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2007年合订本txt-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的老人,其实最不幸福。人不幸福,对人不可能友善,自然也就不顾什么礼貌了。

  那么女人呢?为什么六十岁以上的女人,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不礼貌?因为女人让别人承认的方式同男人不同,家庭是女人的精神追求,六十岁以上的女人大都还有个家,她们的三个点还完整,因此,比那些老头就幸福些,对人自然也就礼貌一些。

  相反,四十岁以下的人尽管生活压力大,但他们也三个点齐全。尽管大多数人都是在瞎忙活,最终也获得不了别人怎么承认,但他们的梦没醒。因此,他们心里自然没有老头那么烦,对人就相对礼貌一些。

  可是,为什么他们表现的最有礼貌?而过了四十,又恢复正常?那是因为人过四十,梦就快醒了!人生如梦,怕的是天明!四十岁之前的人处在更在意被别人承认的时期,正在梦中娶媳妇呢,因此,就要像纽约和明星一样,在人面前表现的更礼貌一些。比如,主动替别人开门,帮人家捡东西或多说几句谢谢。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四十岁以下的人不仅更幸福,也更虚伪。因为,起码他们的一部份礼貌是为了交换而刻意表现出来的,当他们步入六十以后,就会原形毕露。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老年人有礼貌,年轻人粗鲁的这种与事实不符的印象?其实,又是锚定惹的祸。首先,爷爷比爸爸对我们好,我们的大脑先被锚了一下,在外面碰见老头,就问爷爷好。可是,当那些老头答应时,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笑容,而忽略那些被皱纹掩盖的勉强。其次,我们被家长和老师教导要尊老,因此,见到老头我们先尊敬,老头也就不得不回敬,于是老头也就显得有礼貌。可是,这次调查针对的是:人是否主动礼貌,比如,在街上掉散了文件,是否有人帮助捡?你进了大门后是否帮助后面的人扶门?在这种情况下,老头们的原形就露出来了:老子正烦着呢,懒得理你!接着,媒体又加入锚定我们的大军,电视电影报纸里的老头不是受苦受难,就是高高兴兴的夕阳红(注:记者导演也都被锚了);相反,自私不守纪律犯罪和暴力的主角则都是年轻人。于是,我们的眼睛被戴上了有色眼镜——不礼貌的老头,变得和蔼起来,礼貌的年轻人,变得粗鲁起来!

  我们的印象又骗了我们一次!

  其实,人的印象很容易出错,特别在归纳问题时,当人们试图把个体特征抽象为整体特征时很容易以偏概全。比如用纽约个别人或个别行业的不礼貌的现象代表纽约的礼貌水平;把个别年轻人的粗鲁特征放大到年轻人的整体;把自己熟悉的老年人的和蔼礼貌当成大部分老年人的特征。

  印象错误的直接原因是上面提到的先入为主的锚定心理。但,人们为什么容易被锚定——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原因在于人们有服从权威的心理。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面对权威时,往往会交出思考的权利和减低个人的责任,比如人们往往认为:爸爸、领导、教授、希特勒、韦尔奇、电视台、报纸等等说的一定对,从而轻信权威观点和盲目执行命令。这就是为什么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人和打老师的红卫兵多数是自愿的,因为面对权威,他们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了。

  尽管历史一再证明:人类放弃思考就会导致荒唐。但人类不会因此而变得勤于思考,因为,在权威面前思维懒惰是人的正常心理。这种现象在高学历的知识人群中也经常发生。

  为了证明这个问题,2005和2006年的两个学期,我在北京大学两个MBA班的学生中作过测验。测验的问题首先是:有多少人同意中国房地产是暴利行业的观点?每班80个学生中95%以上的人同意这个观点。接下来的问题是:暴利的标准是什么?同学们的观点开始不统一。是利润总额?是利润率?是营业利润率?还是资产利润率?是年利润率?还是项目利润率?是10%,还是20%、30%、40%才算暴利?大家争持不下。我把所有可能的暴利标准写到黑板上,让同学用表决的办法来决定哪些是地产暴利的标准。

  直到此时,这些正在受管理学和经济学专门教育的硕士研究生们才感到问题的复杂性,因为,任何一个标准都不能获得超过五分之一的票数!接下来,我又一次让大家表决:认为中国地产是暴利行业请举手。结果,只有不到10%的人举了手。我又问:那么认为中国地产行业不是暴利行业请举手,结果也只有不到10%的人举起了手!

