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窗-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明义民鲍文卿享年五十有九之柩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顿首拜题    
    写完递给孝子道:“你就照着这个送到亭彩店内去做。”    
    这才知道,铭旌原来是介绍死者身份的一句话。这句话得由人先写在纸上,然后送到亭彩(纸扎)店去做成可以高高举起的形式,出殡时举着走在棺材前头,专门给死者增添光彩。鲍文卿是个戏子,本来毫无光彩,加上个“皇明义民”的头衔,又有做道台的“老友”落款题写,便光彩起来了。而吴修龄《围炉诗话》里谈到他在苏州见到一家举殡的铭旌则更有意思,其文云:    
    皇明少师文渊阁大学士申公间壁王阿奶之灵柩。    
    少师为太师(宰相)的副职,官居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又是文职最高的荣誉头衔。少师加文渊阁大学士衔,相当于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岂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申公之显赫自不待言,但这跟住在申公隔壁的王阿奶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除了隔壁邻居这一点以外,可以说毫无关系。但王阿奶的铭旌,却大言炎炎地将“皇明少师文渊阁大学士”写在上头,真可以算得是善于拉关系的了。    
    “皇明少师文渊阁大学士……”,只要不接着看下去,当然比“皇明义民”光彩得多。王阿奶的铭旌要这样写,无非意欲借重申公,增加光彩。小家子想把事办得风光一些,本也情有可原。无奈《围炉诗话》的作者却不表同情,他在谈到这一条铭旌的时候,别有用心地说道:“今人作诗,动称盛唐,……(此铭旌)可以移赠诸公。”梁绍壬又在后面加上一句:“此虽虐谑,然依人门户者可以戒矣。”(均见《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二)这就不能不使人作进一步想:依人门户者,看来并不止一个王阿奶呢。    
    不是么?编《传世藏书》,要请季羡林先生挂名主编;印《闲情偶寄》,要请余秋雨先生为文绍介……不都是依人门户么?    
    王阿奶拉关系,还有隔壁邻居这一点关系作引子。而如今事事须凭关系,处处得找关系,能人之能,就是能从本来没有一点关系的地方“建立”起各种关系来,其难度比在铭旌上写一句大多了。    
                                                                                          (2004。1。7)    
    


第四部分:艺人的待遇潘鸿教子书

    “百家”一词,出自《荀子》。“争鸣”一词,始见于唐。“百家争鸣”一词,却到一百三十年前才出现,有一个叫潘鸿的人在教子书中写道:    
    百家争鸣,或传或不传;而言之有故,持之成理者,屈指可尽。汉世诸子,《太玄》、《法言》,实不在《孟》、《荀》下。好学而深思之,当不河汉斯言。    
    这些我是从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中读到的,觉得他讲的大体不错,学术文化的发展本就是这个样子。只是他将“传”的标准定得太高,限于孟子、荀子、《太玄》、《法言》,这样当然“屈指可尽”了。    
    其实两千多年以来,在绝大部分时间段里,文化学术都是在百家争鸣的自由状态中发展的。虽然自由的程度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一点,但总是多和少的问题,不是有和无的问题。只有在秦始皇和雍正乾隆这类暴君统治下,以思想文字杀人才被定为国家的政策,那才是真正的黑暗时代。除此以外,即使在南北朝、五代、宋末、明末那样的乱世,读书人还是可以研究,可以创作。虽说“独尊儒术”,孔圣人后裔亦未成为罗马教皇,没有宗教裁判,更没有一手拿经书一手拿刀剑以“武化”来统一思想,规定要写什么怎样写才能发表。    
    读书人研究了,有所得,自然要宣讲,要发表,也就是要“鸣”。所得有不同,所见有歧异,又免不了要争论,即所谓“争鸣”。那时没有标准答案,人言人殊,不会是“一个声音”,也不会只是“两条路线”,热闹起来,便是“百家争鸣”。百者,言其多也。两千多年来,难道屈指可尽么。    
    如此说来,“百家争鸣”作为词语的历史虽短,作为文化现象的历史则已久长。不知怎的,一九五六年旧话重提,却使得瑟缩的读书人感觉到了早春天气,一个个都如涸鲋得水。这是为什么,难道连进过巴力门入过费边社的博士也成了佛经所说的洞里蛇,听到笛声便被催眠,身不由己地要出洞么?还是两千多年向往“百家争鸣”精神自由的情结未能消灭干净,仍在支配着他们的梦想呢?    
                                                                                (2004。1。8)    
    


