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411-战地女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种类非常多,知道哪种可以吃,哪种有毒不能吃。非但如此,他还知道野芋子吃了喉咙发麻,水蕹、胡须草吃多了胀肚子,莴草吃多了上火便秘,他甚至还摸索出了各种野菜的食用办法,有的煮,有的炒,有的冲“八宝汤”,有的加点米粉做成“神仙丸子”……    
    在卓克基,女红军们的粮袋都空了,人人饿得头昏眼花,董必武便每天带着大家去挖野菜充饥。有一次,她们老远就看见对面山坡上有一片青翠的绿苗,大家高兴地叫起来:“我们找到土豆苗了!”    
    女红军们兴冲冲地向对面山坡跑去,董必武走得慢,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走了两个多小时,女红军们终于到达了那片青苗地,一看全傻眼了——这哪里是什么土豆苗,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和野菜,顿时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凉水,一个个疲劳地坐在地上,连句话也懒得说了。    
    董必武气喘吁吁地赶来,见女红军们情绪不对,再低头一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姑娘们,别怄气,这种野菜更好吃。”董必武说着,蹲下身子带头拔起来。    
    大家见状,也将信将疑地跟着他拔。    
    抱回驻地后,洗净煮熟一品尝,果然十分可口,有的女红军一口气就吃了两大碗。    
    从此,董必武识别野菜的名气更大了。


