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年那月的事-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素梅笑笑说,知道是潘主席值班,哪敢吃次的,吃饺子。就是有一样对不住您,弄不了什么下酒的菜,萝卜全是糠的,白菜也全放得烧心了,就剩下仨鸡蛋是准备做汤的,想吃的话,我狠狠心给您炒了。她之所以这么说,是看到了桌上放的那瓶酒。
  潘树仁一摆手说,行了,咱不搞三光政策,有饺子吃足以。
  吴素梅说,馅我拌好了,就等人动手包了,我再去叫俩人。着急吃你们就快过去帮忙,伙房我没锁门。说完便出了门,她惦记的是范建国又该吃药了。
  小吴一出门,老潘就向李宪平问道:“小吴最近有什么高兴的事啊?怎么瞧着那么喜兴!”
  李宪平笑笑说:“你这小老头怎么也学得不正经啦!过年嘛,人家还能哭丧着脸?观察得还很仔细,哪学的这套?做地下工作的可没听说有这项内容!”
  潘树仁没在意他说了些什么,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吴素梅的神情里有些异样的东西,不过是什么他说不清。
  老潘和李宪平在伙房包上饺子了,方见吴素梅回来。
  李宪平问她,你去了这么久,招的那些兵呢?
  吴素梅嫣然一笑说,今儿我就练你们这两位领导啦,小范病了,老刘头儿在烧水,我没叫他。不过传达室的那两位自己带的饭,吃饭的一共就五个人,还有个病号,包不了多少。包够你俩的就下锅,你们先吃去。
  包的差不多的时候,吴素梅催老潘他们洗手。李宪平洗过手说他去看看病号。
  饺子快煮好的时候,李宪平回到伙房,进门便说,这傻大个儿还懂得自己给自己治病,把自己的脑袋掐得全紫了。说完又冲吴素梅叮嘱说,回头你给小范弄点儿素馅的吧,有十几个足够了,饿着一点儿好得快。
  吴素梅觉得那些话像是全冲她来的,她不便搭话,借着捞饺子的忙乱劲没有搭腔,捞完饺子先把他们打发走了,才觉松了一口气。她取出那碗素馅,动手包了十几个小饺子,剩下的馅准备第二天再包。忙完了又去招呼老刘头儿。
  十几个小饺子范建国一口气吃下去了,吴素梅望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比自己吃都香甜。范建国的体质好,病好转得也快。他吃完还想吃,吴素梅说,你刚见好,不能吃那么多。给你留着呢,明天还有。
  范建国乖得像个听话的孩子,听了她的劝告顺从地又躺下了。吴素梅为他掩好被子起身要走,他竟拉住她的手说:“姐,我头疼的厉害,你给我揉揉头行吗?”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她。
  吴素梅抽出了手,又坐了下来,果真为他揉开了额头。刚才的那一声“姐”叫得她心发颤,脸发烧。他叫过她“大姐”,在她的印象里总共叫过两次。当时听到叫大姐的时候,可远远没有今天的感觉,简化了一个字,亲近了一大截。激动过后,她心里又暗自发笑,没想到这个满脸孩子气的大个子会这么嘴甜。刚才范建国告诉她,李宪平问到是谁给他掐的头,他说了谎。至于他为什么说谎,她没有问,他也没有说。
  屋里静得很,连人的喘息声都听得到。范建国幸福地紧闭双眼,享受着这无言的关爱。吴素梅利用这个机会细心端详着那张脸,神态就像年轻的母亲在注视熟睡的孩子。她突然发现那张脸的面部肌肉在微微颤动,两边的眼角流出了晶莹的液体。当她意识到那是泪水的时候,正在用力揉搓的右手突然被一双大手紧紧握住了。
  范建国笨拙地在吻她的手,口里喃喃地小声呼唤着:“姐,我喜欢你!姐,我真的喜欢你……”泪水像决了堤的小溪,顺着他两边的眼角流了下来。
  吴素梅惊呆了,一动不动地望着他,任凭自己的手粘满了唾液和泪水。她万没想到,看似隔着万水千山的那层关系,却像窗户纸一般被轻轻捅破了…… 

