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月的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素梅冲他一笑,挥了挥手。
  依然是老办法,三个玻璃杯将一瓶老白干均分了。邹晓风刚分完酒,潘树仁便进了屋。老潘说,老婆子说今晚上吃饺子。他刚给家里打过传呼电话要家里别等他。他说,要是家离厂子近多好,我能把热饺子给你们端过来。
  李宪平说,甭着急,咱们好好奋斗几年,将来把西南头儿那块地弄过来,盖座家属楼,你们这些有家有业的全搬过来住,到时候我挨着个吃你们,到那时候潘主席可别总躲着,要做点儿好吃的招待我。
  潘树仁翻了翻白眼珠,说还没喝就晕了,就咱们这点家底还惦记盖家属楼?猴年马月吧!老邹你信吗?
  邹晓风笑笑说,宪平说得不是不可能。盖不了楼盖几排平房还是不算太难。
  潘树仁指着李宪平说,无论是盖楼房还是平房,真有那么一天我天天请你,来,就为你这伟大的设想干一杯。说完,他自己的酒杯先下去了一大截。因为厂里不少职工租住的是私房,租金较贵他是知道的。他当然愿意这些工人能住上自己厂里的房。
  李宪平说,潘主席怎么变得这么不开眼啊!曙光木材厂这么发展下去,几年后盖座家属楼也算得上伟大的设想?不是我李宪平吹呀,只要咱们上下齐心协力,曙光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用七八年的时间赶上光华,应该不成问题。小老头儿,不信你瞧着,明年就许给你一个惊喜。
  三个人正说得热闹,吴素梅端着一盘子拌萝卜丝进了屋。让她坐,她不坐,让她喝酒,她摆手。她说,我想再给你们拌盘豆腐丝的,可库里什么全没了,你们就凑合喝吧。她说萝卜丝吃没了还有,说完就要走。
  李宪平说,你先别急着走,我正想给您提点不成熟的意见呢。吴大管理员最近的伙食可有些下降,怎么成天是熬白菜啊?甲菜一个没有。往年的冬天不这样,至少还能吃上豆腐。这些日子早点也是,连糖三角都不做了。
  吴素梅苦笑了笑说,李大厂长的批评我虚心接受。我到想做甲菜,多做些甲菜食堂还能多少有些节余,但现在什么都不好买,商店一卖排骨就跟不要钱似的排大队,等咱们得到信儿早卖光了。豆腐,糖这类的副食都紧张,一来了就抢光,我过去是两天一出去采购,现在经常是一天出去两趟,还常常买不到要买的东西。我可真不是找客观,职工吃不好我比谁都急。
  听吴素梅诉完苦,潘树仁也在一旁帮腔说,小吴说得一点都不假,这老李是不当家不过日子,他哪知道啊!我们院的一个刚生小孩的妇女,硬是买不着红糖,托了多少人才买到。现在连肥皂都难买,还有火柴,都紧张!
  李宪平满脸不解地说,今年不是大跃进,各行各业全放了卫星吗!怎么副食品会紧张起来了?让人真不明白!
  潘树仁说,有什么不明白的,现在农村全在吃食堂,一个村几百口子全在一起放开肚皮吃。我内弟前些天来了说起我老岳母就乐,过去在自己家开伙时,一顿饭顶多一个窝头一碗粥就齐了。现在到好,一吃食堂饭量见长,一顿饭三个窝头两碗粥,赶上吃白面馒头能吃四个。老太太都这样,像我内弟这号的更不用说了。什么样的家底能钉得住这么一通吃?这农村都这么吃,城里还能不紧张!
  李宪平听了直摇头,老潘的解释显然不能让他完全信服,但他自己又找不到更合理的答案。农村吃食堂的事他听人讲过,报上也常报道这方面的消息,列举过不少吃食堂的好处,什么有利于干部社员之间的团结,便于一起研究问题,放开肚皮吃饭也是其中的一条,至于这么吃会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他从没想过。但他觉得农村再怎么吃,也不会这么快就影响到城市的供应。他觉得问题绝不像老潘说得这么简单。
  邹晓风也有些不解地说,不是说秋粮丰收了吗!这么快怎么会吃紧张了?
  老潘苦笑着说,秋粮到是真丰产了,但丰产没丰收,好多粮食没收上来,烂在地里不少,为什么知道吗?壮劳力全忙着炼钢去啦!