第四部分:艺人的待遇“此亦人子也”

    陶渊明是否晚婚,我不知道,但他确实是晚育的。《与子俨等疏》中说,他自已“年过五十”,可是儿辈仍然“稚小”。《责子诗》又自叹,“白发被两鬓”了,大儿子阿舒还只有十六岁,小的更“不识六与七”,“但觅梨与栗”,只知道淘气。    
    东晋义熙四年秋天,陶渊明离开柴桑(九江)的家,到百里外的彭泽(湖口)去当县令。为了顾惜儿子,他从彭泽派回一名“力”(干力气活的奴仆),来帮家里做打柴挑水之类杂事,为此给儿子写了这样一封信: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因为儿子“稚小”,“自给为难”,于是“遣此力”以助其“薪水之劳”,这是出于父子之情,可见陶公之笃于天性。然而这里最感动人的,却是他在顾惜自己儿子的时候,还能够想到所遣之“力”也是人的儿子(“此亦人子也”),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也应该得到顾惜(“可善遇之”),——虽然此人只是一名卑贱的奴仆。    
    “此亦人子也”。县令的少爷也好,卑贱的奴仆也好,同样的都是人之子,都是人,都应该得到顾惜。这就是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的观念。古时也有过“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理想,但能于家居日用中贯彻实行,又以温煦慈祥的口气说出来,这便和在庙堂之上讲大话说什么“天下黎元皆吾赤子”完全不同,而不能不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了。    
    “此亦人子也”。这句话最可贵的价值,就在于要把人当人。和这种价值观相反,一切专制独裁者最核心的观念,就是不把人当人。为了他们的野心和妄想,可以让成千上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人去死。或死于原子弹,或死于毒气室,或死于修长城,或死于大饥荒,全都一样。“此亦人子也”,他却毫不顾惜,反正死了好多还有好多。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下进行的。秦始皇刻石宣传“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电影里也说他是心怀“天下”“护国护民”的英雄;那么他所杀的人(包括一次坑掉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自然不能算“黔首”,而算是对“天下”不利的“强暴”,活该“烹灭”的了。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古今中外的独裁者在杀人时,都要给被杀的先戴上顶帽子,如希特勒活活烧死的几百万人都是“劣种”、斯大林赶到西伯利亚去冻饿而死的上百万人都是“富农”,四人帮杀掉的张志新和遇罗克则是“现行反革命”,等等。他们以为这样便名正言顺,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他们杀的“亦人子也”,不讲迟早必遭报应,就凭双手沾满人之子的鲜血的恐怖形象,和陶公温煦慈祥的面目相对照,这反差实在也太大了。    
                                                                                            (2004。1。30)    
    


第四部分:艺人的待遇重读韩文

    四十八年前开始提倡“百家争鸣”。用一句成语作口号,实在很佩服这用旧瓶装新酒的本领,却并不完全清楚此旧瓶的来历。“百家”出于《荀子》是知道的,司空图的“肯争鸣而作怪”却不曾读过,能联想起的只有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头那一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自己心中也确实有一些“不平”:新闻纸上不见新闻,整版整版登的是会议总结、工作经验,难道正常吗?新人的稿件,不是先看他的文章,而是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了解”他的“政治面貌”,这有必要吗?……于是便“鸣”了两次,小组会上一次,新闻工作座谈会上一次。“鸣”的结果如何,大家知道,且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