第三章 走过雪山草地从牛粪里捡来的粮食

    为了克服眼前的缺粮困难,并为北上过草地作好粮食的准备,女红军们一边休整,一边想方设法筹集粮食。    
    指导员李坚真每天都带着人去附近的小山村里找粮食。有—次刚进村,李坚真看到一位老奶奶挑着两桶井水艰难地往回走,便快步走过去接过老奶奶的担子,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拉家常,李坚真顺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走进老奶奶家中,只见家徒四壁,穷得连个饭碗都没有,她心酸地告别了老人。她们又在村里转了半天,却没找到一粒粮食,当李坚真带着女战士离开村庄时,那位老奶奶正迎风站在村头等着她们,怀里抱着几根玉米棒子,老人颤抖着说:“姑娘,收下吧,这是我儿子外出打短工时留下的粮食,我知道你们是好人,还要走很远的路,这些玉米棒子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坚真手捧玉米棒子,眼泪夺眶而出,她扑通一下给老人跪下,哽咽着说:“奶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    
    是啊,几根玉米棒子,连队每人一口都不够,可这是中国的老百姓对红军的一片心呀!    
    钟月林、钱希均和阿香(谢飞当时的名字)三个人住在一家藏民的楼上,这里的房子建筑式样十分别致,全部是两层小楼,一层用来养牲口,二层住人。这家藏民在当地是比较富有的,三位女红军住的屋子里有火塘和许多家具。她们外出采回野菜来,就在火塘上煮熟,连菜加水吃到肚子里充饥。这天煮的是野芹菜,煮了一大锅,可是又苦又涩谁也不想吃。三个年轻的女战士躺在床板上忍着饥饿,开始了对未来的幻想:    
    “阿香、月林,你们说革命胜利了,我们每天吃什么?”钱希均问。    
    “当然是鸡鸭鱼肉大米饭啦。”钟月林抢着说。    
    阿香咽了咽口水,反驳说;“我最想吃的是老家的广东菜。”    
    “我最希望吃零食了。”    
    “那时候一天可以吃四顿饭,晚上加夜餐。”    
    ……    
    三个女孩子讨论了半天,肚子叫得越来越厉害了,终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阿香的目光无意间透过楼板的缝隙,看到下面牲口圈的粪堆上有一小堆东西,她仔细一瞧,禁不住大叫起来:    
    “快看,麦粒!”    
    另两位女孩子像是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一下爬过来,从板缝里往下瞧,果然看到了一小堆麦粒,但是她们很快失望了,因为麦粒是在一堆牛粪上,已经同牛粪粘到了一起,而且上面有许多小蛆在不停地蠕动。    
    “可惜太脏了,那么多蛆虫在上面爬。”钱希均说。    
    “但那是小麦呀!”阿香似乎还不死心。    
    “没准是牲口吃后没消化拉出来的呢。”钱希均说。    
    屋子里又恢复了平静,下去捡的念头也消失了。    
    这时,国家保卫局的吴烈上楼来串门,钱希均就把粪堆上的小麦指给他看。    
    吴烈一听,眼睛都瞪大了,咚咚咚奔下楼去,一会就捡了一包。    
    阿香这才醒悟过来,一边往下跑,一边喊两位伙伴:“快去,莫让他一个人捡光了!”    
    三个姑娘跑进牲口圈里,同吴烈比着劲捡拾起来,几双灵巧的手在臭不可闻的粪堆上鸡啄米似地寻找着麦粒,一阵阵臭气熏得她们直皱眉头,可是谁也顾不得了。她们捡完面上的,又捣碎干粪,寻找牲口吃过没消化的麦粒。不长时间,每个人就捡了两三斤。她们用手绢包着,到河里去一遍遍冲洗,直到闻不出一丁点儿粪味,才放到锅里去炒,在温火的烘烤下,这些麦粒渐渐变得金黄,并散发出香喷喷的气息,阿香抓几粒放到嘴里一嚼,香脆可口。    
    “早知如此,我就不会告诉吴烈了。”钱希均后悔地说。    
    钟月林不同意,说:“应该感谢吴烈,他不来,我们还不会去捡呢。”    
    三个女战士开心地笑了,因为她们终于筹足了七天的粮食。    
    在后来的行军途中,她们在口袋里装上几把炒米,走饿了就抓几粒放进嘴里嚼。其他战士也纷纷向她们讨炒米吃。一位红军指挥员实在忍不住了,就拿出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半块肥皂跟阿香换炒米吃,阿香慷慨地抓一把炒米递给他,说:“这么好的肥皂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炒米送给你吃。”    
    说完,她偷偷地笑了,想不到从粪堆里扒出来的粮食,此刻竟是如此金贵。    
    当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和团长王开湘各带一个营分头去抓反动土司筹粮,经过一番苦苦寻找,杨成武带的人终于找到了被反动土司赶走的一大群牛羊。他们把几十头牦牛和五六百只绵羊赶回驻地,交给了筹粮委员会。王开湘带的一团人在一个喇嘛庙里发现,那些“泥塑”的神像居然都是用面粉做成的,虽然已经发黑,但挖一点尝尝,还是蛮有味道的,战士们便七手八脚地把这些神像砸烂准备抬回去。正当他们要撤离时,一个战士指着一个牛圈大叫:“快看,这里有一面新砌的墙!”    
    走近一看,上面糊的泥巴果然还湿湿的,大伙觉得蹊跷,便动手拆墙,奇迹果然出现了,里面的几口大锅里盛满了青稞麦,此外还有一坛坛的黄豆、玉米、红辣椒、酥油和一些枪支弹药。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筹粮委员会挑选了一批最好的牛肉、青稞麦、酥油送给了军委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叶剑英副总参谋长,女红军们也得到了一些牛肉。


第三章 走过雪山草地穿越死亡地带(一)

    1935年8月上旬,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队,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以及中央直属纵队的一部分组成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毛泽东和周恩来随右路军行动。红四方面军的第九、三十一、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三十二军及中央直属纵队的另一部分组成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人的带领下,向阿坝地区行进,再到班佑与右路军会合。    
    休养连的30名女红军也被编在右路军,跟随毛主席和周副主席走进了大草地。    
    这是一片纵横数百里、一望无际的苍茫的大沼泽地。见不到飞禽走兽,更见不到一丝人烟,只有寒冷的秋风一阵阵吹来,四周到处充溢着令人恐惧的死亡气息。    
    蔡畅、邓颖超、贺子珍等干部休养连的女战士,随中央纵队准备穿越草地。    
    出发之前,粮食总局局长何长工策马赶来,当他看到董必武、谢觉哉、徐特立三位老人和女红军们个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看上去是那样瘦弱不堪时,难过地低下了头。作为中华苏维埃政府的粮草官,他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内疚,他知道他们的干粮袋早已空空如也,全靠野菜维系着、坚持着,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