼不出钢来也对不起咱自己!”说完,三人相视开怀大笑。
  三人回到办公室,邹晓风一口气将杯中的隔夜茶喝干,兴奋地说:“我昨晚睡不着觉,十点多了,骑上车奔安定门外的人定湖走了一圈。那场面是壮观啊!沿着湖畔足有一百多座炉子燃着雄雄烈火,连成了一片,真激动人心呀!远处的半空中挂着一副横幅,上面是‘炉里炼钢,炉外炼人’八个大字。足有上千口子在连夜奋战,那场面……”激动得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
  潘树仁说:“我住的地方挨着一所中学,已经连着三宿了,炼钢。你想睡?门儿也没有。那通吵啊,百十口子人像是千军万马。尤其是那台鼓风机。响得跟个拖拉机似的,也是怪了,吵得你睡不着心里听着也高兴……”
  “对了,老潘这一提醒我还真想起来了,”邹晓风拍了一下桌子问道,“宪平,咱们厂有合适的鼓风机吗?别到时候要炼钢了再抓瞎!”
  李宪平颇有些得意地笑道:“这你就放心吧,昨儿我就把鼓风机的事交给石国栋去办了。用厂里一台电机改改就能用,他是这方面的老本行,保证没问题。这点儿事我要是也让书记操心,我这个厂长真成吃干饭的主儿了。”
  邹晓风笑道:“到底是老搭档,到什么时候都能尿到一壶里去!”一番话说得仨人大笑。
  正说笑着,隔壁生产队的队长刘玉怀闯了进来,他冲屋里人一面作揖,一面苦笑着央求道:“几位头头全在太好啦,我先给老几位作揖了!我是来向工人老大哥求援的,这个忙您老几位是说什么也要帮我。”
  这刘玉怀虽是农民,但赶了十几年的大车,走南闯北的染了一身江湖习气,曙光厂因占地问题与他打过交道,他与厂里的领导很快就混熟了,缺什么他都敢向曙光厂张口。今天他来是想借台鼓风机的,生产队里也在炼钢,说用的是烧柴锅的风箱,劲费大了,但效果不行,这才想到了来向曙光厂伸手。
  邹晓风,李宪平都知道他借走的东西大都有去无还,所以都面露难色,嘬开了牙花子,说不大好办。
  李宪平说:“不瞒老兄说,我们厂想炼钢也正为鼓风机伤脑筋,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先从别的机器上拆下马达现改制成鼓风机用,真没有多余的借你,真不是哭穷。不信你就去车间里转,看见有多余的你就拉。”              
  潘树仁一旁也帮腔说:“这点儿事也难得住你刘队长?现在街道上炼钢不少是用手摇的鼓风机,照旧炼出了钢。这可不是瞎说,昨儿报上还介绍这种手摇式鼓风机呢!你要不然到隔壁铝制品厂问问他们,那儿比我们家底厚。”
  刘玉怀根本听不进去,他索性一屁股坐下了,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说:“我哪儿也不想去。今儿咱们谁也别把话说绝了,我可不是为个人的事来舍这个脸的,为的是超英赶美!为的是全民大炼钢铁!为的是完成‘一零七零’!您老几位看着办吧!反正咱们往后谁都免不了求谁!”
  他这一来,弄得邹晓风他们全笑了。
  李宪平知道不答应就送不走这位爷,他夸张性地猛拍了一下大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