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月的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自己不是傻子?”邹晓风得理不让人,手指头几乎指到了李宪平的鼻尖说,“总是自以为很聪明,你要是真聪明就不会产生这么蠢的主意。给石国栋安排个小组长不行呀!想让他协助孙长喜工作简单得很嘛,何必非要挂副主任的职务,给人家嘴里递话啊!你自己说,这么办聪明吗?”
  李宪平“呵呵”地傻笑,说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想看看你的态度。就是我头脑一时发热也过不了你这一关啊!你的水平我还不知道,一到关键问题从来不含糊。
  邹晓风说,用不着给我戴高帽。你那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找个时间还是要在支部会上议一议。光你我心里有数不行,取得大家的支持很重要,别总想一个人过五关斩六将,跟关老爷学就免不了有一天会走麦城。邹晓风是想趁他听得进话时,足足实实泼他一盆凉水,怕他发起热来忘乎所以。
  李宪平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宏伟计划的第一步是想由改造机加工车间的生产环境开始。其次是更新一部分机加工设备,提高机加工程度。
  曙光厂机加工车间的噪音能传出很远,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公共汽车站都听的见机器响。李宪平初到曙光厂时最怵的是到这个车间来,十几台大大小小的电锯、电刨,打眼机汇成的声响刺耳得利害,能搅得人五脏六腑都难受。由于当时大部分机器没安装吸尘设备,车间的粉尘如同下雾一般,干上半天人就像个“雪人”了。如今李宪平已经司空见惯了许多,虽然这里的响声依旧,但“雾”小多了,很多机器都安装上了吸尘设备。只是吸尘效果不太理想,干上半天,工人们的眉毛,头发依然全是白的。孙长喜也承认,正在使用的这套吸尘设备当初搞得太简陋了。
  李宪平决心更新改造设备,从治理车间的生产环境入手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恶劣的生产环境既有害于职工的健康,也难以留住人。这两年,写了申请要求调动工作的属这个车间的人多。有路子已调走的也是这个车间的人多。
  为了开阔思路,打开眼界,李宪平亲自带队,先后组织了机修车间的二十多个技术骨干到光华木材厂,北京木材厂及技术革新改造较为成功的南郊木器二厂参观学习。参观后,李宪平亲自组织了一次座谈会,激发起大家开展技术革新的热情。
  大厂由于设备较为先进,技术人才多的原故,其优势显而易见是很自然的事。但其规模与曙光厂难分上下的南郊木器二厂在技术革新,改造取得的成绩却令参观者吃惊不小,那里的技术人员与工人自己动手先后制成的燕尾开榫机,净面机、多头打眼机、打蜡机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安全简便,与曙光厂的设备一比就会觉得比人家差了一大截。一了解才知是人家的技术力量雄厚,这个厂地处城区容易留住人。
  参观后的座谈会开得十分热烈,李宪平的讲话带有很大的鼓动性,他讲过后,争先发言的人很多,使本准备只开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开了将近三个钟头。
  李宪平说,参观木器二厂的时候,我偷偷地留意了一下大家的表情,发现羡慕人家的多,表情不大明显的也有一些,唯独表现出很不服气的只有一个人,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不是别人,就是咱们的老孙!
  大伙儿的眼光一下子全盯向了车间主任孙长喜,看得他心里发毛,表情很不自在,逗得大伙儿全乐了。
  李宪平指着孙长喜说,今天说实在的,我一看到你老孙有不服气的意思,我的心里就有底啦。打好曙光厂的技术翻身仗靠谁呀?靠在坐的大家,更要靠你老孙挂帅打好这一仗。不服气是不服输的一种表现,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但我们应虚心承认差距,人家木器二厂就是已经跑到我们前边去了,当务之急是如何迎头赶上!赶超英国要十五年,我们赶南郊二厂有两年应该可以了吧!同志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啊?
