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连晚年的遭遇也惊人地一致,都是“膑足盲目”,凄凉弃世。
  
  1944年整个漫长的春天,吴宓先生都住在昆明大西门附近一栋老式木制楼房的阁楼里。每天从学校回来,吴宓先生要爬50多级楼梯,扶手已经很老了,像是经过了一百年,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拉倒。吴宓先生每次爬楼梯的时候心里总在嘀咕,“是它扶我还是我扶它”?战时的大后方没有电灯,晚上吴宓先生只能屏气吞声,慢慢地摸上楼去,像一条史书里的蠹鱼,没有丝毫的波澜。和昆明所有阁楼一样,屋子中间高四面低,吴宓先生进到屋里必须低头弓腰,才能过他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的教授日子,而他的三本英文著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
  
  就在吴宓先生即将离开昆明的时候,几名研究生去看他,好客而又寒酸的吴宓先生带着弟子们上街下馆子。先生要来菜单子,对照墙上悬挂的菜谱,亲手在点菜单子上写上菜名和单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认真地计算总数,把钱数算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数相符、不超,这才交给堂倌下厨。
  
  昆明的晚上有雾,师徒一行出得饭馆,光滑整齐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雾蒙蒙。学生拥着老师,像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没有人知道吴宓先生想什么、看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是对先生无比的依恋和浓浓离情。夜色渐深,两旁商铺的檐角偶尔有水滴滴落,打在同学的头上,打在吴宓先生的帽子上,打在后人记忆的湖面上,直到如今还在泛起层层涟漪,荡漾成1944年有关吴宓、有关清华、有关抗战、有关知识分子的种种回想。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40


   
向驯兽师学家教
王 悦编译

  我在厨房里洗盘子的时候,儿子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妈妈.嘟嘟不见了……”

  嘟嘟是他的玩具猴。说完,小家伙又乒乒乓乓地向客厅奔去.我们家的狗小迪紧跟在他身后.不知道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这么生气。

  如果在平时.我会说:“别担心.嘟嘟丢不了……”或者“旱告诉你不要随便乱放玩具……”不论哪种说法都只会让儿子更着急。不一会儿,失踪的小猴就会引发一场家庭危机。但现在我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潮湿的盘子上。既没转身也没吭声,因为我正在试验一套刚从驯兽师那儿学来的教育方法。

  儿子司考特快5岁了,跟所有的调皮鬼一样,他可爱之极,但也有不少坏习惯;而我也和所有母亲一样,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宝贝儿子.一个懂事乖巧的“模范儿子”。于是,我开始着手改造儿子。试验过不少育儿专家的“绝招”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方法在儿子身上统统失效。不知不觉地.我抛弃了理论和建议,拿起家长最常用的武器——唠叨和责罚。结果非但儿子的坏习惯没改掉,我们的关系反倒变得紧张了。

  就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因为要编辑一本跟驯兽学校有关的书,我开始每天都到一所驯兽师学校旁听老师讲课。如何教大象画画,如何训练海豚做空翻,如何叫一鬣狗跳芭蕾舞,如何让狒狒溜滑板……职业驯兽师说这些奇迹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动物做了你希望它做的事,奖励它;如果它做了你不希望它做的事,装作没看见。

  我突然想,这条原理对另一类固执但又可爱的物种——儿童.是否也适用呢?回家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把驯兽师的技巧用在儿子身上。如果他把一个玩具放回玩具箱里。我立刻连声夸奖.如果儿子放了两件进去,我就亲吻他。与此同时,我对乱扔在地板上的玩具视而不见,一句责怪的话也不说。在我的鼓励之下.地板上的飞机大炮、猫狗猴子越来越少了。

  第二次去驯兽学校听课,我又学了一招——不相容法则。老师告诉我们,非洲冠羽鹤喜欢站在驯兽者的头顶或者肩膀上,为了让它们改掉这个坏毛病,驯兽师训练冠羽鹤站在一块彩色的毯子上。因为鹤一次只能站在一个地方.习惯站在毯子上以后,它们就不会站到人的头顶上了。老师解释说,想训练动物不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教它们做另一件事。如果这两件事符合不相容法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前做饭的时候,儿子总爱跟在我身后添乱,不是缠着我给他念童话书。就是跑到炉灶前跃跃欲试。学会不相容法则后,我在厨房里离炉灶最远的角落,放上一小盘洋芋片和调味汁。并告诉儿子要等到晚饭以后才能吃。果然.儿子每次一跑进来就被角落里的零食吸引过去,趁我不注意偷偷拿上两块,然后带着战利品匆匆逃走。他的小动作我其实都看在眼里,只是没出声。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小调皮在炉灶跟前捣乱了。

  活学活用了驯兽师的技巧以后.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可爱了。驯兽学校的宣传语成了我的座右铭:“永远不是动物的错。”当我的育儿计划遭到挫折的时候,我不再怪罪儿子,而是采取新的办法。

  另外.驯兽师还告诉大家.动物有些本性就连最高明的驯兽师也无法改变。我相信小孩子的天性也一样,如果儿子有些小毛病实在改不掉.我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俗话说得好:你不能教猫咪跳水。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23


   
像水一样流淌
作者:张建伟

  从小,他就有从大学中文系到职业作家的绚丽规划,然而,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父亲靠卖树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供兄弟俩一起读书,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让哥哥考上师范后他再去读书。看着一向坚强、不向子女哭穷的父亲如此说,他立刻决定休学一年。不过,就是这停滞的一年,命运,天上,地下。1962年,他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 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1961年这个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一年之隔,四个班考上大学的人数却成了个位数。他面前的这座高考大山又增高很多,结果,成绩在班上数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

  高考结束后他经历青春岁月中最痛苦的两个月,几十个日夜的惶恐紧张等来的是一个不被录取的通知书,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只盯着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天空飘来一片乌云,他的世界便黯淡了。他不知所措,六神无主,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从用烂木头搭成的临时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

  沉默寡言的父亲开始担心儿子“考不上大学,再弄个精神病怎么办?”就问他:“你知道水怎么流出大山的吗?”他茫然地摇摇头。父亲缓缓说道:“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把它冲垮,不能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是机遇,是希望!”父亲又说:“即便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奔流,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柳暗花明。”

  一语惊醒梦中人。

  1962年,他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将村小学任教;1964年,他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后来,又历任文化馆副馆长、馆长。1982年,他终于流出大山,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1992年,正是这40年农村生活的积累,使他写出了大气磅礴、颇具史诗品位的《白鹿原》。

  他就是陈忠实。

  以后有人问他:“怎么面对困难与挫折?”老先生总淡淡地说:“像水一样流淌。”

  像水一样流淌,这是岁月积淀的智慧。遇见困难,努力了,无法消灭它,不如像流水一样,在大山旁边寻找较低处突围,依山而行,借势取径。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奔突,也一样能够走出困境,到达远方,实现梦想。

  本文摘自《讀者》2007年第01期P10


   
小盒子,大爸爸
作者:'美' 贝迪兹·罗斯诺

  每年父亲节,学校都组织孩子们动手给爸爸做一件礼物。今年,儿子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只小盒子,里面要装上能代表爸爸的东西。第二天,他们要在课堂上装饰这个盒子。

  这个主意挺新鲜,但我和儿子犯难了,什么东西能代表他爸爸呢?丈夫常用的工具太多太大了。我们也不能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