 
第五章 1965年后“十年浩劫”的日子 
 
  1.几年经济调整刚见成效,阶级斗争就开始天天讲
  
  曙光木材厂的两座家属楼终于赶在国庆十六周年前夕竣工。
  那是两座五层的砖楼,一座楼三个单元四十五套房,每套房内都有厨房、厕所、阳台,美中不足的是只有暖气,没有煤气。尽管如此,周围二十几个单位中盖起家属楼的也只有曙光厂一家。曙光厂的这一举动招来四周一片嫉羡的目光,曙光厂的工人在外面都觉得自己风光得很。
  九十套新房外加可以滕出来的旧房,首次分房就使厂里一百多户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因分房工作着手早,家属楼竣工的时候,无论新房旧房早已各有其主。大部份分到新房的人准备利用国庆假期搬家。
  范建国、吴素梅一家四口分到了一号楼一个两居室,在这之前他一家租的是附近的农民房,属于无房户。范建国与吴素梅是四年前的国庆节结的婚,第二年吴素梅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全是男孩。当年他们的结合是轰动全厂的新闻,烈属身份的吴素梅还担任着支部委员,过去给他介绍的对象全是政治,经济条件好的,她都没有答应,却甘心嫁给了一个摘帽右派,而且男方比女方整整小了六岁。虽然厂里的主要领导对吴素梅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但转过年支部改选时为了不让领导为难,她还是主动提出不再担任支部委员。
  当了两个孩子妈的吴素梅已不再担任食堂管理员的工作,调到行政科协助王富达分管后勤。厂里领导这么安排也是为了便于她照料孩子兼顾家务。范建国两年前担任了纤维板车间的副主任,主要负责技术工作。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吴素梅心甘情愿地承担了全部家务。好在厂里建起了托儿所,租的房就在厂跟前,她干什么又手脚麻利,家里家外的事并不十分吃力。
  厂长李宪平分到一个一居室,是个中单元,在范建国的楼下。以他的条件他完全可以要个两居的,分房小组最初也是这么定的,但后来他还是把那个两居让给了别人。邹晓风的女儿和儿子到了分居的年龄,分到一套三居室,在二号楼,只有二号楼有三居室。本来谷玉森也可以分到三居室,但后来他改了主意,旧房没交,又要了一间半旧房,是想找机会调到一起。他说是嫌住楼没有煤气不方便,实则是舍不得城里的那两间大北房,另外他也不大愿意和本厂的人全住一起,他觉得别扭。
  三居室不多,分到三居室的还有米茹珍、候建生一家。候建生上不了楼,分到了一层,不巧的是与老冤家张槐住了一个楼,而且是一层,门对着门。米茹珍发现后要求调换楼门的时候已经迟了,米茹珍当初用开水浇过张槐,两人至今见面都不说话。别的门有主动提出跟她调换的,但那是一套两居室少了一间房,她自然不愿意吃这种亏。
  潘树仁三代同居,只住了两小间平房,按条件也可以分到一套三居室。但他老伴和儿子都不愿往郊区搬,嫌住着不方便,只好学谷玉森,也要了一处平房,厂里将全福住的那处平房给了老潘。全福分到了一套两居室,和王河住上下层。路富友也申请要房的,但因他住的是自家的私房,旧房交不出来,其它条件也差些,这次没有分上房。他因此怨气很大,逢人便说他这个当班长的还不如摘帽的右派吃香。一年前,王河提了车间的副主任,路富友当了班长。他挺拿这个班长当回事。
  路富友之所以如此抱怨,是因这次分到新房的摘帽右派不仅一个范建国,还有石国栋,宋辉,达进士等人全分到了房。而且这些人当中不少是按无房户分的,用不着交房就可以住进新楼房,让他忿忿不平。石国栋与王玉蓉结婚后一直住在女方家里,这次是按无房户分的房。宋辉与电工小陶结婚后租的是当地的农民房,这次也按无房户分到了房。
  全福逗他说,谁叫你们家是房产主呢!我要是你,厂里一盖楼我就先找主儿把房卖了租间房住,先落个千儿八百的吃什么不香!租间房住才能花几个大子儿?到时候分房你也是无房户,一套两居室准没跑!说得路富友哭笑不得,后悔得不行,他觉得全福说的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只可惜说什么也晚了。
  过去的五年的时间里,曙光木材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纤维板的产量已跃居全市第二位,曙光牌纤板畅销全国;家具生产已形成规模,其产量已连续两年稳居全市第四位;两年前投产的硬木家具已有部分产品挤进了海外市场;过去空闲的地方盖起了高大的厂房,厂里之所以各类产品都获得很大的发展,也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