  全车间三十几口子齐声喊了一声,“有!”那响动振得人耳模疼。
  李宪平说得越发兴奋,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说,今天我们关起门来吹个牛,在这个只有三十多个人的一个小车间里,能集中这么多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才,恐怕普天之下也没几个。这也是我们赶超先进单位的一种资本,但你们这些人要想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本领,还要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尤其是咱们孙师傅身上的那些本事,你们要虚心学过来。说到这,他又冲着孙长喜说,你在教这些徒弟的时候可不能留一手啊!
  孙长喜憨笑着说,这点就放心吧,不会的。
  李宪平指着身边宋辉等人说,宋辉、霍希古、范建国,你们几个都是好动脑筋的年轻人,尤其是小宋和小范,来厂这段时间已经在小改小革方面初露头角,做出了一些贡献,给你们调到这里来也正是为了给你们一个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这可不是在施激将法,你们有没有真本事,厂领导就是要在这场技术革新,改造的翻身仗中检验你们每一个人!
  厂长讲话过后,第一个发言的是霍希古,他说来厂后的总体印象就是技术设备过于落后,通过这次参观进一步看出了差距,比人家落后了一大截。但我并不觉得南郊木器二厂的技术革新没取得那些成果有多么了不起,只要我们肯干,用心钻研,肯定全比他们干得更好。因为木材加工机械在机械门类中属于比较简单的一种,只要能搞出图纸,什么样的机器都能自己造出来。说两年超过南郊木器二厂,我信心十足,说不定还用不了两年。
  霍希古的发言过后,李宪平立即给予肯定,说改变曙光厂技术落后的面貌就是要有敢干向先进挑战的雄心斗志,赶超南郊二厂用不了两年当然更好!小霍带了一个好头,大家接着说。信心十足的可以讲,信心不足的也可以讲,以便把困难讲出来大家一起商讨克服困难的对策。
  李宪平的话音一落,坐在孙长喜身边的一个三十来岁的黑脸汉子便站起来嗡声嗡气地冲李宪平问道,厂长,我说几句行不行啊?李宪平说,欢迎,座谈会嘛,就是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坐下说。他认识这个人,要求发言的人是孙长喜的大徒弟杜新生。论技术水平,这个车间他要算一号。
  杜新生说,我是个粗人,咬文嚼字的不行,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担待。通过参观,我确实看出咱厂子与人家的差距是有一些,但我觉得曙光木材厂并非一无是处,样样不如别人。当初我进厂的时候什么样呀?没有这么多机器,就那么两台破电锯,这些现有的设备全是孙师傅带着我们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也别一上来就把这些说得一钱不值,话说得那么大。这俗语说得好,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垒的……
  谁都听出来了,杜新生的话里带有极大的情绪,是对霍希古发言不满,冲他来的。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有个厂长亲自坐阵,他的话会说得更糙,更白。论技术,在机修车间他就服一个人,他师傅孙长喜,其他的人全不在话下。他技术上强,能干,别人也都认可,但就是总混不出人缘来,每年选各类先进从没他的份。他见霍希古一个奶毛没干的学生又是犯过错误的那种人,说话口气那么大,将他常引以为骄傲的东西说得一钱不值,自然有气。他知道自己师傅的为人,别人说什么也不会反驳的,于是挺身而出,开始反击。
  杜新生最后很是激动地说,刚才厂长那句话我特乐意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我主张这回搞技术革新分成几个小组,谁行不行,别光练嘴皮子,要真拉出来溜溜,是真李逵还是假李逵要真上来比一比!厂长,我就说这么多,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批评。我这粗人不会说话。
  李宪平笑了,说你张口闭口的粗人,不会说话?还想怎么会说啊!说得已经水平满高啦,连水浒传里的真假李逵全上来了,说明知识面不窄,这一点应该肯定。老话说名师出高徒,看来此话不虚。我看你也和猛张飞一样,是粗中有细。当年孔明取西川谁夺了首功啊?靠得就是粗人猛张飞。
  听了厂长这几句话,人们再看杜新生,那个美滋滋的样,刚才气势汹汹的表情不见了。这时就听厂长李宪平的话题一转说,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这场技术改造,革新的翻身仗要靠两样东西,一是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二是全体职工的团结协作精神,二者缺一不可!我所说的是骡子是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