  李宪平骂了一句粗话说,把人搞糊涂啦。说完一口将酒喝下一半。
  邹晓风怕扫了大伙的酒兴,说搞不清楚的事早晚会清楚,先喝酒。人家小吴恐怕还没吃饭呢,净给咱们服务了。
  吴素梅客气了两句走了。三个人又端起了酒。
  酒刚喝下一半,一盘萝卜丝见了底,饭盒里的肉片熬白菜也吃得只剩下了菜汤,五香花生米已所剩无几。李宪平说,就这么喝惨点儿,是不是让小吴再给来一盘萝卜丝?邹晓风说,算了,别麻烦她了,人家也正吃饭呢。
  老潘说,看来我要做点儿贡献了,你们等会儿再喝。他说完满脸神密兮兮地出了屋门。不大的功夫,他笑眯眯地拿回了一瓶凤尾鱼罐头。
  李宪平笑着说,总以为小老头儿是个憨厚人,赶情也是个扣门儿!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露?邹晓风一旁帮腔说,现在拿出来顶多算个态度还可以。
  老潘满脸委屈说,真没好人走的道儿了。这瓶罐头放了快半年了,要不是下酒菜被你俩抢光了,我也想不起来。
  老潘说的是实话,这瓶罐头确实放了很久了。那是米茹珍吃上长期补助之后,总觉得过意不去想答谢一下工会的领导,她买了两瓶罐头那天趁老潘来的早送了过来。一个是说什么也不收,一个是死活要送,老潘见实在推脱不掉才只好收下,最后他对米茹珍说,下次再搞这套,你的长期补助就甭打算吃了!不久,厂里一位职工住院,米茹珍送的那瓶水果罐头被老潘送给了病号,鱼罐头一直放着,日子久了就淡忘了。
  听他讲完罐头的来历,李宪平一面开罐头,一面逗他说,看你坦白交待的态度不错,就不深究了。待会儿少吃点就行了。老邹,你看这么处理合适不?                   
  邹晓风说,合适,就这么办。
  仨人吃上鱼罐头,自然又要提到米茹珍,邹晓风说,谁也想不到,这么泼的女人会变成材料场独当一面的骨干。这个郭胖子用人还真有两下子。
  老潘说,也真够小米难的,候健生连饭都做不了,基本上全要靠小米伺候。
  一提起候健生的工伤,李宪平自然会想到机加工车间的主任莫怀远。这个老莫不仅是从不注意安全问题,不把厂里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更恶劣的是利用自己的职权,施以小恩小惠拉小圈子,使车间里对他不满的人也敢怒不敢言,像四百根椅子腿下短了这么大的事故他也敢瞒,厂里调查起来竟没人敢说实话。他深知,厂里的技术改造,更新,机加工车间是关键,如果这个关键的车间没有一个得力的领导,施行起来势必事倍功半。
  李宪平提起了那档子“废品事故”,提到了莫怀远,自然也提到了莫怀远与谷玉森的关系。
  邹晓风说,莫怀远与老谷的关系你不要考虑那么多。我问过老谷,他说就是通过一个老战友介绍才认识的,他这个老战友与老莫是老乡。老谷说他搞过外调,莫怀远在抗日末期当过两年八路的这段历史基本可以确定。因为生病与组织脱离了关系也是真的。这些就不要纠缠了,要想弄清废品事故是真是假,那个王贵是个关键。他既是那晚的夜班,又是个班长,他应该是全清楚的。
  李宪平很气愤地说,王贵肯定是说了假话,那天我看他表情就不自然!
  老潘说,按理说不会的,王贵这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这几年他年年是工会积极分子,工会的小组长也是他。我觉得是个挺实在的一个人。
  邹晓风说,不行的话,哪天让老潘找他做做工作,就以工会的事找他。
  李宪平当即表示赞同这个办法,说就请潘主席出马打开王贵这把锁。
  潘树仁有些难为情地说,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得罪莫怀远到没什么,到时候就怕老谷挑眼,这类问题应该归他管。我从中插一杠子算怎么一回事?
  李宪平显得有些激动地说,你这小老头儿也是这么多年的党龄了,怎么也学会了婆婆妈妈前怕狼后怕虎的?为了工作,就是真得罪了他也值得!你说出了这么大的废品事故,有人就敢隐瞒不报,还在你眼皮子底下耍花活!咱们能视而不见吗?咱们曙光厂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企业!
  邹晓风说,老潘这事你尽管去办,到时候我会向老谷打招呼,告诉他是我交你办的。其实你们也不要总把老谷想得那么小肚子鸡肠,只要都是为了工作,不谋私利,尊重事实,一切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