  另外80%的人怎么啦?投了弃权票。弃权是什么?弃权就是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就是要思考!他们是专门接受经济管理教育的高材生,此时,他们明白了:地产行业是否暴利是一个行外人很难辩论的话题。

  最后我问:如果大家不知道暴利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凭什么那么确切地对地产行业是暴利的结论举了手?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对受过逻辑训练,能够思考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个揭短的问题!此时,80人的课堂发出支吾的声音,一个学生说:“如果地产行业不是暴利,为什么中国富豪排行榜有那么多地产商?”他的话音没落,一个学生就反驳说:“如果中国金融、电信、汽车等垄断行业也向美国那样允许私人进入,中国地产富豪的排名就不会那么靠前!”于是课堂又陷入了沉默,一个学生不服气,但又不很自信地说:“反正大多数人买不起房子了,地产就是暴利。”结果,课堂大笑起来,因为这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常识的解释。最后,几个学生嗯呐地说:“反正报纸、电视、专家和官员都这么说,再一看认识和不认识的地产商都很有钱,我们也就觉得是这么回事!”

  看!这才是真正的原因:面对权威,连知识分子都放弃了专业的思考!难怪,人们如此容易被人锚定。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我们开始寻找论据。于是,真实的世界在我们脑袋里留下了真实和不真实的印象。印象是思想的细胞,各种印象在我们脑袋里经过抽象和归纳,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观点:美国人怎么样,中国人怎么样,河南人怎么样,东北人怎么样,男人如何,女人如何,北京如何,上海如何等等等等。

  可惜,这些印象有些是假的!

  然而,假的印象比事实还重要,因为人们是按照印象所形成的观点去行事。于是,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荒唐。

  但是,在荒唐的世界中,聪明的人还是能少做一点荒唐的事。2006年4月克林顿在接受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美国最富有的女人奥普拉采访时有一段对话,奥普拉问:“你的女儿有了男朋友,已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作为父亲,你给她关于男人的最好建议是什么?”克林顿毫不犹豫地说:“我只对具体的男人给她提供建议,从不对男人进行整体的评价。”

  聪明啊!克林顿,不愧是美国总统,他知道抽象了的印象往往是错的。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1期P48


   
窗帘
作者:杨绛

  人不怕挤。不论怎样挤,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窗帘并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光秃秃赤裸裸的窗口,不引起任何注意;而一角掀动的窗帘,惹人窥望测度,生出无限兴趣。

  光秃秃赤裸裸,当然表示天真朴素。何必这样虚伪。遮遮掩掩的不老实!逢人只说三分话!就不能一见倾心,肝胆相照?可是,开口见喉咙,未免浅显。有乖巧的人,把天真朴素,做了窗帘的质料.做了窗帘的颜色。一个洁白素净的帘子,堆叠着的透明的软纱。在风里飘曳。这种朴素,只怕比五颜六色更经得起人为的漂洗。认真要赤裸裸不假遮饰,除非有希腊女神那么完美的身子,有天使般纯洁的灵魂。培根说过:“赤裸裸是不体面的。不论是裸露的身体。还是裸露的心。”人从乐园里被驱逐出来的时候,已经体味到这句话了。

  便是最赤裸裸的真理。也需要一些衬托装饰。白昼的阳光,无情照彻了人间万物,不留下些暗陬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没有轻云薄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