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去的胜利-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候,即已经指出来,所有在军事方面的行动都是以奇袭敌人为目的。一切动员都不曾公开宣布和第一批征召入伍之期是定在8 月26日——这也正是预定入侵之期。这个意义也就是说当我们进入波兰境内时,所能使用的兵力就仅限于已有的全部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加上有限数量的步兵师,那是已在边界地区中,或是可以立即作战的。可是现在想趁敌人不备以捉捕敌人的机会却已经不再存在了。因为即使部队是黑夜中,向边界后方的集中地区内运动,但却仍然无法避免敌人的注意,尤其是在奥德河以西集结地区中的摩托化部队,为了渡河起见,是必须要在白天里排列成队形的。所以,假使真正是准备作战的话,则现在就必须要采取另一种新措施,命令所有已经动员的兵力,都扫数入侵敌境。无论如何,奇袭的因素是已经丧失了。
  因为对于发动战争的原始决定,并不能认为希特勒是禀性轻狂,做事不加考虑,所以我们只能认为所有一切的事情,都还只是外交战术的延续,其目的只是对波兰人增加压力而已。因此,当我们在8 月31日17时,再接到:“D 日——1;9 :H 时——0445”的新命令时,伦德斯特上将和我都还是深表怀疑,尤其是并未听到谈判已经失败的消息。在我们自己的集团军群之内,无论如何,这一次是因为有了8 月25日的经验在先,所以就准备好了一切的预防措施,以防又碰着另一次的悬崖勒马。将军与我直等到午夜为止,一心在希望又会来一次收回成命。
  仅仅当午夜都已经过去了之后,于是一切停止作战的最后可能性,才算是完全消灭了。从此不再有任何的疑问,只有凭武力来求解决!
  第二章 战略形势
  下述的三个因素在波兰战役中,对于战略形势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一) 德军兵力的优势——唯一的条件为德国当局准备在西面接受相当的冒险,以便能把主力集中起来,用以对付波兰。
  ( 二) 地理情况使德军可以分别从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及斯洛伐克,用钳形运动围歼波军。
  ( 三) 从一开始起,俄国在波兰的后方就一直构成了一个潜在的威胁。
  德国的战斗序列与作战计划
  德国的计划人员决定在西方尽量接受上述的冒险。
  陆军总部对波兰发动攻击时,所用的兵力为42个师的正规部队( 包括一个新成立的装甲师,即第10装甲师) ,和一个由奥德… 华尔塔(Oder…Warta)盆地中的要塞部队所新编成的步兵师,即第50师。他们一共为24个步兵师,3 个山地师,6 个装甲师,4 个轻型师,4 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 个骑兵旅。此外还有16个新成立的师,并且在总动员之后始能编成,预定用在第二波到第四波之间。这些部队最初当然不能算是第一流的部队。号称希特勒近卫师的党卫军师和一两个加强党卫军团也都奉命参加波兰战役。
  在西线方面只留下了11个正规师,一些大约相当于一个师的要塞部队( 以后改编为第72步兵师) ,和35个新编师,作为第二线到第四线的部队。完全没有装甲或摩托化部队。所以一共虽有46个师的兵力,但其中只有四分之三是适合于战斗条件的。
  第22步兵师,曾经接受一个空降师的训练与装备,留在德国境内供陆军总部直接调遣。
  德国空军的主力也是用在波兰方面,共分两个集团军(Air Fleet) ,而在西线方面却只留下了一个较弱的第3 集团军。
  像这样的分配兵力,德国当局所冒的危险实在是相当的巨大。因为波兰战役的短促是出人意料之外( 这种发展一部分是失败者本身的错误所造成的) ,而更重要的,是当波兰战败之际,其西方同盟国又完全采取坐视的态度,所以这些冒险才不曾为人所注意。
  应该认清的,在这个时候,德国统帅部已经知道法国陆军的实力在90个师左右。实际上,在1939年秋天里,法国在3 个星期之内,一共编成108 个师的兵力。' 根据提皮尔斯克尔赫(V。 Tippelskirch) 的记载' 其中包括着57个步兵师,5 个骑兵师,1 个装甲师,和45个预备师,此外还有强大坦克和炮兵部队的支援。( 注:不过在最初阶段中,这些兵力中有一部分是留在北非和阿尔卑斯山的国界上。) 法国的预备师都是由已受充分训练的预备兵员所组成;而德国的新部队却大部分是由新兵或第一次大战中的老兵所组成。
  所以毫无疑问,从第一天起,法军在西线上的兵力就早已超过德军远甚。
  在另一方面,英国对于陆上兵力的贡献却十分的有限。它一共只有4 个师,而且甚至于到10月上旬才达到了欧陆。
  德军对波兰的作战计划基础,是要想尽量利用其边界的全长,以便从一开始起即能包围敌人。所以德军的部署是在侧面分成两个距离颇远的集团,而留下了中央地区( 奥德… 华尔塔盆地) 几乎是门户洞开的。
  北面集团军群。总司令波克(V。 Bock) 上将,参谋长沙尔穆兹将军。下辖两个集团军,一共包括着5 个步兵军和1 个装甲军。它们又一共指挥着9 个正规步兵师(包括新成立的第50 步兵师,那是由要塞部队改编,并未足额) ,8 个新动员的步兵师,2 个装甲师' 加上新成立的“肯普”(Kemp)装甲任务部队' ,2 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 个骑兵旅——一共21个师。此外在东普鲁士还有肯尼格斯堡(Konigsberg)和罗兹(Lotze) 的要塞部队;在波米拉尼亚(Pomerania) 还有尼采旅(Netze Brigade)。
  在这个集团军群之内,第3 集团军在东普鲁士境内展开,集团军司令为库赫勒将军(Gen。 V。 Kuchler) ;第4 集团军在波米拉尼亚境内展开,集团军司令为克鲁格上将(Col。 Gen。 V。 Kluge)。
  这个集团军群的任务为切断波兰走廊,把骑兵兵力集中投掷在维斯瓦(Vistula)的东岸,再向东南或南前进。在突破了拉柳(Narew) 河一线以后,就从背面上攻击维斯瓦河的波兰守军。
  南面集团军群。总司令伦德斯特上将,参谋长曼施坦因将军。这个集团军群的兵力比较强大。它包括着3 个集团军:第14集团军,司令为李斯特上将(Col。 Gen。 List) ;第10集团军,司令为赖歇瑙上将;第8 集团军,司令为布拉斯可维兹上将(Col。 Gen。 Blashowitz)。一总算起来,这个集团军群有8 个步兵军和4 个装甲军,共计15个正规步兵师,3 个山地师,8 个新编师,和机械化部队的主力——4 个装甲师,4 个轻型师和2 个摩托化步兵师。一共为36个师。
  第14集团军展开在上西里西亚工业地区中,以及摩拉维亚的东部和斯洛伐克的西部。第10军在上西里西亚的周围和克劳兹堡(Kreuzberg) 的南部。第8 集团军在西里西亚中部,位置在阿尔斯(Oels)的东面。这个集团军群的任务为击败在维斯瓦河大河湾中和在格里西亚(Galicia) 境内的敌军,用强大摩托化兵力向华沙冲进,采取宽广正面尽可能迅速地攻占维斯瓦河的渡口,然后再与北面集团军群合作,以毁灭波军的残部。
  波兰的战斗序列与作战计划
  在平时,波兰共有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1 个山地旅,和2 个摩托化( 装甲) 旅。此外还有几个团的国界守备队,一大堆自卫队(ON)营,和驻在格地尼亚… 赫尔(Gdynia…Hel)地区中的海军部队。
  换言之,波兰军队总数相当可观。不过,它的兵器却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大战中的旧货。它的空军虽也有飞机一千架左右,但也不够近代化的标准。
  德国方面已经估计在战时,波兰的师数还可以增加一倍,但是有无必须的装备却似乎是一个疑问。根据提皮尔斯克尔赫所著的“第二次大战史”的记载,在战争爆发之前,波兰所召集的各团,只够供编成10个预备师之用,但即使如此,它还是来不及把他们都按预定计划编成师。虽然是有如此的说法,但在战役的过程中,德国的情报却仍然发现了一些预备师的番号。
  波兰统帅部对于其兵力的部署如下:
  沿着东普鲁士的边界,在波尔(Bohr)… 拉柳… 维斯瓦一线的前面,有:
  ( 一) 在苏华尔基(Suwalki) 与罗门查(Lomza) 之间有一个战斗集团,共为2 个师和2 个骑兵旅。
  ( 二) 在拉华(Mlawa) 的两侧为莫德林(Modlin)集团军,共为4 个师和2 个骑兵旅。
  在波兰走廊地带中有波莫尔兹(Pomorze) 集团军,共为5 个师和1 个骑兵旅。
  从华尔塔河到斯洛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